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历城辩归常州原文
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河深。久闲物理有相复,历城官事森成林。
乘时敛散逐十二,鞭挞逋负徒哀矜。
一杯相属未尝得,百亩归去将安能。
潜逃虽出知者后,黾勉尚见仁人心。
归期忽告三月尾,强留不顾千黄金。
河豚虽过鲈鳜在,粳稻正插风雨淫。
酒肴劳苦罄邻里,期会迫隘思僚朋。
山川吴越我所爱,扁舟佗日要追寻。
滞留未用便相诧,半年岁月行骎骎。
诗词问答
问:送施历城辩归常州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送施历城辩归常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受尘
即承尘,顶棚。 晋 束晳 《贫家赋》:“有漏狭之草屋,无蔽覆之受尘。”
浙江
(1).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考》。
(2).省名。简称 浙 。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 钱塘江 旧称 浙江 得名。
闲物
亦作“闲物”。无用的东西。 宋 苏轼 《龙尾砚歌》:“我生天地一闲物, 苏子 亦是支离人。”
相复
指相同、重复。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原句是: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 。
官事
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成林
成为树林
昔日一片荒滩,如今果木成林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敛散
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语本《管子·国蓄》:“夫民有餘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明史·靳学颜传》:“ 宋 则準民间正税之数,取二十分之一以为社。诚倣而推之……著为令,而岁岁修之,时其丰歉而敛散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积穀》:“敛散出易之际,尤其留心。”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鞭挞
鞭打;驱使
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
逋负
(1).拖欠赋税、债务。《史记·汲郑列传》:“ 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南史·蔡廓传》:“又以王公妃主多立邸舍,子息滋长,督责无穷,启罢省之,并陈原诸逋负,解遣杂役。”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九:“ 福州 一农家子 张生 ,幼时,父使持钱三千,入山市斧柯,遇村人有为逋负所迫欲自经者,惻然尽以所齎赠之。” 徐珂 《清稗类钞·讥讽·可怜迎凤德何衰》:“﹝ 陈政钥 ﹞慷慨好交游,座客常满,以是多逋负。”
(2).指未偿的仇恨。《后汉书·段熲传》:“曾未浹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3).拖欠;短少。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对》:“今之课吏者,以赋敛无逋负为上。”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盐铁奏 秦州 银坑冶,比多逋负,未入之数,不减万计,请择朝臣以主之。”《明史·周忱传》:“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 忱 之力也。”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元史》载海运之逋负,少者每石不及三合,多者不及三升。”
哀矜
哀怜;怜悯
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相属
(1).相接连;相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宋 叶适 《总干黄公行状》:“丧还,赴于涂、哭于郊、弔于家者,相属也。” 廖仲恺 《迈陂塘·题北郭秧针图》词:“锋芒如许禁磨折,风雨晦明相属。”
(2).相关;相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僧 一行 之言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係於方隅。’”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洋助剿》:“内忧外患,其事不相属,而其害实相因。”
(3).互相劝酒;向人敬酒。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沙平水息声影絶,一杯相属君当歌。”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明 高启 《逢张架阁》诗:“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4).和人诗词。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序:“感叹之餘,作诗相属。” 宋 朱松 《赠范直夫》诗:“且与寓公同放旷,浩歌相属倚秋风。”
用以记人生年的十二生肖。《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鷄、戌犬、亥猪为十二相属。”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矜嫚·韩愈王俭语》:“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百亩
亦作“ 百畮 ”。一百亩土地。亦泛指广阔之地。《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郑玄 注:“畮,古‘亩’字。”《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淮南子·诠言训》:“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启处。”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浄尽菜花开。”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周 制百步为亩,一夫百亩(约合今31.2亩),称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单位。”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潜逃
偷偷逃走
拐款潜逃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 苏轼 《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故余尝谓 太白 诗,谨守古人绳墨,亦步亦趋,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与古人为敌,而变化不可测矣……但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礼·考工记序》:“知者创物,巧者述之。”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史记·商君列传》:“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唐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诗:“鬱陶抱长策,义仗知者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党同妬真,以破碎讥知者,人心浑浑,日益顽嚚,良有以也。”
黾勉
(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强留
执意挽留、强制留下。不顾
(1).不回头看。《史记·刺客列传》:“於是 荆軻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 林宗 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叔达 曰:‘甑已破,视之无益。’”
(2).不顾念;不照顾。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王逸 注:“不敢顾念身之贫贱。”
(3).不理会。《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珞,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顾 汤富海 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 苏账房 !’”
(4).不考虑;不顾忌。《韩非子·十过》:“耽於女乐,不顾国政,则亡之祸也。”《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禽兽也。”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河豚
东方鲀的俗称。体内(主要是生殖腺、肝脏和血液)含有类似于箭毒的热稳定毒素。常见的有虫纹东方鲀( Fugu Vermicularis )、弓斑东方鲀( F.ocellatus )和暗色东方鲀( F.obscurus )。亦作鲀科鱼的俗称
正是河豚欲上时。——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粳稻
稻的一种(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酒肴
(1) 酒和菜肴
(2) 下酒的菜
劳苦
勤劳辛苦
劳苦为民
邻里
(1) 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邻居或同乡
期会
约期聚集
发征期会。——《史记·货殖列传》
迫隘
(1).狭窄;狭小。《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乃升 洪州 为 南昌 ,建南都…… 景 迁於南都。而 洪州 迫隘,百府营廨,皆不能容。” 宋 司马光 《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家贫,祖墓迫隘,尊卑长幼前后积若干丧,久未之葬。”
(2).迫胁;逼迫。《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 宋 苏轼 《远游庵铭》:“悲哉世俗之迫隘也,愿从子而远游。” 明 何景明 《七述》:“疾迫隘,慕远游,吾所愿也。”参见“ 迫阨 ”。
僚朋
同僚;朋友。《后汉书·郑孔荀传赞》:“ 公业 称豪,骏声升腾。权诡时偪,挥金僚朋。”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吴越
(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甘赴 江 湘 ,奋戈 吴 越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 吴 越 ,一夜飞度 镜湖 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龚圣予开》:“往来 吴 越 间,伤心旧宗社。”
(4). 五代 十国之一。始祖 钱镠 ,据有今 江苏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东北部,后降于 北宋 。《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为尚父、 吴越 国王。”
我所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佗日
(1).他日。往日。《史记·郑世家》:“ 子家 子公 将朝 灵公 , 子公 之食指动,谓 子家 曰:‘佗日指动,必食异物。’”《南史·韦叡传》:“ 叡 自以信受素薄,位居大臣,不欲与众俯仰,所行略如佗日。”
(2).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亦泛指后来、将来。 晋 陆机 《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谓曲尽其妙。”《南史·梁愍怀太子方矩传》:“佗日, 弘正 謁见, 元帝 问曰:‘太子比颇受卿导不?’”《新唐书·杨行密传》:“每宴,使人负剑侍。 陈 人 张洪 因以剑击 行密 ,不中,近将 李友 禽斩之。佗日,侍剑如故。”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陀日受危亡之祸。”
追寻
追踪查寻
茫茫人海,踪迹难追寻
滞留
停留不动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骎骎
(1) 马跑得很快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诗·小雅·四牡》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三国魏·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 又如: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3) 迅疾
然后由欧洲新文明进而复我三皇五帝旧文明,骎骎进于大同之世矣。——《老残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