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笼雀原文
野雀不向山林宿,如何却傍人家屋?山林怕遭罗纲围,人家又恐人驱逐。饮啄频惊殊不足,辛苦营巢随养育。
昨日雨狂风拔木,人家屋倒巢亦覆。
雄悲雌泣无所施,堕地最苦黄口儿。
黄口羽湿不会飞,啾啾草底啼渴饥。
雄雌啄哺稍觉长,无故又被樊笼羁。
雄雌劬劬绕笼飞,啄哺不异居巢时,但恨不得身相依。
我感此情子细推,人之与物初无违。
安得开笼而纵之?山林朝市俱无疑。
诗词问答
问:樊笼雀的作者是谁?答:王冕
问:樊笼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樊笼雀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王冕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家屋
居住的房屋。 萧红 《夜风》三:“洗衣服的婆子有个破落而无光的家屋,穿的是 张老太 穿剩的破毡鞋。”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五节:“原始家屋的进化一般是由平穴而竖阬而构巢而石累。”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驱逐
驱赶或强迫离开
驱逐非法入境者
饮啄
(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之二:“饮啄依朋友,湖山本性情。”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南史·沉约传》:“﹝ 沉警 ﹞无进仕意,谢病归…… 警 曰:‘使君(指 谢安 )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营巢
筑巢。 唐 元稹 《华岳寺》诗:“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宋史·乐志十四》:“伊鹊营巢,珍禽攸处。”《花月痕》第三回:“玳梁指日誓双栖,此去营巢且觅泥。” 马南邨 《燕山夜话·咏蜂和养蜂》:“它们内部有分工,无论营巢、采蜜、保育幼虫、清理蜂房等杂务,都有专责。”
养育
(1) 抚养
养育子女
(2)
(3) 经过抚养、教育使 成长
(4) 饲养动物
昨日
昨天
狂风
(1) 气象术语中指速度为每小时88到108公里的风
(2) 猛烈的风。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战争的狂风摧毁了他的家
拔木
大风拔起树木。古人以为灾异之变。语出《书·金縢》:“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汉书·刘向传》:“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风之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厥灾风雨雾,风拔木,乱五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 苏 、 常 、 镇 三府,风雨骤作,拔木飘瓦,潮水泛滥。”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偈曰:‘没迴避处,由法身遍,拔木毁舍,是谁知见?’”
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堕地
落地。指出生。 唐 杜甫 《锦树行》:“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词:“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素娥 、 秋鸿 来自 岐山 ,竝为 可覲 述 仲仙 所产之女名 緑婴 ,以堕地时有緑鸚鵡适至也。”
黄口儿
(1).幼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上慙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 清 刘书樵 《杂诗》:“上有白髮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製衣裳。”
(2).指年轻无知。 清 周亮工 《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
(3).雏鸟。
黄口
(1).雏鸟的嘴。借指雏鸟。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孔子 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 孔子 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 南朝 齐 谢朓 《咏竹诗》:“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四:“可惜官仓无限粟, 伯夷 饿死黄口肥。”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汝雏旦暮啼黄口,汝魂血污归故乡。”
(2).指幼儿。《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高诱 注:“黄口,幼也。”《新唐书·百官志一》:“每岁孟春上其籍,自黄口以上印臂。” 清 吴嘉纪 《堤决》诗之五:“暮年辛苦饲孤孙,黄口命倚白头存。” 阿英 《夜》:“孤儿寡妇的哀号,白发黄口的凄吟,一切的经过,又完全涌上心头。”
不会
(1).不领会;不知道。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 毛 *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
(3).谓不以时朝见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啾啾
(1) 鸟(如夜莺)发出的鸣叫声
(2) 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的声音
(3) 象声词。泛指像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
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草底
草稿,底本。 鲁迅 《书信集·致陶元庆》:“《彷徨》书面的锌版已制成,今寄上草底。”
雄雌
(1).雄性和雌性。《墨子·辞过》:“人情也,则曰男女。禽兽也,则曰牡牝雄雌也。”古乐府《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唐 李绅 《南梁行》:“乔木幽谿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
(2).比喻胜败、高下、强弱。《史记·孟尝君列传》:“此雄雌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唐 王维 《夷门歌》:“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宋 苏轼 《贾谊论》:“ 灌婴 连兵数十万,以决 刘 吕 之雄雌。” 郭沫若 《黄山之歌》:“人力解放非昔比,要与天工决雄雌。”
(3).借指日月。 汉 扬雄 《太玄·太玄告》:“圣人察乎朓朒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经之於无已也。” 范望 注:“日雄月为雌,圣人观其变会之次序,经於天而无已也。”
无故
没有原因
无故旷课
樊笼
(1) 鸟笼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劬劬
(1).劳苦貌。 唐 贾岛 《义雀行和朱评事》:“双雀抱人义,哺食劳劬劬。” 宋 梅尧臣 《赠陈孝子庸》诗:“果生 陈子 孝且仁,终日劬劬在民伍。”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曷承欢以永日兮,分劬劬於稽古。”
(2).匆遽貌。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马儿上簪簪稳坐的,当街里劬劬恁炒戚。”
不异
没有差别;等同。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 杜甫 《兵车行》:“况復 秦 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宋 朱熹 《刘十九府君墓志铭》:“盖与先生不异,而温厚谨良则又过之。”
居巢
(1).笙。《云笈七籤》卷九六:“ 秀琰 鸣洞簫, 小娥 运居巢。”
(2).居于巢穴。 金 吴激 《鸡林书事》诗:“邑聚居巢惯,夷装被髮安。”
恨不得
(1) 多么想——表示一个人的强烈愿望
我恨不得一拳把他打倒
(2) 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抱怨;恨不能
恨不得立即采取行动
相依
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无违
(1).没有违背;不要违背。《书·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时惟天命,无违。”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宋 文天祥 《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 伯奇 令无违, 申生 恭不贰。”
(2).特指不要违反礼法、天道。《论语·为政》:“ 孟懿子 问孝,子曰:‘无违。’” 杨伯峻 注引 黄式三 《<论语>后案》:“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三:“至人秉元化,动静体无违。”
朝市
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 * 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无疑
没有可疑之处,表示非常肯定
确信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