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原文
檐前蔽日多高树,竹下添池有小渠。山客野僧归去后,晚凉移案独临书。
诗词问答
问:晚凉的作者是谁?答:裴夷直
问:晚凉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晚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裴夷直的名句有哪些?答:裴夷直名句大全
裴夷直晚凉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13-21
参考注释
蔽日
遮蔽日光。《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於椓杙。”《花月痕》第八回:“﹝寺院﹞门前古槐两树,蔽日参天。”
多高
形容很高
山客
(1).隐士。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羣独往,则当掩景渊洿,韜鳞括囊。”《魏书·裴衍传》:“詔曰:‘知欲养痾中岳,练石 嵩岭 ,栖素云根,饵芝清壑。腾跡之操,深用嘉焉。但治缺古风,有愧山客耳。’” 唐 王维 《田园乐》诗之六:“花落家童未扫,鶯啼山客犹眠。” 清 王夫之 《小楼雨枕》诗:“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梦岭云。”
(2).居住在山中的人。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七:“毛女在 华山 ,山客猎师世世见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主人知之,鞭责千百,锁之空房,卖之山客。”
(3).踯躅的雅称。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躑躅为山客。’”躑躅,即杜鹃花。
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临书
(1).面对所写的书信。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临书鯁塞,投笔伤情。” 元 倪瓒 《与介石书》:“末由参侍,临书惘惘,千万慎交自爱。” 明 魏学洢 《将赴浙狱遗友人书》:“临书哽咽,不能更言。” 清 熊文举 《与康小范》:“所欲敷陈於知己者,期期其未悉一也,临书惝恍。”
(2).临摹前人书法。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御府临书 六朝 羲 献 、 唐 人法帖并杂诗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学生自会临书, 春香 还劳把笔。”
精彩推荐:
- 调丁团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万人。鸣金伐鼓别旗帜,持刀带甲如官军。儿妻牵衣父抱哭,泪出流泉血满身。前去不知路远近,刻日要渡黄河津。人负六斗兼蓑笠,米供两兵更自食。高卑日概给二升,六半才可供十日。大军夜泊须择地,地非安行有程驿。更远不过三埂里,或有攻围或鏖击。十日未便行十程,所负一空无可索。丁夫南运军北行,相去愈远不接迹。敌闻兵侵退散隐,狡筭极深不可测。师老冻饿无斗心,精锐方出来战敌。古师远行不裹粮,因粮于敌吾必得。不知何人画此计,徒困生灵甚非策。但愿身在得还家,死生向前须努力。征人白骨浸河水,水声鸣咽伤人耳。来时一十五万人,凋没经时存者几。运粮惧恐乏军兴,再符差点催餽军。比户追索丁口绝,县官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