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捣练子原文 诗词名句

捣练子

作者:李石 朝代:宋代

捣练子原文

腰束素,鬓垂鸦。
无情笑面醉犹遮。
扇儿扇,瞥见些。
双凤小,玉钗斜。
芙蓉衫子藕花纱。
戴一枝,薝卜花。

诗词问答

问:捣练子的作者是谁?答:李石
问:捣练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捣练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石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束素

(1).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南朝 梁 张率 《楚王吟》:“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宣和遗事》前集:“裁云剪雾製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2).犹束帛。用作礼品。《旧五代史·晋书·郑沅传》:“有属邑令,因科醵拒命,密以束素募人阴求其过,后竟停其职。人甚非之。” 宋 陶穀 《清异录·人事》:“ 魏仁浦 长百僚,提奬 单隐巗 至列郎……而 隐巗 至,以束素赠别。”

鬓垂

鬓脚。《古文苑·左思<白发赋>》:“星星白髮,生於鬢垂。” 章樵 注:“垂,边也。” 南朝 梁 庾肩吾 《咏美人看画诗》:“转手齐裾乱,横簪歷鬢垂。”

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笑面

(1).笑容。 金 元好问 《中州集·王革》:“初,在 太原 作诗有‘赤心遭白眼,笑面得嗔拳’之句。”

(2).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清 曾廷枚 《古谚闲谭·嗔拳谚》:“ 江 淮 俗,每作诸戏,必先设嗔拳笑面,村野之人,以腊末作之,不知其所谓也。《岁时记》云‘邨人逐除’。今南方为此戏者,必戴假面,作勇力之势,谓之嗔拳。今谚云:‘嗔拳不打笑面。’似本此。”

瞥见

瞧见;偶然看到

我在街上偶然瞥见了她

双凤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

玉钗

(1).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玉釵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唐 李白 《白紵辞》诗之三:“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釵掛缨君莫违。” 清 汪懋麟 《阮郎归》词:“玉釵初卸手重呵,金猊香未过。”

(2).指美女。 宋 曾巩 《西园席上》诗:“下榻笑谈红旆偃,引觴醒醉玉釵随。”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衫子

(1).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 黄帝 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 始皇 元年,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於侍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 秦始皇 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於膝。’宜衫裙之分自 秦 始也。” 唐 元稹 《白衣裳》诗之二:“藉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

(2).为上衣的通称。《水浒传》第十六回:“ 杨志 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繫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 * ,提条朴刀。”《 * 词话》第一回:“﹝ 潘金莲 ﹞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东晋竹林七贤图砖刻》:“几个人穿的衣服,照 刘熙 《释名》,应当叫衫子,和 汉 代袍不同处,是衣无袖端,敞口。”今指中式单上衣。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六:“她穿着一件洗白了的葱白竹衫子。”

花纱

(1).织有花纹的经纬密度较稀而质薄的一种织物。古代多以丝为之。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三:“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宋史·食货志上三》:“ 天圣 中,詔减 两蜀 岁输锦綺、鹿胎、透背、欹正之半,罢作綾花纱。 明道 中,又减 两蜀 岁输锦綺、綾罗、透背、花纱三之二,命改织紬、绢以助军。”《金史·舆服志中》:“ 大定 十三年,太常寺拟士人及僧尼道女冠有师号、并良閒官八品以上,许服花纱綾罗丝紬。”

(2).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茅盾 《子夜》二:“‘标金’、‘大条银’、‘花纱’、‘几两几钱’的声浪,震得人耳聋。”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薝卜

梵语Campaka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 唐 卢纶 《送静居法师》诗:“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卮子》﹝集解﹞引 苏颂 曰:“今南方及 西蜀 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説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訶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 清 赵翼 《哈密瓜》诗:“君不见薝卜分根自 大实 ,茉莉购种从 波斯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吴芾,朝代:宋代
    满目悲凉意,凭谁断送秋。寻僧求竹舍,俯槛得江流。天末高低雁,波间出没鸥。时危身局促,却羡汝无愁。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摩挲真是朴之朴,咏叹仍非觚不觚。

    合赠何人合长吉,簪花得句负奚奴。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荐彻豆笾,熙事备成。发兮将归,羽旄纷纭。飘其逝矣,浮云籋云。怅然顾瞻,有抚怀心。
  • 作者:钱闻诗,朝代:宋代
    胶胶朝路七书考,请绂星江恨不早。昔诧庐山心未然,今见庐山真是好。子卜子家庐山傍,庞眉鹤发商山皓。老而欲佚不得佚,此佚由来锡穹昊。江声山色纷亭前,溢架诗书对花草。心闲日月自舒长,此身到处蓬莱岛。不妨留客醉幕天,浩歌大笑尊罍倒。寄言五峰盍定交,伴此一翁呼六老。
  • 作者:朱敦儒,朝代:宋代
    枕海山横,陵江潮去,雉堞秋风残照。闲寻桂子,试听菱歌,湖上晚来凉好。几处兰舟,采莲游女,归去隔花相恼。奈长安不见,刘郎已老,暗伤怀抱。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逢花倒趓,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除奉天威,扫平狂虏,整顿乾坤都了。共赤松携手,重骑明月,再游蓬岛。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沈约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
  • 作者:周权,朝代:元代
    过却元宵了,何处拥笙箫。喧传南州老子,花甲庆生朝。留取碧莲香露,为此玉壶春酒,风味胜葡萄。昨夜少微外,南极一星高。洒清谭,挥雪尘,尽风骚。金钗玉笋,笑供麟脯献蟠桃。得隽侯封千户,快意腰缠十万,此事付鸿毛。且挹阆风客,笙鹤伴游遨。
  • 作者:王丹桂,朝代:元代
    人间何最苦,说著替君愁。眼前生灭景、象悠悠。虚名薄利,随分少贪求。幸遇嘉时节,乘兴偷闲,访寻霞侣云俦。更那堪、猛悟回头。物外恣飘游。布袍襟袖阔、好风流。纷纷尘事,一笔尽都勾。磨莹先天宝,灿灿辉辉,恰如朗月当秋。
  • 作者:戴复古,朝代:宋代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语出桑阴鸠妇喜,身穿麦秀雉雏娇。青山一任云来去,绿水多为风动摇。上下相安长官好,野亭闲坐听民谣。
  • 作者:徐铉,朝代:唐代
    旧国荒闵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高从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