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江行至内牛庙山特奇秀晚舟檥庙下留诗于壁原文 诗词名句

江行至内牛庙山特奇秀晚舟檥庙下留诗于壁

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原文

层峰浮支空,亭亭出众峤。
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风杂丹碧,瀑布垂窈窕。
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欻失畏嶮心,颇惬赏幽好。
舟行不暇徐,粗得领其要。
随风转隈曲,晚泊黄牛庙。
杖策登东岑,周睇万山奥。
临岸理晚饷,问客卖早稻。
明朝走夷陵,便入襄阳道。
从此步平陆,归程已可料。

诗词问答

问:《江行至内牛庙山特奇秀晚舟檥庙下留诗于壁》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层峰

层层重叠的山峰

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出众

高出一般人

才华出众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飞光

(1).飞逝的光阴。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清 张云锦 《玉烛新·和南台徐丈雪夜艺舫韵》词:“才转眼春暖冬寒,飞光去来何骤。” 鲁迅 《集外集拾遗·<秋夜有感>诗》:“綺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2).犹耀光。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寒照

寒天的日光。 明 杜濬 《游夹山漾》诗:“林壑罗秋姿,紫翠罥寒照。”

霜风

(1).刺骨寒风。 北周 庾信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霜风乱飘叶,寒水细澄沙。”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三折:“断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风淅淅, 渭城 边烟雨霏霏。”

(2).指严明的风纪。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风,教义穷於足跡。”

丹碧

(1).泛指涂饰在建筑物或器物上的色彩。 宋 陆游 《桃源忆故人·应灵道中》词:“丹碧未乾人去,高栋空留句。” 清 唐甄 《潜书·非文》:“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狗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2).犹丹青。指绘画。 清 王晫 《今世说·宠礼》:“﹝ 史鉴宗 ﹞心灵敏,多艺能,能诗善弈,工字学,兼精丹碧。”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秀色

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异状

(1) 奇特的外形

(2) 反常的情形

争奇

竞相逞其奇特。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晚年好游,所到 黄山 、 白岳 、 罗浮 ……觉山水各自争奇,无重复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三》:“诗果意思沉着,气力健举,则虽和谐圆美,何尝不沛然有餘?若徒以生僻争奇,究非大方家耳。”

奔峭

(1).指崩坍的崖岸。《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李善 注:“《淮南子》曰:‘岸峭者必陀。’ 许慎 曰:‘陀,落也。’然奔亦落也。”

(2).势若奔涌的山峰。 唐 杜甫 《入宅》诗之一:“奔峭背 赤甲 ,断崖当 白盐 。” 仇兆鳌 注引 邵傅之 曰:“山峰高峻,如奔涌然。”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隈曲

山水弯曲处。《左传·闵公二年》“ 虢公 败 犬戎 於 渭 汭” 晋 杜预 注:“水之隈曲曰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水稻》:“北土高源,本无陂泽,随波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乾,烧而耕之。”《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 唐 孔颖达 疏:“视彼 淇水 隈曲之内。”

黄牛庙

庙名。在 长江 三峡 的 黄牛滩 边。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神有功助 禹 开 江 ,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僕復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 黄牛庙 ,以显神功。”《瞭望》1991年第52期:“﹝ 黄牛滩 ﹞滩边有座享祀千年的古庙,这就是历代文人多有歌咏的 黄牛庙 。庙的右前方草坪上,有一通刻着 诸葛亮 《黄牛庙记》的石碑。”参见“ 黄牛滩 ”、“ 黄陵庙 ”。

杖策

亦作“ 杖筴 ”。1.拄杖。《庄子·让王》:“﹝ 大王亶父 ﹞因杖筴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於 岐山 之下。” 成玄英 疏:“因拄杖而去。”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生於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2).执马鞭。谓策马而行。《后汉书·邓禹传》:“及闻 光武 安集 河 北,即杖策北渡,进及於 鄴 。” 唐 魏徵 《述怀》诗:“杖策謁天子,驱马出关门。” 明 李梦阳 《徐子将适湖湘》诗:“英雄杖策集军门, 金华 数子真絶伦。”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谓追随;顺从。《魏书·张衮传》:“昔 乐毅 杖策於 燕昭 , 公达 委身於 魏武 ,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 清 陈梦雷 《绝交书》:“逆贼分曹授官……顾乃翻然勃然,忘廉耻之防,循贪冒之见,轻身杖策,其心殆不可问。”

登东

上厕所;解手。厕所俗称东圊。简称为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水浒传》第一○九回:“那时 王庆 手下亲幸跟随的,都是假登东,诈撒溺,又散去了六七十人。”《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登东,解脱了裹肚,失了银子,找寻不见。”

山奥

山坳近水之地。 清 黄宗羲 《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乙酉以后,未尝一度 钱塘 ,山奥江邨,枯槁憔悴;呼天抢地,竟陨其身。”

晚饷

晚餐。

早稻

插秧期较早或成熟期较早的稻子

明朝

〈方〉∶明天

夷陵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县东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阳道

(1).对外之事,政事。《礼记·昏义》:“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2).为君之道。《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 檀 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3).朝祀之事;嘉庆之事。《诗·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毛 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 * ,丧戎之事。” 孔颖达 疏:“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 * ,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

(4).指房宿南二星中间的运行路线。《汉书·天文志》:“青赤出阳道,白黑出 * 。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 * 则阴雨。”

(5).指男性 * 。《宋书·五行志五》:“ 义熙 末, 豫章 吴平 人有二阳道,重累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此骨之至强者,所以能补骨血,坚阳道,强精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女化男》:“ 山东 济寧 有妇人,年四十餘,寡数年矣,忽生阳道,日与其子妇狎。”

(6).指 * 。《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 唐 张守节 正义:“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絶。”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平陆

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归程

回归的路程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唐· 李白《送菩萨蛮》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道生,朝代:宋代
    月生一,拶倒银山并铁壁。月生二,土宿骑牛穿闹市。月生三,屋头幽鸟语喃喃。不是葛藤露布,亦非入理深谈。
  • 作者:皎然,朝代:唐代
    春日异秋风,何为怨别同。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旅候闻嘶马,残阳望断鸿。应思右内史,相见直城中。
  • 作者:张说,朝代:唐代
    枕漱鑱鍼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岩涵空雾披縠。界远都归粟粒藏,脉近宁劳杖头缩。不愁风引轻舟却,更喜村通小径曲。妙含道德五千余,迥出洞天三十六。青牛税驾从懒卧,宝猊回拱长蹲伏。犹余砥室灿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岩前日月自朝夕阳,物外乾坤岂寒燠。蛇灵必化第须时,豹隐唯邻聊协卜。共知容与乐无限,谁想绪余善非独。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深嗟晚到偿畴昔,争忍疎游逾信宿。痴儿浪作谢鲲图,坐进因明天下谷。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斗种播良田,可收三十石。天予人夺之,耕夫每无食。
  • 作者:王造,朝代:元代

    羡君才思独飘然,愧我家无负郭田。

    衰老未曾婚嫁毕,积书犹望子孙贤。

    一溪流水琴三尺,万树梅花屋数椽。

    倚杖衡门红日落,前村遥见隔林烟。

  • 作者:贾岛,朝代:唐代
    疏林荒宅古坡前,久住还因太守怜。渐老更思深处隐,多闲数得上方眠。鼠抛贫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拟雪天。身是龙钟应是分,水曹芸阁枉来篇。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万事入沉吟,其来味更深。虽然曾过眼,须是更经心。过眼未尽见,经心肯尽寻。尽寻能得见,方始是真金。
  • 作者:刘商,朝代:唐代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 作者:华岳,朝代:宋代
    一罋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杯宽却怪青山小,坐久不知黄叶深。当路星轺已钳口,异乡风物更关心。何时系艇秋江上,醉卧芦花雪满襟。
  • 作者:汪礼约,朝代:明代
    苍山何崔嵬,天籁风参差。扶摇八千丈,莽莽琼瑶披。下窥沧海小,远镜天台卑。仙人依龙虎,翩翩远追随。送我迟日晓,下趋剡溪道。回合西南山,春深尚衰草。百里阒无人,高步寻仙真。空谷不见鸟,独有烟霞亲。迢迢穷日昃,路转开石壁。寺古落松筠,僧来访形迹。醉披水田衣,笑著登山屐。乱谷浴秋声,落英封断石。水薄衣欲流,山空月初白。独鸟归林烟,丛桃眩行客。客行莫早回,青春时易颓。且浮琥珀碗,载上中天台。目迥万里尽,意豁千峰开。足底溪声激,泠泠清吹哀。石转惊飞流,槎来银汉秋。又疑广陵雪,喷薄钱塘丘。风中等列禦,濠上誇蒙周。俯仰意已适,兴剧归心逸。数里走石关,十步想兜率。逶迤尽坡陁,目势含沧波。浦近渔唱起,树密村烟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