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行原文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汉军已料骑士屈,魏武重叹车轮摧。
其开如陉下如井,云作炊烟瀑垂绠。
羊牛只道来层霄,鸡犬方知接人境。
山僧何年住山顶,亦有山田二三顷。
非关避世应避名,我欲从之玩流景。
诗词问答
问:太行山行的作者是谁?答:石宝
问:太行山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石宝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宝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熊峰集卷二
参考注释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幽谷
幽静、深邃的山谷
隐藏
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
风雷
(1).风和雷。《易·益》:“风雷,益。” 宋 曾巩 《喜雨》诗:“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天上过船》:“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风雷大作。”
(2).形容响声巨大。 唐 方干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诗:“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宋 苏轼 《送郑户曹》诗:“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3).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剧变化的形势。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廖仲恺 《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 珠江 日夕起风雷,已倒狂澜孰挽迴?”
汉军
(1). 汉王 刘邦 的军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汝能止 汉 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
(2). 汉 朝的军队。《汉书·赵充国传》:“ 武帝 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 匈奴 ,大为虏所围。 汉 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
(3). 元 代 汉 人编成的军队。《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 汉 军。”
(4). 清 旗籍的一种。凡 汉 人於 明 季降 清 者,依 满洲 兵制,编入 汉 军各旗。《清会典·内阁·典籍厅》:“典籍, 满洲 二人, 汉 军二人, 汉 二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家姓 安 ,是个 汉 军世族旧家。”
骑士
(1) 欧洲封建时代为国王或其他长官服务的武士
传奇式骑士
(2) 骑兵
(3) 对骑摩托车的人的戏称
一位老人被机车撞成重伤,肇事骑士加速逃逸
车轮
用金属、木料或其他坚固材料做的圆形构架,其中心有一轮毂,接在或挂在轴上,可以绕轴旋转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只道
只说;只以为。 宋 杨万里 《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料那人争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负。”《水浒传》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
层霄
(1).高空。 晋 庾阐 《游仙诗》之三:“层霄映紫芝,潜涧汎丹菊。” 唐 李白 《大猎赋》:“彼层霄与殊榛,罕翔鸟与伏兔。”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东上入石峡,峡两峰中剖,上摩层霄,裂罅相距不及丈。” 郑泽 《读钝庵红薇感旧记作》诗:“金风吹素节,阴曀幔层霄。”
(2).指云气。 宋 苏轼 《西江月·顷在黄州》词:“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人境
人间
结庐在人境。——晋· 陶渊明《饮酒》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非关
不是因为;无关。 唐 宋之问 《燕巢军幕》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之三:“筑室在城市,而无闤闠声。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非关今日面皮娇,祇为当年舌太饶。”
避世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避名
犹言隐姓埋名。《后汉书·逸民传·韩康》:“时有女子从 康 买药, 康 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 韩伯休 那?乃不二价乎?’ 康 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遯入 霸陵 山中。” 清 姜宸英 《哭魏叔子》诗之二:“更无 安道 能求死,只有 韩康 解避名。”
流景
(1).闪耀的光彩。 汉 张衡 《西京赋》:“流景内照,引曜日月。”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佩则结緑悬黎,宝之妙微,符采照烂,流景扬辉。”
(2).谓如流的光阴。 唐 武平一 《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宋 张先 《天仙子》词:“送青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京师易春晚》:“ 杜审言 诗:‘始出 凤凰池 ,京师易春晚。’奇句也。盖言繁华之地,流景易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