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原文
青楼宜婴石穴神,姜盐藙橘岂容亲。汤鸣鼎甗飕飕响,末下刀圭瑟瑟尘。
火裹枪旗俱发妙,胸中梨枣不妨春。
柳州佳句诚堪诵,涤虑还源更发真。
诗词问答
问: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的作者是谁?答:葛立方
问:次韵陈元述见寄谢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葛立方的名句有哪些?答:葛立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青楼
(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
青楼梦好。——宋· 姜夔《扬州慢》
(2) 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石穴
石洞。《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 巴氏 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劒於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晋书·五行志上》:“ 阳羡 山有石穴,长十餘丈。” 宋 梅尧臣 《两日苦风思江南》诗:“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刀圭
(1).中药的量器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王明 校释:“刀圭,量药具。 武威 汉 墓出土医药木简中有刀圭之称。”《本草纲目·序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凡散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一撮者,四刀圭也。” 唐 崔元略 《赠毛仙翁》诗:“度世无劳大稻米,昇天只用半刀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周琰》:“更赠公良药一刀圭,服之必效。”
(2).指药物。 唐 王绩 《采药》诗:“且復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愿今宵,刀圭入口,寒热霎时消。”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夫 卢梭 诸大哲之微言大义,为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魄还魂之寳方。金丹换骨,刀圭奏效, 法 美 文明之胚胎,皆基於是。”
(3).指医术。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便携家共住。”
(4).乳酪类的食物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草创刀圭》引《高丽博学记》:“酥名大刀圭,醍醐名小刀圭,酪名水刀圭,乳腐名草创刀圭。”
(5).汤匙。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斟羹者或借瓢名,惟 江 南 运河 而东,至 浙江 、 福建 数处,谓之刀圭。音如条耕。”
瑟瑟尘
茶名。 唐 崔道融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诗之一:“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 宋 林逋 《茶》诗:“石辗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 建溪 春。”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须、鹊舌、蠏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
枪旗
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五代 齐己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枪旗冉冉緑丛园,穀雨初晴叫杜鹃。”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煖,幽丛半吐枪旗短。”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之二:“如今又想南茶喫,悔掷枪旗上马鞍。”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诗:“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梨枣
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
付之梨枣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柳州
唐 柳宗元 遭贬后,徙为 柳州 刺史,因以为其代称。 唐 皇甫湜 《祭柳子厚文》:“呜呼 柳州 ,秀气孤稟。弱冠游学,声华籍甚。”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十:“ 谢客 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 柳州 深?”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致,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赵朴初 《片石集·<读史杂诗·柳宗元王安石>》:“翻书孰可喜? 柳州 与 临川 。”
佳句
诗文中精辟的语句
涤虑
清除烦扰,使思想清净。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明 刘基 《天寿节登槃翠轩分韵得稽字》:“澄心映空旷,涤虑俯清泚。”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几年来,我也不断阅读一些新的文学作品,能使我净心涤虑,安静愉悦地读下去的东西,并不太多。”
还源
(1).返归本源。《宋书·乐志一》:“曲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2).佛教语。由迷误而转入醒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傅大士碑》:“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