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原文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
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
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
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老年
(1) 正常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
(2) 生命的晚年
五十三岁,步入老年了
(3) 表示人们接近晚年的时期
奇事
(1) 使人赞赏的事物
(2) 奇怪的、以不同于某种既定的类型、式样或规律的任何方式进行的事
天放
放任自然。《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成玄英 疏:“直置放任,则物皆自足,故名曰天放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疏野》:“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张长史 草书頽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明 文徵明 《题郭忠恕避暑宫图》:“行笔天放,设色古雅。”
两中
两端当中。《宋书·郑鲜之传》:“通 滕 者则以无讥为证,塞 滕 者则以隐处为美,折其两中,则异同之情可见矣。”
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麟洲
指 凤麟洲 。《海内十洲记》中提到的洲名。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艺文类聚》卷七八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酌 丹穴 之酎,荐 麟洲 之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 麟洲 一海阔, 玄圃 半天高。”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大兴三教》:“逢掖诸生集, 麟洲 羽客朝。”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北征
(1).犹北伐,向北征伐。《国语·吴语》:“ 吴王 夫差 既杀 申胥 ,不稔於岁,乃起师北征。”《隋书·豆庐毓传》:“﹝ 毓 ﹞从 赵仲卿 北征 突厥 ,以功授仪同三司。”《杨家将》第三二回:“今 杨 家人雄马壮,倘或部领北征,谁可抵敌?”
(2).北行,北上。《楚辞·九歌·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 汉 张衡 《南都赋》:“秽 长沙 之无乐,歷 江 湘 而北征。” 唐 陈子昂 《送贾兵曹入都》诗:“ 东山 宿昔意,北征非吾心。”
圆缺
指月亮的盈亏。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十:“华月屡圆缺,君还浩无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清 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数圆缺。”
时休
指时世的升平吉祥。 唐 武平一 《幸梨园观打毬应制》诗:“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唐 萧至忠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尧 年将佛日,同此庆时休。”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今昔
现在和过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对比
浇愁
饮酒解除愁闷。 宋 苏轼 《赠何道士》诗:“问疾来三客,浇愁有半瓶。” 金 元好问 《秋夕》诗:“浇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鷄不肯鸣。” 巴金 《秋》八:“自己装满了一肚皮的愁闷,无法吐一口气,他就用酒来浇愁。”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河汉
(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素光
洁白明亮的光辉。多指月、水、霜、雪之光。 晋 左思 《杂诗》:“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唐 徐敞 《白露为霜》诗:“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宋 朱熹 《步至东桥玩月赋诗》之二:“月出澄餘景,川明发素光。”
贾胡
(1).经商的胡人。《后汉书·马援传》:“ 伏波 类 西域 贾胡,到一处輒止,以是失利。” 李贤 注:“言似商胡所至之处輒停留。贾音古。” 宋 苏轼 《郁孤台》诗:“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郁达夫 《去卜于峇鲁留赠陈金绍》诗:“十年久作贾胡游,残夜蛮荒迭梦秋。”
(2).泛指外国商人。 宋 陈造 《定海》诗之二:“官廨盐烟外,居人杂贾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货其珠,有贾胡出貲百万,家由此巨富。”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姮娥
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即“嫦娥”
金镜
(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考灵耀》:“ 秦 失金镜,鱼目入珠。” 郑玄 注:“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握金镜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欢亿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资料·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镜,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义,而由顺于天防,非挟逼处之嫌,而密为之备。”
(4).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室夜召翰林学士》:“朕听政之暇,未尝不披寻史籍,此读者先朝所述金镜一卷,则《尚书·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拟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金镜尚存,窃喜无 张公 之祭。”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玉斧
(1).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 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 清 钱谦益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
(2).仙斧,神斧。 宋 杨万里 《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之一:“ 吴刚 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谁信天峯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参见“ 玉斧修月 ”。
(3).喻媒人。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是结婚姻玉液琼飴,成好事玉斧灵丝。”《群音类选·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参见“ 冰斧 ”。
(4).人名。传说为仙人 许翽 的小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十:“﹝ 许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 ,小名 玉斧 。”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 宋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至今 许玉斧 ,犹事 蕚緑华 。”
番修
翻修。 宋 李诫 《营造法式·大木作功限三·拆修挑拔舍屋功限》:“揭箔番修,挑拔柱木,修整檐宇,八分功。”
衰晚
犹暮年。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盖年向衰晚,风波屡涉,不自知止,祸亦未涯,此诚惧於中矣。”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衰晚笔无力,谁伴赋 黄楼 ?”
无力
(1) 没有力气
四肢无力
(2) 没有力量
无力解决
黄楼
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据 宋 苏辙 《黄楼赋》载: 熙宁 十年秋七月乙丑, 黄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 苏轼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 苏轼 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 苏 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 徐 人相劝成之。后 苏辙 、 秦观 等都曾登 黄楼 ,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作 黄楼 之赋。后以“黄楼”为登览山水,赋诗作文,以颂功德的典实。 宋 晁冲之 《再至徐州示诸弟》诗:“南寻 白门 傍山麓,西望 黄楼 行水滨。还家作诗示羣从,早晚一游携二 陈 。”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 黄楼 作赋思携客, 紫塞 论兵念守夷。” 清 钱谦益 《徐州杂题》诗之一:“何復诗成无一事,羽衣吹笛坐 黄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