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原文
孟夏之初此出城,时雨应候方喜晴。
过望以逮五月朔,展转盼泽千愁生。
其间一二亦微雨,不及分寸徒劳瞪。
月之九日乃大霈,以日继夜优沾并。
即兹方泽应举祀,预斋礼合旋宫庭。
城外农况历历阅,二麦原可歌丰登。
黍稷粱菽绿遍野,景与去年颇不争。
然则吾忧未虚掷,又闻谦益损于盈。
那无为慰那敢慰,惟曰戒盈谦励增。
诗词问答
问:西直门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西直门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七
参考注释
孟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时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应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过望
超过原来的希望
大喜过望
月朔
(1).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 孔颖达 疏:“乃季秋九月之朔日。”《初学记》卷二一引 三国 魏 曹操 《令》:“自今诸掾属侍中别驾,常以月朔各进得失,纸书函封,主者朝常给纸函各一。”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励其百官,抚摩其人民,为之朝聘会同燕享,以交诸侯之欢。岁时月朔,致民读法,饮酒蜡腊以遂万民之情。”《元史·世祖纪一》:“ 宣圣 庙及管内书院,有司岁时致祭,月朔释奠;禁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侵扰褻瀆,违者加罪。”
(2).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月朔》引 唐 马总 《通历》:“ 地皇氏 分昼夜,以三十日为月朔。”参见“ 月相 ”。
展转
(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分寸
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
没分寸
不讲分寸
徒劳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大霈
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以日继夜
白天接着夜晚,日夜不停。《陈书·郑灼传》:“ 灼 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苦心焦思,以日继夜,苟利於国,知无不为。”《冷眼观》第九回:“京师连日砲声隆隆不絶,焚杀叫喊,以日继夜。”
方泽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广雅·释天》:“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王念孙 疏证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於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圆丘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泽。”《六部成语·礼部》:“方泽:地坛之祭,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谓之方泽。”
大泽。方,通“ 旁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邱。” 张铣 注:“方泽,大泽也。”
应举
封建社会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中者为举人,明清时指乡试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旋宫
我国古代以十二律配七音,每律均可作为宫音,旋相为宫,故称。自 秦 而后,旋宫声废。 唐高祖 武德 间, 祖孝孙 修定雅乐,旋宫之声复起。参阅《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旧唐书·祖孝孙传》。
历阅
遍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今海内书…… 闽 、 楚 、 滇 、 黔 ,则余间得其梓; 秦 、 晋 、 川 、 洛 ,则余时友其人。旁諏歷閲,大概非四方比矣。”
二麦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正月,﹞二麦黄。”
丰登
丰收;收成丰富
五谷丰登
黍稷
(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
(2).《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参见“ 黍离麦秀 ”。
粱菽
米与豆。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粱菽。”
遍野
布满原野,形容很多
漫山遍野
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不争
(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然则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虚掷
白白地丢弃、扔掉。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秖今四十已如此,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罇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看 江 东海西俱入款,是苍天赐 吴 越 国,这光阴百年难遇,岂容虚掷?”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鲁迅 《华盖集续编·空谈》:“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谦益
(1).指谦虚。语本《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 明 方孝孺 《与黄希范书》:“教頽俗变以来,士君子……谦益虚逊之道消而骄慢荒怠之风炽。”
(2).犹盈虚。谦,不足;益,盈满。 明 李东阳 《送都御史陈公之南京诗序》:“校之疾行躓步,彼不足而此有餘者,亦詎非盈亏谦益之理固然乎哉?”
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