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原文
释子群群蹈一辙,类能恐诱鼓师说。彼上人者剑外来,独许清吟调风月。
就我乞诗归甬东,三叩宾阶通刺谒。
何时腰下解瓶盂,岩窦应逢先腊雪。
诗词问答
问: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强至送川僧玘上人归雪窦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释子
僧徒的通称。取 释迦 弟子之意。《杂阿念经》:“若欲为福者,应於沙门释子所作福。”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吴兴 老释子,野雪盖精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惠妃 信的释子,叫做 金刚三藏 。”
一辙
同一车轮碾出的痕迹。喻趋向相同。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惟同大观,万涂一辙。”《新唐书·后妃传上赞》:“或称 武 、 韦 乱 唐 同一辙, 武 持久, 韦 亟灭,何哉?” 宋 真德秀 《刘氏传忠录后序》:“由祖洎孙,若出一辙。”《清史稿·诸王传六·理密亲王允礽》:“稽古史册,兴亡虽非一辙,而得众心者未有不兴,失众心者未有不亡。”
师说
老师传授的说法。《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説,意思甚密。”《隋书·经籍志一》:“至 隋 , 孔 郑 并行,而 郑 氏甚微。自餘所存,无復师説。”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自是诸生各自名其师説而固守之,终其身不敢变一字一句,以为家法。”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外来
从外边来的;非固有的
外来干涉
清吟
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诵。 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且约后期》诗:“閒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镜花缘》第二回:“如果消閒,趁此六出纷霏之际,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调风月
调弄风月。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题目:“呆小二村□调风月,莽强人大闹 五鸡山 。”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四折:“双鶯燕暗争春,诈妮子调风月。”
诗归
诗的指归、旨趣。 清 钱谦益 《<王贻上诗集>序》:“师心而妄者,惩创品汇诗归之流弊,眩运掉举。此牛羊之眼,但见方隅者也。”
宾阶
西阶。古时宾主相见,宾自西阶上,故称。《书·顾命》:“大輅在宾阶面,缀輅在阼阶面。”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升自宾阶,仪观甚伟。”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通刺
(1).出示名片以求延见。刺,名片。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生 谢遣相工,通刺 倪宽 ,结胶漆之交。”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有人长九尺,端悦通刺,字不可识。”
(2).通报传递来访者的姓名或名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挂牌延客》:“南北士大夫有经过其地,无不愿见者,每虞閽人不为通刺,苟不出日,即於门首掛一牌云: 胡存斋 在家。”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岩窦
亦作“岩竇”。即岩穴。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诗:“ 韩康 虽復在人间, 王霸 终思隐巖竇。”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 湖湘 巖竇中多石燕,附石而生。”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遥遥 金门寺 ,寳焰出岩竇。” 清 吴敏树 《吴南屏听雨楼记》:“而其为山,岗阜堆复,无巖竇泉石之奇,峰岭之秀。”
腊雪
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唐 刘禹锡 《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诗:“ 泰山 呈腊雪, 隋 柳布新年。”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尝爱 西湖 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腊雪》:“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