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相君家,宾宴集。秋叶晓霜红湿。
帘额动,水纹浮。
缬花相对流。
薄霞衣,酣酒面。
重抱琵琶轻按。
回画拨,抹幺弦。
一声飞露蝉。
诗词问答
问:《更漏子(流杯堂席上作·林钟商)》的作者是谁?答:张先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相君
旧时对宰相的尊称。《史记·张仪列传》:“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后汉书·阴识传》:“初,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谓为‘相君’。”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宴集
宴饮集会。《晋书·杜预传》:“ 预 初在 荆州 ,因宴集醉卧斋中。” 宋 欧阳修 《与尹师鲁书》之二:“又 朱公 以故人日相劳慰,时时颇有宴集。”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隔岸名 近山林 ,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犹未啟也。”
聚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 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 詹鍈 义证:“讌集,指会合近臣燕饮后宫而言,不然,与 宋玉 赋《好色》无关。” 元 刘祁 《游林虑西山记》:“明发,邑中士大夫讌集,作一日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夫妻大悦,举家讌集。”
秋叶
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威风所振,烈火之遇鸿毛;旗鼓所临,衝风之卷秋叶。”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兮散江树,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货志下六》:“重园户採造黄老秋叶茶之禁,犯者没官。”
霜红
(1).经霜后变成红色。 唐 白居易 《答梦得秋日书怀见寄》诗:“树叶霜红日,髭鬚雪白时。”
(2).指经霜后变成的红色。 明 袁宏道 《秋日幻影庵》诗:“芳歇开鶗鴂,霜红上乳柑。”
帘额
帘子的上端。 唐 李贺 《宫娃歌》:“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帘额著霜痕。” 南唐 张泌 《南歌子》词:“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清 赵进美 《望江南》词:“风乍急,帘额动双犀。”
水纹
(1).水的波纹。《西京杂记》卷二:“ 汉 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 南朝 梁元帝 《晚景游后园》诗:“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二:“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復横。”
(2).指水波状的花纹。 唐 李益 《写情》诗:“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宋 欧阳修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诗:“ 端溪 作出缺月样, 蘄州 织成双水纹。”
缬花
犹彩花。 宋 张先 《更漏子·流杯堂席上作》词:“帘额动,水纹浮。纈花相对流。”
对流
流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
霞衣
(1).以云霞为衣。 南朝 梁 沉约 《和刘中书仙诗》之二:“殊庭不可及,风熛多异色;霞衣不待缝,云锦不须织。”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后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张籍 《送宫人入道》诗:“名初出宫籍,身未称霞衣。”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荆妻亦顶星冠。” 清 叶申芗 《本事词》:“门启,有人引入堂宇,见二仙子,璚冠霞衣。”
(2).喻轻柔艳丽的衣服。 唐 李峤 《舞》诗:“霞衣席上转,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金缕霞衣轻褪,似觉春游倦。”《诗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飞来的孔雀,开屏起舞在欢腾的草原。绿色的风,拂你霞衣,吉祥的云为你撑伞。”
(3).指云雾、烟霞。云能遮,雾能障,故称。 唐中宗 《石淙》诗:“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峯云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诗:“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颻。”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二:“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
(4).指轻柔美丽的外表。 南唐 陈陶 《竹》诗之五:“迸玉閒抽上钓磯,翠苗番次脱霞衣。”此指笋箨。 金 元好问 《梨花海棠》诗之二:“窈窕春风前,霞衣欲轻举。”此指花瓣。
酒面
(1).饮酒后的面色。 宋 梅尧臣 《牡丹》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金 元好问 《杏花》诗之二:“帽簷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2).指杯内酒的表面。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之一:“斫鱼作鮓,酒面打开香可酢。”
(3).旧时酒令的前部分。行令前斟满杯,未饮而先行之令称为“酒面”。饮而后行之令称“酒底”。《红楼梦》第二八回:“説完了,喝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红楼梦》第六二回:“ 湘云 便説:‘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参见“ 酒底 ”。
抱琵琶
语出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 清 李渔 《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顰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幺弦
亦作“么弦”。亦作“么絃”。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唐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絃。”絃,一本作“ 弦 ”。 宋 张先 《千秋岁》词:“莫把幺絃拨,怨极弦能説。” 清 黄景仁 《琵琶仙·留别孙吟秋程云槎》词:“问何苦幺絃澒洞,把如此欢场变悽哽。”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刘 归视 兰 室,么絃在壁,黼帐闃如,抚膺太息而已。”
精彩推荐:
- 使君一何清,鹤骨天与瘦。少年场屋声,六艺饱芳漱。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立朝凛大节,论事几及霤。发言必体国,平正无矫揉。藜藿为不採,风采照宇宙。出入有本末,眼见凡三就。来不为苟合,荐召乃结绶。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昼。天宫岂不贵,陈义坚素守。赣州尝报政,复来守鄞鄮。不求赫赫名,实出龚黄右。情伪千万端,到眼辄空透。抚民过婴儿,闾里息争斗。奸胥及强梗,时用霹雳手。人诵南山判,情通理亦究。六邑俱帖静,称赞不容口。律身至严冷,无能掣吾肘。吏事精且勤,呼烛侵夜漏。公退入家塾,诸孙后来秀。吏卒不识面,洛诵出窗牖。几年南塘路,来往困僵仆。一朝平似掌,行歌纷老幼。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皱。荣观处超然,轩冕亦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