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原文
野客吟残,月岩水落。坐断白云,死不再活。
只将宗镜鉴惟心,法眼重重添翳膜。
翳无药,光烁烁。
要识永明妙旨,更添香著。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偈颂一百零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野客
(1).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唐 杜甫 《柟树为风雨所拔叹》诗:“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籟。” 金 元好问 《怀益之兄》诗:“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清 谢淞洲 《支公禅院》诗:“野客闻鹤鸣,山僧报茶熟。”
(2).蔷薇花的戏称。 明 都卬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宋 ﹞ 张敏叔 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蔷薇,野客。”
水落
(1).水位下降。《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 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 唐 刘长卿 《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 宋 苏轼 《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
(2).方言。檐沟。 茅盾 《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坐断
占据;把住。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宋 刘过 《题润州多景楼》诗:“ 金山 焦山 相对起,挹尽东流 大江 水。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 淮南 数千里。”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不再
(1)
放弃;停止进行
不再反对…协议
(2)
结束;停止;终止;放弃
我决定不再想你
镜鉴
(1).照镜子。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君子有三鉴,世人镜鉴。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故君子惟鉴之务。若夫侧景之镜,亡镜矣。”
(2).鉴察;警戒。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降俊明以镜鉴,迴风猷以昭宣。”
(3).光亮;明亮。 南朝 宋 谢灵运 《怨晓月赋》:“墀除兮镜鉴,房櫳兮澄澈。”
法眼
(1).佛教语。“五眼”之一。谓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真,能渡彼岸。” 慧远 义疏:“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宋 苏轼 《 * 阿罗汉赞·阿氏多尊》诗:“各研於心,得法眼正。”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佛肉眼见四十里》:“佛氏五眼:一曰肉眼,二曰天眼,三曰慧眼,四曰法眼,五曰佛眼。”
(2).指敏锐、精深的眼力。 明 屠隆 《綵毫记·预识汾阳》:“ 李先生 人天法眼,説此人奇伟必是不凡。”《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 鲁迅 《呐喊·明天》:“ 王九妈 ,你有年纪,见的多,不如请你老法眼看一看。”
重重
(1) 很多层
重重围住
(2) 许多
矛盾重重
(3) 充满
烦恼重重
烁烁
闪动的样子
烁烁三星列,拳拳月初生。——汉· 李陵《录别诗》
妙旨
(1).精微幽深的旨意。《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达 牺 农 之妙旨,照 虞 夏 之典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圣之妙旨。”《梁书·沉约传》:“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
(2).好的意见,计谋。《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