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亭原文
木天储群彦,古迹留芳馨。
咫尺树石间,旧结瀛洲亭。
清风振瑶席,花影落阶庭。
渺茫弱水遥,荒唐白玉京。
谁知通仙籍,不隔水盈盈。
院松四时色,天籁万古声。
成器皆琳琅,裁诗或瑶瑛。
寄语亭中客,莫负登仙名。
诗词问答
问:瀛洲亭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瀛洲亭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木天
(1).木制天棚。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 庐陵威王 ﹞斋前悉施木天,以蔽光景,春花秋月之时,暗如深夜撤烛。”
(2).指宏敞高大的木结构建筑物。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中:“ 玉清昭应宫 , 丁晋公 领其使监造。土木之工极天下之巧……以其餘材建 五岳观 ,世犹谓之木天。则 玉清 之宏壮可知。”
(3).秘书阁的别称。因其屋宇高大宏敞,故名。 宋 陆游 《恩除秘书监》诗:“扶上木天君莫笑,衰残不似壮游时。” 元 王逢 《无题》诗之四:“椒闥珮琚遗白草,木天图籍冷青藜。”
(4).指翰林院。 明 唐寅 《贫士吟》:“宫袍着处君恩渥,遥上青云到木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傅徵君》:“是年应试中选者,俱授翰林院检讨。然其人各以文学自负,又復落拓不羈,与科第进者前后相轧,疑谤旋生,多不能久於其位,数年以后,鸿儒扫迹於木天矣。”
古迹
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
名胜古迹
留芳
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声。 宋 欧阳修 《答钱寺丞忆伊川》诗:“惟有嵓桂花,留芳待归客。” 明 危素 《挽达兼善》诗:“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塚。”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如今富贵荣华在你的眼前,死也在你的眼前;留芳百世也在你,遗臭万年也在你,你要仔细的想想。”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瑶席
(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瑶席降神,朱弦饗帝。” 元 王沂 《七曲文昌祠》诗:“初无瑶席椒浆奠,空望灵旗鹤驾来。”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象牀瑶席镇犀渠,雕屏匼匝组帷舒。” 明 刘炳 《春夕直左掖怀周侍御》诗:“忆我同袍人,何繇共瑶席。”
(3).指珍美的酒宴。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诗:“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琐闈。” 宋 陆游 《避暑漫抄·啽呓集》:“满堂诗酒皆词客,夺锦挥毫在瑶席。” 明 王洪 《观灯赋》:“举霞觴,肆瑶席。”
阶庭
台阶前的庭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后卒无患”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昔 高宗 之鼎,非雉所雊, 殷 之阶庭,非木所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三槐正位,人瞻衮绣之荣;双桂联芳,天发阶庭之秀。”
渺茫
(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弱水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 。(2)《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长老传闻 条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 金城郡 …… 临羌 。”原注:“西有 须抵池 ,有 弱水 、 昆仑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 弱水 。”当在今 黑龙江 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当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 弱水 南流。”当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当在今 内蒙古 东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 吉尔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宝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进军至此。
(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 蓬莱 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 蓬莱 弱水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苏曼殊 《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 庄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 灵芳 。’”三千,喻其多。
荒唐
(1) 广大而不着边际。引申为夸大不实或荒谬无理
荒唐透顶
(2) 放荡
荒唐的生活
(3) 慌张
白玉京
指天帝所居之处。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宋 苏轼 《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人间有此白玉京, 罗浮 见日鷄一鸣。” 宋 陆游 《夏夜》诗之四:“不知竟是真仙未?夜夜神游白玉京。”
通仙
见“ 通仙 ”。
亦作“ 通僊 ”。1.谓众仙。《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李善 注:“通仙,谓众仙也。”
(2).谓非凡,不同一般。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 庖牺 遗绪费钻研,赖有 君平 演后传,徵应妙通僊,休咎几微如见。”
(3).形容本领极大。 茅盾 《子夜》十一:“ 徐曼丽 就是通仙,也不能马上就知道我在这里。”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举止、仪态美好
盈盈顾盼
(3) 形容快乐神情或美好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喜气盈盈
(4) 形容动作轻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岁
料他年纪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绝尘》
三五而盈。——《礼记·礼运》
时色
美好的景色。 宋 欧阳修 《与刘侍读书》:“时色可爱,不废佳节之会,谓当得同一笑。”
天籁
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成器
(1) 做成器具
(2) 比喻成为有用的人
不成器
(3) 精美的器具,比喻有才能的人
总角为成器
琳琅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裁诗
作诗。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沉遘 《西舍》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惟赌青羔裘。”
瑶瑛
1.见"瑶英"。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