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向倅韵原文 诗词名句

和向倅韵

作者:彭龟年 朝代:宋代

和向倅韵原文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炎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纵,勃若一民横。
志师傥自强,万虑当退听。
谁能学禅伯,绝物以求定。
吾闻至人言,当识动中静。
万变不可齐,一念终难正。
口耳固在我,视听复谁令。
须从事上学,宁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病。
斯言闻亦多,究竟终未莹。
从今三爇香,愿以公为镜。

诗词问答

问:和向倅韵的作者是谁?答:彭龟年
问:和向倅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彭龟年的名句有哪些?答:彭龟年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误身

贻误自身。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利名场

追逐名利的场所。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若不是我参透玄机,则这利名场,风波海,虚躭了一世。”

无异

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釜甑

釜和甑。皆古炊煮器名。《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朱熹 集注:“釜,所以煮;甑,所以炊。”《史记·项羽本纪》:“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丑狐》:“室中掷石如盆,门窗釜甑,无復全者。”

取胜

在竞争或比赛中战胜对手,获得胜利

以多取胜

生具

治生之具。指农具等。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耰锄》:“生具自有餘,何辞汗霑顙。”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臣尝行於村落,见生具之微,而问其故,皆言不敢为也。”

天则

(1).犹天道。自然的法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唐 杨炯 《浑天赋》:“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八十寿序》:“时有常变,势有顺逆,德有刚柔,类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则。”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近世哲学家以此法为天则。谓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规之活动力,即变形变化之际,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规。”

(2).天子的法令。

发见

亦作“ 发现 ”。1.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宋 苏轼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镜》:“ 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

(2).表现。 宋 欧阳修 《<苏氏文集>序》:“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盖圣人一身,举措云为,无非性与天道之发见,何待於言。” 金 元好问 《南冠录引》:“惟祖考……文章行业皆可称述。不幸而与皂隶之室混为一区,泯泯默默,无所发见,可不大哀耶。”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见,我则静而求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目前,放笔如在笔底。”

(3).看到或找到以前不知道的事物或规律。 瞿秋白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考古学家新近在 东亚 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发见。”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可是多少年前他就发现了一个了解他的女人。”

(4).犹发觉。 叶圣陶 《义儿》:“对于他的劣迹,三叔发见得最少。” 巴金 《家》三一:“她忽然发见 觉民 的眼睛被泪水充满了。”

(5).犹发生。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 武昌 起义,党人旦夕筹谋进战 广州 ,为各省之后援。官场人人自危,而 张鸣岐 尚欲以含糊手段,为保全领土之计,识者早知其将有 * 发现也。”

(6).犹发掘。 何其芳 《街》:“我要重新去发现他们的美德。”

水行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兕。”

(3).水流动。《易·说卦》“为沟瀆” 唐 孔颖达 疏:“取其水行无所不通也。” 唐 韩偓 《秋村》诗:“空坡路细见骑过,远田人近闻水行。”

(4).即水德。《南齐书·高帝纪下》:“岂其天厌水行,固已人希木德。归功与能,事极乎此。”参见“ 水德 ”。

地中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 江 、 淮 、 河 、 汉 是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盖石油至多,生於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盖他处水皆转峡出,必有一洩水门,惟此地明洩涧甚少,水皆从地中透去。”

(2).大地的正中。《周礼·地官·大司徒》:“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孙诒让 正义:“地中者,为四方九服之中也。《荀子·大略篇》云: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

(3).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秦 处西偏,专用武胜…… 徐 处得地中,文德为治。”

投隙

乘隙;伺机。《列子·说符》:“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 宋 陆游 《雀啄粟》诗:“乘时投隙自谓才,苟得未必为汝福。” 明 何景明 《敌中篇》:“然卒为所图焉者,彼有以揣摩投隙,而此有以中之也。”《续资治通鉴·宋宁宗真定七年》:“如 耶律德光 之不能即安中土,则姦雄必将投隙而取之。”

流迸

(1).流离,奔走。《后汉书·樊準传》:“时饥荒之餘,人庶流迸,家户且尽。”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张裔书》:“后流迸 南海 ,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又詔流迸之人,皆令还本,违者徙边。”

(2).流溅。 宋 王禹偁 《庶子泉》诗:“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自强

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 《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於俗囿者也。”

万虑

(1).反复思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魏文 下詔,辞义多伟,至於‘作威作福’,其万虑之一蔽乎!”

(2).思绪万端。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数盃浇肠虽暂醉,皎皎万虑醒还新。”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三:“俯仰念物化,万虑此俱寂。”

退听

退让顺从。《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孔颖达 疏:“听,从也。既不能拯动,又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所以其心不快矣。” 宋 陆游 《急雨》诗:“ 祝融 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兇。”

学禅

犹学佛。 宋 翁卷 《山中》诗:“不奈邻峰学禪伴,时时来此叩巖扉。”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参见“ 学佛 ”。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庄子·齐物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 汉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庄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2).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论》:“故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机 曰:“体尽於圣,德美之极,谓之至人。”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若夫 郑 声,是音声之至妙。妙音感人,犹美 * 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一念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视听

(1) 看和听

视听效果

(2) 看到的和听到的

以正视听

(3) 指视力和听力

视听不衰

事上

事奉尊长。《庄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事上谓之义,亲亲谓之仁。”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方於事上,好下规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公宽於接下,太杂;刚于事上,太戇。”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究竟

到底

他究竟想干什么?

在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作者:王冕,朝代:元代
    昨朝问竹城西去,今日看山湖来来。酌醪数斗且尽醉,好景百年能几回?野草散光摇翠浪,风花移色闪苍苔。飞流最是东南急,乘兴无辞杖履陪。
  • 作者:侯善渊,朝代:元代
    阴阳颠倒一声雷。忽然惊睡觉,梦中回。迷云拂尽慧光开。随风去,抱个日头来。温养结仙胎。空中明显现,越灵台。四维上下看蓬莱。堪归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台家搜遍北山莱,倾国如君不用媒。次第幽人出空谷,鹤书即傍日边来。
  • 作者:颜度,朝代:宋代
    前辈高标说与谁,孤峰顶上路途迷。如今一向随流去,逐队成群步步低。
  • 作者:韩翃,朝代:唐代
    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自怜寂寞会君稀,犹著前时博士衣。我欲低眉问知己,若将无用废东归。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登楼复登楼,楼高回风尘。

    但见楼前月,不见楼中人。

    云山渺吴越,何时还见亲。

    倚柱月欲落,馀光为慇勤。

    长啸激高歌,空山谁与闻。

    轻风动庭柏,缥缈闻箫笙。

    下楼步长廓,月影当阶明。

    之子还相暌,长思入金陵。

    去年忆今夕,叱咜千壶倾。

    激歌动神鬼,豪气溢斗星。

    为乐不再得,离合难重盟。

    空山为惆怅,黯黯玄云生。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标签:中秋节抒怀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作者:宋先生,朝代:宋代
    天机大道。达者稀少。运戊己、龙蟠更虎绕。这一颗丹砂,凡世人难晓。间木金、坎离颠倒。阳全阴尽,形容不老。将水火烹煎,自然炉灶。待行功成就,炼无价宝。去朝元、七祖都了。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