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凤皇陂原文 诗词名句

凤皇陂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代

凤皇陂原文

次公治颍川,仁政被一方。
神物不藏瑞,兹焉集凤皇。
在昔奏箫韶,舜庭来跄跄。
西伯有至化,亦见鸣岐阳。
仲尼岂无德,已矣空悲伤。
夫何刀笔吏,而能致殊祥。
我来过荒陂,烟草但苍苍。
缅怀汉循吏,史笔恐未详。

诗词问答

问:凤皇陂的作者是谁?答:王禹偁
问:凤皇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禹偁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禹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次公

(1). 汉 盖宽饶 字 次公 。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 平恩侯 许伯 治第新成,权贵均往贺, 宽饶 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 许伯 亲为酌酒, 宽饶 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 魏侯 笑道:“ 次公 醒而狂,何必酒也?”见《汉书·盖宽饶传》。又 汉 黄霸 亦字 次公 。 霸 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次公”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 宋 苏轼 《赠孙莘老七绝》:“时復中之 徐邈 圣,毋多酌我 次公 狂。” 宋 林逋 《寄上金陵马右丞》诗:“尽道 次公 当入相,江湖那肯久迟徊。”

(2).排行第二者之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头滚》:“后其次公就 * 宿,罹杀身之祸,其兆於此耶?”

颍川

(1). 汉 将 灌夫 的代称。 夫 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使酒,家财千万,食客日近百人,曾称霸 颍川 。 唐 王维 《老将行》:“誓令 疏勒 出飞泉,不似 潁川 空使酒。”

(2). 汉 黄霸 的代称。 霸 曾任 颍川 太守,有政绩。后常用作称颂有政绩官吏之典。 唐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司徒 汉 家重,国典 潁川 徵。”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尤多 蜀 郡理,更得 潁川 謨。” 唐 杜牧 《早春寄岳州李使君》诗:“分符 潁川 政,弔 屈 洛阳 才。” 冯集梧 注:“《黄霸传》:为 潁川 太守,得吏民心,治为天下第一。”

(3). 汉 荀淑 家子弟的代称。 淑 , 颍川 人,少有高行,有子八人,均为时贤,故称。 唐 权德舆 《奉和史馆张阁老以许陈二阁长爱弟俱为尚书郎伯仲同时列在南北省会于左掖因而有咏》:“伯仲尽时贤, 平舆 与 潁川 。”

仁政

(1) 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

(2) 仁慈的统治措施

一方

(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郑玄 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司马贞 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

(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 郑玄 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观音 在 南海 , 普贤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顾炎武 《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 齐 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 宋 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 陈沂 《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 宋 曾巩 《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 高诱 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

(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 高诱 注:“方,道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

(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 * 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

(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 冰合鱼龙死。”

(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

(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 宋 张载 《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

(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 唐 李端 《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唐 刘禹锡 《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

(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

(15).一万的隐语。详“ 一干一方 ”。

神物

(1).神灵、怪异之物。《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纔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集凤

(1).谓凤停于树。 南朝 陈 贺循 《赋得夹池修竹诗》:“来风韵晚逕,集凤动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贤才。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议堂犹集凤, 贞观 是元龟。”

(2).谓时世清平。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礼斗威仪》:“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集於林菀。”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书》:“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 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在昔

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箫韶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

跄跄

(1).形容走路有节奏的样子。《诗·小雅·楚茨》:“济济蹌蹌,絜尔牛羊。” 高亨 注:“蹌蹌,步趋有节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岂不畏天下窥公侯之浅深与,著緑袍,乘驄马,蹌蹌正色,谁敢直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唐 则诗人济济, 宋 则文士蹌蹌。”

(2).飞跃奔腾貌。《汉书·扬雄传上》:“秋秋蹌蹌,入西园,切神光。” 颜师古 注:“秋秋蹌蹌,腾驤之貌。”

(3).舞貌。《书·益稷》:“笙鏞以间,鸟兽蹌蹌。” 孔 传:“鸟兽化德,相率而舞,蹌蹌然。” 陆德明 释文:“蹌,七羊反,舞貌。”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凤鸟蹌蹌,匪 尧 之庭。” 李轨 注:“蹌蹌者,步趾之威仪也。”

犹踉蹡。醉步貌。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醉学士歌》:“ 宋生 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蹌蹌。”

伯有

春秋 时 郑 大夫 良霄 的字。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 驷带 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传说他死后变为厉鬼作祟, 郑 人互相惊扰,以为“ 伯有 至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昭公七年》。后用以代称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 北周 庾信 《功臣不死王事请门袭封表》:“幸使 伯有 之魂,不能为厉; 若敖 之鬼,其无馁而。” 唐 吴融 《偶题》诗:“莫道精灵无 伯有 ,寻闻任侠报 爰丝 。”

至化

极美好的教化。《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址。”《晋书·阮种传》:“旁求俊乂,以辅至化,此诚 尧 舜 之用心也。” 宋 王禹偁 《进端拱箴表》:“陛下圣德昭被,神功著明,四辅无私而秉大钧,百姓不知而归至化。”

鸣岐

《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鸑鷟,凤之别名。” 岐山 ,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北。相传 周 古公亶父 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隋书·许善心传》:“丹乌流火,白雉从凤,栖阿德劭,鸣 岐 祚隆。” 唐 黄滔 《谢试官启》:“伏惟博士鸣 岐 瑞质,歌 郢 至音。葱笼而张柳风垂,逈拔而嵇松雪峭。”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无德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2).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 * 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 * 受赏而无德也。”

(4).见“ 无德而称 ”。

(5).见“ 无得 ”。

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悲伤

哀痛忧伤

悲伤的思绪

令人悲伤的消息

刀笔吏

指 * 书的小吏

殊祥

不同寻常的祥瑞。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渊角殊祥,山庭异表。”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等表》:“二气交泰,万国同和,动植思协於殊祥,遐尔毕陈其嘉应。”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穀丰茂,休气充塞,殊祥辐凑。”

烟草

一种高而直立的一年生南美洲的草本植物(Nitotiana tobacum),具有卵圆形倒披针形叶片和由管状白色粉红花组成的圆锥花序

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缅怀

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史笔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未详

不知道或了解得不仔细

死因未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曹邺,朝代:唐代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曾传谌母炼丹诀,夜夜西山採明月。壶里满盛鸟兔精,剑尖尚带蛟龙血。一自旌阳县归来,拔宅腾空入金阙。但留仵道八百年,未教他喫东华雪。
  • 作者:侯善渊,朝代:元代
    处世为人,德重恩深,莫过二亲。始怀胎十月,三年乳哺,回乾就湿,多少辛勤。长大成人,心生五眼,外姓调唆各令门。谁省悟,似鸱枭**,报应因巡。休休枉恁劳神。更莫忘当初怀哺恩。念灵乌返报,寒猿避箭,诚心孝敬,何况为人。诸事不违,顺承颜色,饮膳寒温时用均。存终始,道光于四海,德插清淳。
  • 作者:方岳,朝代:宋代
    客愁聊以酒防闲,非复春风桃李颜。北望未忘诸老在,中兴已是百年间。非无烟雨无奇语,自有乾坤有此山。杨柳岂知兴废事,夕阳依旧舞腰蛮。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上翁新授□□,□□字字费精研。韩婴岂敢为□□,郭象安能□□□。曾是呕心多警语,或疑枕膝有奇传。溪□□僻□□□,何日真乘入剡船。
  • 作者:吕渭老,朝代:宋代
    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沈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憔悴。憔悴。又是落花铺地。
  • 作者:王璋,朝代:元代

    荒径经春满绿芜,喜闻佳客载行厨。

    流莺度曲时相唤,泛蚁盈樽不用沽。

    行乐中年怜谢傅,坐曹休日笑张扶。

    竹林谩诧风流事,未学山王指旧垆。

  • 作者:张柍,朝代:元代

    一纸四花争秀,依稀香雾相和。

    老眼不妨纵赏,江南春色何多。

  • 作者:叶太叔,朝代:明代

    冥冥云气薄,澹澹月华生。

    天地愁中色,江山梦里情。

    林收清鹤夜,阁递远钟晴。

    何必鸡鸣候,依稀道念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奇花瑞草总含芬,少坐冈峦亦可欣。

    几树浓青几树赤,半峰晴霭半峰云。

    兽惊避箭驱丛夥,人语呼围隔嶂闻。

    倩浰鸿絧原有度,即兹深寓教三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