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其二原文
王良羞诡遇,邱陵多弗为。
守正何必强,当恐人莫知。
宋襄惜二毛,伤股其奚辞。
夏侯论乐毅,迂回难通宜。
枉道莫从彼,正理日月垂。
无权乃贼义,差谬争毫釐。
尽信不如无,孟子自言之。
诗词问答
问:即事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即事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七
参考注释
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诡遇
(1).谓违背礼法,驱车横射禽兽。《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 赵岐 注:“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 朱熹 集注:“诡遇,不正而与禽遇也。” 汉 刘向 《说苑·修文》:“不失其驰,不抵禽,不诡遇,逐不出防,此苗獮蒐狩之义也。” 汉 张衡 《东京赋》:“驭不诡遇,射不翦毛。”
(2).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取得某种东西。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是故 孟之反 以不伐获圣人之誉, 管叔 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景耀月 《古诗》:“诡遇谋人国,隘者或见丑。”
邱陵
连绵起伏的小山坡地。《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邱陵,为下必因川泽。”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邱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清 龚自珍 《夜坐》诗之一:“一山突起邱陵妬,万籟无言帝坐灵。”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植物出产地之概略》:“药材产於邱陵山岳者甚多,而 长白 、 太行 之参,最称珍品。”
守正
(1).恪守正道。《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唐 皮日休 《鄙孝议下》:“有守正者,虽大孝不録;为非者,虽小道必旌。则圣人之制,后何法焉?” 宋 曾巩 《责帅制》:“有苟简姑息之心,无守正奉公之谊,閫外之事朕孰赖哉!” 清 龙启瑞 《陈平周勃论》:“ 高帝 之与 吕氏 论相也,首 王陵 ,次 平 勃 ,岂不阴识 陵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2).指防守城门的官员。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贼﹞突至城下急攻西南二门,箭集城垛如飞蝗。公与东门守正户部主事 耿应昌 、南门守正廩员 卢尔惇 、巡简司 郭上学 砲矢并发。”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二毛
(1).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 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苏轼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胡韫玉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病餘人事懒,愁畏二毛侵。”
(2).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岁。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丧乱。”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岁’逆数之,逢乱之岁, 子山 时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谔 《先公谈录》:“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忧。”按:先公 李昉 死于公元九六六年, 宗谔 生于公元九 * 年,时年三十三岁。
(3).即二毛子。 清 黄遵宪 《三哀诗》:“讙譁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钱仲联 笺注:“ 袁昶 《乱中日记》:‘见洋人呼曰大毛子,见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砍二毛》:“洋人进 中国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势,横行霸道。”参见“ 二毛子 ”。
(4).方言。谓皮毛短。 谢觉哉 《孔夫子与老农》:“他又缝了许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封信》诗:“身穿二毛皮大衣,听问路忙答话跳下牲灵。”
夏侯
复姓
夏侯婴、 靳强、 纪信(夏侯婴,沛人,跟从刘邦起义,后封汝阴侯。靳强,祖籍西河,刘邦的部属,因攻击项羽有功,后封汾阳侯。纪信,刘邦的得力部将,因救刘邦脱险,被项羽烧死)。——《史记·项羽本纪》
迂回
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迂回曲折
枉道
(1).违背正道。《管子·形势》:“小人者,枉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説,备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定太守汝南胡伊》:“ 柳下惠 不枉道以事人,故三黜而不去。”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2).指邪曲之道。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中国 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3).绕道。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今遣骑到 鄴 ,故使枉道相过。” 唐 岑参 《送卢郎中除杭州之任》诗:“知君望乡处,枉道上 姑苏 。” 宋 苏轼 《送海印禅师偈》:“公以三诗赠行,復枉道过某於 齐安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枉道过我海边上的旧居,仍然空着没有赁出。”
(4).犹漫道、莫说。 唐 尚颜 《秋夜吟》:“枉道一生无繫着, 湘 南山水别人寻。”
正理
正确的道理;正当的事理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无权
(1).不能衡量轻重。比喻不知因事制宜、随机应变。《孟子·尽心上》:“ 子莫 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朱熹 集注:“权,称锤也;所以称物之轻重,而取中也。执中而无权,则胶於一定之中而不知变,是亦执一而已矣。”《晋书·宣帝纪》:“ 亮 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2).没有权力。 张耒 《明道杂志》引 宋 王复 诗:“早蝉秋有信,多雨暑无权。”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指导员找她谈话了,说个人之间通信是宪法保护的,别人无权过问。”
贼义
毁弃道义。《孟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说》:“富而慢,贵而骄,残仁贼义,甘财悦色,亦君子之蝎乎?” 明 何心隐 《原学原讲》:“且 杨 之所不为天下利者,非故不为以贼义也,亦非故贼义以无君於天下而不为天下利也。”
差谬
错误;差错。《后汉书·独行传·陆续》:“事毕, 兴 问所食几何? 续 因口説六百餘人,皆分别姓字,无有差谬。”《新唐书·崔善为传》:“督工徒五百营 仁寿宫 ,总监 杨素 索簿閲实, 善为 执板暗唱,无一差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主疑似旧金,以翦刀断验之,纹色俱足,无少差谬。”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孟子
(1).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 宋国 子 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杜预 注:“ 子 , 宋 姓。” 孔颖达 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 孟子 。”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左传·哀公十二年》:“夏五月, 昭 夫人 孟子 卒。 昭公 娶于 吴 ,故不书姓。” 杜预 注:“讳娶同姓,故谓之 孟子 ,若 宋 女。” 杨伯峻 注:“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此 昭公 夫人若称‘ 吴姬 ’或‘ 孟姬 ’,显然违‘同姓不婚’之礼,故改称‘ 吴孟子 ’。”
(2).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 轲 ,字 子舆 。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