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感应大士赞原文
海山崭绝,海涛舂撞。海风披拂,海云飘扬。
仰慧日之破暗兮谁其迷照,观普门之不钥兮去不至方。
感应道交,叵测叵量。
越国投诚,菩提影现。
我作是说,增金以黄。
诗词问答
问:越王感应大士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大观
问:越王感应大士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大观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大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崭绝
亦作“嶃绝”。 1.险峻陡峭。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二:“崭絶类 虎牙 ,巑岏象 熊耳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太行 、 孟门 ,岂云嶃絶。” 刘良 注:“嶃絶,危断貌。” 宋 陆游 《感怀》诗:“騫腾立奇石,崭絶瞻危亭。” 清 陈维崧 《稍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词:“自古 穰城 ,从来 宛叶 ,崭絶夸形势。”
(2).形容文笔峭拔。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 令暉 歌诗,往往崭絶清巧。” 张佩纶 《论闺秀诗》之八:“崭絶诗歌有古风, 鲍 清 韩 綺岂同工?”
(3).高傲。《明史·林聪传》:“ 聪 为諫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不为崭絶之行。”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先生接人以诚,不为崖异崭絶之行,而事机立断,人不敢欺。”
海涛
(1).海浪。 唐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雨晴九陌铺江练,嵐嫩千峯叠海涛。” 明 王守仁 《泛海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往者作一律曰:‘生平颇忆挈 卢敖 ,东过 蓬莱 浴海涛。’”
(2).指海涛声。 叶圣陶 《倪焕之》十:“喧嚷声、笑语声、小儿啼哭声混合在一起,像有韵律似的,仿佛繁碎的海涛。”
舂撞
冲撞;冲击。 宋 苏轼 《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九瀧,篙声犖确相舂撞。”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石辨》:“先雕刻,置急水中舂撞之,久久如天成。”
海风
(1) 从海上吹来的风
(2) 自海面吹向陆地的凉爽微风
披拂
摆动,摇摆,飘动;吹动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长发披拂
飘扬
(1)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彩旗飘扬
(2) 好像在一股气流中飞扬或招展
她飞跑起来,外衣在身后飘扬
(3) 风搅动而摆动
一面旗帜在高高的旗杆上迎风飘扬
慧日
(1).佛教语。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法华经·普门品》:“无垢清浄光,慧日破诸闇。”《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荫法云於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於康衢,则重昏夜晓。” 李善 注引 刘蚪 曰:“菩萨圆浄,照均明两,故曰慧日。”
(2).指佛 释迦牟尼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自慧日潜暉,传灯寂照,外道蚁聚,异学蜂飞。”
普门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不至
(1).不到。《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不必。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夫治乱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劳其心而道可得也。”《汉书·儒林传·申公》:“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3).不至于,表示不会出现某种结果。《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终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来以为 周仲伟 和 陈君宜 两位是买办出身,手面总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拢。”
感应
(1)
(2) 物理学名词。一个物体(如电导体、可磁化体、电路)内部由于另一类似激发物体的接近(但不接触)或者由于磁通的变化而产生的电荷、磁性或电动势
(3) 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反应
自然界现象对于人间情绪有种种不同的感应,我以为月亮引起的感应多半是消极。——茅盾《谈月亮》
令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
叵测
不可预料;不可推测(含贬义)
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新唐书·尹愔传》
居心叵测
心怀叵测
投诚
军队或人员叛离所属集团,归属对方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