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九月十有二日途经赵州小憩柏林寺阅殿壁吴道原文 诗词名句

九月十有二日途经赵州小憩柏林寺阅殿壁吴道子画水旧迹召扈跸文臣梁诗正等刻晷联吟禁用水部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花宫来九月,穑宝登三秋。

唐壁悬吴画,香林驻御驺。

涂垩粉痕古,纵横墨晕稠。

具体文兼武,摇毫放更遒。

尝闻工变相,今见跋阳侯。

禁体例癸亥,强韵追应刘。

佛日光皎皎,仙风响飕飕。

咫尺论万里,筋力回千牛。

或静符地德,或动与天游。

翔阳常逸骇,罔象穷冥搜。

十指扪欲缩,双睛眩难收。

能事开元埒,奇观广陵侔。

两孙彼固逊,一勺吾将投。

茹纳百川此,髣髴三岛不。

镜象埽尘劫,坳堂参芥舟。

乾维擅密运,坤轴环遐陬。

龙门启岝岝𡾆,鹿苑腾蛟虬。

旷哉八功德,邈矣大琉球。

砰磕撼素障,缥缈凌丹邱。

那得并州剪,何必中山求。

冯夷方击鼓,乾闼将成楼。

隐名名越显,绘声声若酬。

鱼龙卧岂稳,云梦吞应愁。

万斛斟天笔,一晌停吟眸。

含虚体无物,攻坚性不柔。

因喻致治理,持盈保天休。

诗词问答

问:《九月十有二日途经赵州小憩柏林寺阅殿壁吴道子画水旧迹召扈跸文臣梁诗正等刻晷联吟禁用水部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

2. 御制

参考注释

花宫

(1).指佛寺。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鐘漏稀。”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诗:“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参见“ 花雨 ”。

(2).犹仙界。 清  龚自珍 《如梦令》词:“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

九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登三

(1).谓功德登于三王之上。《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方将增 泰山 之封,加 梁父 之事,鸣和鸞,扬乐颂,上减五,下登三。” 李善 注引 李奇 曰:“五帝之德, 汉 比为减;三王之德, 汉 出其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咸五,下登三。”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南齐书·王融传》:“习 呼韩 之旧仪,拜鑾舆之巡幸,然后天移云动,勒封 岱宗 ,咸五登三,追踪七十。”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高祖 以援疑拨乱,伏紫气而登三; 太宗 以端拱继明,自黄离而用九。”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实偶登三之盛,获从旅百之先。”

(2).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 唐  李商隐 《贺相国汝南公启》:“圣上初九潜泉,登三佩契。” 冯浩 笺注:“此所谓登三者,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也。”《旧唐书·音乐志三》:“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吴画

指 唐  吴道子 所画的佛像。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粉壁有 吴 画,笔彩依旧鲜。素屏有 褚 书,墨色如新乾。”参见“ 吴带当风 ”。

香林

(1).花木林。 南朝  宋  沉怀远 《南越志》:“ 盆元县  利山 上多香林。”

(2).禅林。 唐  储光羲 《题眄上人禅居》诗:“江流映朱户,山鸟鸣香林。”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徘徊龙象侧,始见香林花。” 刘开扬 笺注:“香林称佛寺。”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香林乍喜闻薝卜,古井惟愁断轆轤。”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墨晕

(1).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八:“又尝见 斌笠畊 太僕藏 江纬 画内园牡丹二册……紫者有玛瑙盘、墨晕、紫贝。”

(2).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华光 长老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政所谓写意者也。”

具体

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

说得很具体

具体计划

变相

(1) 改变原来的模样

东京变相了,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了

(2) 改变相位

见跋

谓显出烛根。语出《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郑玄 注:“跋,本也。” 孔颖达 疏:“本,把处也。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火炬照夜易尽,尽则藏所然残本。”《旧唐书·柳公绰传》:“﹝ 文宗 ﹞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 元  张雨  郑祐 《神光楼与郑明德联句》:“虫飞烛见跋,鹤唳棚上擐。”后来用以指夜深。 宋  苏舜钦 《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诗:“见跋已懵腾,跨鞍极倒载。”

阳侯

(1).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 阳侯 之波,则舟覆矣。” 鲍彪 注:“説 阳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神歟?”《淮南子·览冥训》:“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阳侯 之波,逆流而击。”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仰希圣明眷,下戢 阳侯 波。”

(2).借指波涛。《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马茂元 注:“阳侯,波涛之神,这里用作波涛的代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 惠子 ,上相之标也,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阳侯。” 清  钱谦益 《寿福清公六十序》:“捩柁呼号,与阳侯争一旦之命。”

禁体

亦称“ 禁字体 ”。指禁体诗。 宋  陈傅良 《和张孟阜寻梅韵》:“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 薛太拙 有《閒居新雪八韵》,禁体之祖也。”参见“ 禁体诗 ”。

应刘

汉 末 建安 文人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二人均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曰兴曰比,阶 应  刘 之閫奥;或草或真,藏 钟  张 之筋骨。”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知君最爱 应  刘 赋,更向 西园 一寄声。”

佛日

对佛的敬称。佛教认为佛之法力广大,普济众生,如日之普照大地,故以日为喻。《观无量寿经》:“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浄业处。”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佛日出世,同遣惑霜。” 唐  杜甫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明  唐顺之 《登毗卢阁》诗:“窓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皎皎

(1).洁白貌;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皎皎贞素,侔 夷 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 宋  曾巩 《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美目娟娟,涵着一泓秋水;芳颜皎皎,带着几度清风。” 郭沫若 《满江红·赞南京路上好八连》词:“不染纤尘, 南京路 八连皎皎。尽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綺罗光,轻轻云粉粧。” 明  许潮 《南楼月》曲:“皎皎银蟾如昼,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闻一多 《晴朝》诗:“皎皎的白日啊!将照遍了朱楼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不为皎皎之细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六:“单牀寤皎皎,瘦卧心兢兢。”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驰。讣皎皎而犹疑,泪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羽》:“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风响

指风声。 宋 苏轼 《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诗:“醒时江月堕,摵摵风响变。”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之四:“击节三声风响变,停鑾十日酒壚空。”

飕飕

(1) 象声词

(2) 形容风声

啾啾飕飕,吟啸相求。——汉· 赵壹《迅风赋》

(3) 形容雨声

风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唐· 杜甫《秋雨叹》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筋力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千牛

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北史·杨义臣传》:“时 义臣 尚幼,养於宫中,未弱冠,奉詔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新唐书·苏诜传》:“ 詵 子 震 ,以荫补千牛。”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紫陌尘香,重停五马;红墻月冷,悄候千牛。”参见“ 千牛刀 ”。参阅《通典·职官十》、《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地德

(1).大地的本性;大地的德化恩泽。《管子·问》:“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 尹知章 注:“法地以为政,故曰地德为首。”《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韦昭 注引 虞翻 曰:“地德所以广生。”《文子·上仁》:“贪主暴君,涸渔其下,以适无极之欲;则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

(2).谓大地赐恩。 南朝  梁  沉约 《光宅寺刹下铭》序:“若夫朱光所耀,彤云所临,非止天眷,兼因地德。”

(3).土地所产之物,指五谷。《淮南子·俶真训》:“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东西,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于地德。” 高诱 注:“地德,五穀。”

与天

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翔阳

(1).太阳。

(2).指时光。 唐  鲍溶 《长安言怀》诗:“千虑恐一失,翔阳已蹉跎。”

逸骇

迅疾升起。

罔象

(1).亦作“ 罔像 ”。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 韦昭 注:“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庄子·达生》:“水有罔象。”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本作‘无伤’。云: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一云:水神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薛综 注:“罔象,木石之怪。” 宋  梅尧臣 《送圣民学士知登州》诗:“ 始皇 安得长,阴怪役罔象。”

(2).水盛貌。《楚辞·远游》:“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朱熹 集注:“罔象,水盛貌。”

(3).虚无。《文选·王褒<洞箫赋>》:“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李善 注:“罔象,虚无罔象然也。”

(4).同“ 象罔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南朝  齐  张融 《答周颙书》:“但敷生灵以竦志,庶足下 罔象 以捫珠。”

冥搜

(1).尽力寻找,搜集。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餘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癩头蟆猝然跃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龄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曲:“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积想,务期周遍而后已。”

十指

(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2).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

(3).指十个足趾。详“ 十指仓 ”。

(4).十个要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

能事

(1) 原指能做到的事,后指擅长的本事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能干

此人果真能事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奇观

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世界七大奇观

广陵

见“ 广陵散 ”。

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髣髴

(1).隐约,依稀。《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 洪兴祖 补注:“《説文》云:髣髴,见不諟也。”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唐  李绅 《华山庆云见》诗:“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羣。” 宋  梅尧臣 《和王舍人<忆省中小桃>》:“髣髴物华先上苑,依稀歌吹下 昭阳 。” 清  唐孙华 《石鼓歌》:“蘚斑啮蚀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2).约略的形迹。《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 晋  潘岳 《悼亡诗》:“帷屏无髣髴,翰墨有餘跡。” 宋  苏轼 《凌虚台记》:“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无復存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翻今之《易》与《书》,间能得其髣髴。”

(3).类似,好像。《文选·张衡<西京赋>》:“曾髣髴其若梦,未一隅之能睹。” 李善 注:“《説文》曰:彷彿,相似,见不諦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于是以 亮 为右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曹操 智计殊絶於人,其用兵也,髣髴 孙  吴 。” 宋  苏轼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近者戯作《凌云赋》,笔势髣髴《离骚经》。” 闻一多 《诗与批评·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髣髴真珠攒在艺术之王的龙衮上。”

(4).引申为比似,比并。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 西汉 之文,后世莫能髣髴。” 明  方孝孺 《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观 褚公 所书哀册,岂后人所可髣髴哉!”

(5).仿照,模仿。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龟山不轻解易》:“尝谓説《易》须髣髴圣人之意,然后可以下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致画师数辈,为言姿态折曲,髣髴追写,卒不肖。”

(6).大约,几乎。《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脊上缝箇服子,髣髴亦高五尺。” 唐  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 东都 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緡二三千。”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废兴髣髴无旧老,气象寂寞餘山川。”

三岛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六宫攀不住,三岛互相招。” 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禅师》诗:“眠云卧月辞三岛,鼓腹謳歌预四民。”《西游记》第十七回:“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瓏。”

镜象

(1).镜中的物象。《大智度论》卷六:“如镜象实空,不生不灭,誑惑人眼。”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

(2).指水中物像。 谢无量 《己酉岁未尽奉寄会稽山人》诗:“镜象明前浦,霞阴转碧泓。”

尘劫

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楞严经》卷一:“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金  元好问 《龙兴寺阁》诗:“桑海几经尘劫坏,江山独恨酒肠乾。”《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汝诚念皈我,但尚有尘劫未脱。老僧赠汝一物,可密藏於身畔,不许一人知道,他日夫妇重逢,自有灵验。”《红楼梦》第一二○回:“小女 英莲 ,幼遭尘劫。”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四十五年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坳堂

堂上的低洼处。《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支遁 云:“谓堂有坳垤形也。” 唐  杨炯 《浮沤赋》:“况曲涧兮增波,復坳堂兮涨水。” 宋  苏轼 《和参寥》诗:“芥舟只合在坳堂,纸帐心期老 孟光 。”

芥舟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陆德明 释文:“芥,小草也。”后因以“芥舟”比喻小舟。 唐太宗 《小池赋》:“牵狭镜兮数寻,泛芥舟而已沉。”

乾维

(1).天的纲维。 唐 李义府 《在嶲州遥叙封禅》诗:“飞声总地络,腾化抚乾维。” 明 李东阳 《送伍广州诗序》:“乾维所覆,地络所至,其间名山胜地遗跡巨浸,固未易以枚举。”

(2).朝纲;君权。《晋书·刘琨祖逖传论》:“及金行中毁,乾维失统;三后流亡,递縈居彘之祸;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

(3).《易·说卦》:“乾,西北之卦也。”因以“乾维”指西北方。 南朝 宋 刘义恭 《白马赋》:“是以 周 称 踰轮 , 汉 则 天駟 ,体自乾维,衍生坎位,伊赭白之为俊,超絶世而称驥。”

密运

(1).周密运筹。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元宫密运,敷造化於灵襟;黄屋神凝,创经纶於寳思。”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凡攘外靖内之方,皆已密运深筹,万无中止之势。”

(2).暗中施行。《云笈七籤》卷五:“ 桂阳王 构逆暴,白骨遍野。先生具棺櫬收而瘞之,其阴德密运,则无得而称也。”

坤轴

古人想象中的地轴。 晋  张华 《博物志·地》:“ 崑崙山 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傅岩叟香月韵》:“根老大,穿坤轴。枝夭嫋,蟠龙斛。”《红楼梦》第五十回:“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簫?鰲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遐陬

边远一隅。《宋书·谢灵运传》:“内匡寰表,外清遐陬。”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臣迹滞遐陬,心驰魏闕。” 清  赵翼 《树海歌》:“ 禹 刊 益 焚所不到,剩作丛箐森遐陬。”

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官冷经过少,门寒亦懒开。雨余苔及榻,病起研生埃。客泪随猿落,家书想雁来。似闻溪上柳,一一报春回。
  • 作者:钱秉镫,朝代:清代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 作者:尹志平,朝代:元代
    本是一般孤另物,被他染着难知。迷云消散慧风吹。何劳身外觅,端坐是天西。万语千言终未悟,悟来一字成非。竿头进步勿生疑。般般都撒手,种种自皆离。
  • 作者:陈渊,朝代:宋代

    林杪飞空出栱枅,登临高处乱烟迷。

    云鹏击水南溟近,霜剑凌空北斗低。

    千里江山围万井,一潭风月纳双溪。

    同谁此地呈胸腹,下视嚣尘万不齐。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纷纷薄俗事轻辱,自喜衰年德有邻。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筍蕨正宜人。
  • 作者:汪元量,朝代:宋代
    五里十里亭长短,千帆万帆船去来。请君收泪向前去,要看幽州金筑台。
  • 作者:吴锡畴,朝代:宋代
    不学韩公咎斗牛,此心无愧许沙鸥。阴晴明日自鸡料,得失频年已熟筹。痴计空为千载卢,虚名翻误不生忧。閒中菘韭皆真味,绝胜羊腔进膳羞。
  • 作者:权德舆,朝代:唐代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渐入空濛迷鸟道,宁知掩映有人家。庞眉秀骨争迎客,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相逢自是松乔侣,良会应殊刘阮郎。内子闲吟倚瑶瑟,玩此沈沈销永日。忽闻丽曲金玉声,便使老夫思阁笔。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刻竹由来称鲁珍,藏锋写像看传神。

    技哉刀笔精诚可,于吏吾当斥此人。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时文哲后,肃事严禋。馨我明德,享于贵神。
    大庖载盈,旨酒斯醇。精意所属,期于利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