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缘识原文 诗词名句

缘识

作者:宋太宗 朝代:宋代

缘识原文

元正享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彙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智有代。
智有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尽归朝宗水。

诗词问答

问:缘识的作者是谁?答:宋太宗
问:缘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太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太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元正

(1).正月元日。元旦。语出《书·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于 文祖 。” 孔 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艺文类聚》卷七十引 汉 崔瑗 《三子钗铭》:“元正上日,百福孔灵。”《晋书·王导传》:“自后元正, 导 入,帝犹为之兴焉。”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题》诗:“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2).善良正直。《南齐书·柳世隆传》:“及总任方州,民颂宽德,翼教崇闥,朝称元正。”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利贞

和谐贞正。《易·乾》:“元亨利贞。”《易·文言》:“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孔颖达 疏:“利,和也。贞,正也。” 汉 徐干 《治学》:“出则元亨,处则利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妙才激扬,虽触思利贞,曷若折之中和,庶保无咎。” 前蜀 杜光庭 《三会醮箓词》:“动息康泰,永享利贞。”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他自己……既元亨而且利贞了。”

迎春

(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3).迎候春天。 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 *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4).迎新年。 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5).花名。即迎春花。 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参见“ 迎春花 ”。

(6).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三元

指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和状元;明代又指殿试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为首

当领头的人;担任领导

以老张为首的代表团

众情

众人的情绪。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共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玄化

(1).圣德教化。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行小黄县颂》:“有辜小罪,放死从生,玄化洽矣,黔首用寧。”《文选·左思<魏都赋>》:“玄化所甄,国风所禀。” 张铣 注:“玄,圣;甄,成也。言皆圣化所成。” 唐 王维 《贺古乐器表》:“奉先天之圣祖,玄化协於无为;育率土之羣生,至仁侔於阴騭。” 明 宋濂 《温忠靖王庙堂碑》:“弼赞玄化归一钧。”

(2).神妙的变化。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吾君,龙也,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 涵谷 。道士,乃人也。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 阿房 。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 张友鹤 注:“玄化,神奇变化。” 唐 王昌龄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诗:“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

(3). 三国 吴 鼓吹曲名, 韦昭 作。《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吴鼓吹曲》 宋 郭茂倩 题解引《古今乐录》:“《玄化》者,言上修文训武,则天而行,仁泽流洽,天下喜乐也。当 汉 《上邪》。”

昭彰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丑行昭彰

信义昭彰。——唐· 李朝威《柳毅传》

天作

犹天造,天生。谓自然形成。《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毛 传:“作,生;荒,大也。天生万物於高山,大王行道能安天之所作也。” 唐 韩愈 《燕喜亭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 明 何景明 《雨颂》:“相彼物矣,既鞠既靡;自我天作,乃奋而起。”

气和

(1).气候调和。《管子·幼官》:“会请命於天地,知气和则生物从。”

(2).态度和蔼。《三国志平话》卷上:“ 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

玉烛

(1).谓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尸子》卷上:“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 郭璞 注:“道光照。” 邢昺 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玉烛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玉烛调元气,金枢运大钧。”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金甌仍未缺,玉烛又新调。”

(2).烛的美称。 唐僖宗 宫人《金锁》诗:“玉烛製袍夜,金刀呵手裁。”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六七:“昭仪侍宴足精神,玉烛抽看记饮巡。”

(3).比喻目光。 唐 曹唐 《病马》诗之一:“四蹄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烛斜。”

(4).乐律名。《隋书·律历志上》:“黄钟:包育、含微、帝德……玄中、玉烛、调风。右黄钟一部,三十四律。”《旧唐书·音乐志三》:“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调阴阳

见“ 调和阴阳 ”。

磨砻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垄”。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礱近。” 清 钱谦益 《保砚斋记》:“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贞焉。”参见“ 磨礱砥礪 ”。

(2).磨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礱。”《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赵州 石桥甚工,磨壠密致,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磨礲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 愚山 适将往南山购石,见墓道间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赠朝鲜同志》诗:“江山锦绣三千里,寳剑磨礱十万横。”

(3).磨练;切磋。 唐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磨礱老益智,吟咏閒弥精。” 宋 陆游 《示友》诗:“学问更当穷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日以师道磨礲学者,昼夜辨析,谆谆不懈。”

(4).折磨。 明 陆采 《明珠记·别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数载飘零似转蓬,为恩情多少磨礱。”

整顿

(1) 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整顿纪律

(2) 收拾准备

整顿下饭菜

刑政

刑法政令。《国语·周语下》:“出令不信,刑政放纷。”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清 郝懿行 《补<宋书·刑法志>》:“其刑政如此,其下畏服,莫敢犯禁。”

王道

(1) 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2) 利害;严厉

恢张

张扬;扩展。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用为先。” 清 顾炎武 《浯溪碑歌》:“ 肃宗 起 灵武 ,国势重恢张。” 章炳麟 《哀江南》:“一省独立之权,恢张于各省,儼然 美利坚 之合众也。”

千官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 * 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任土

(1).见“ 任土作贡 ”。

(2).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明 方孝孺 《郑叔度字说》:“任土制邑,建都立国,或画田为井,或树城作屏。”

四远

(1).四方边远之地。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珍物产於四远。”《南史·刘穆之传》:“此虽小事,然宣布四远。”

(2).指四方边远之人。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道人留笠》:“ 永康 青城山 ,每岁二月十五日为道会,四远毕至。”

(3).四方。 唐 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诗:“八方甘雨布,四远报年丰。”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四折:“ 畅道 术似 君平 ,财如 邓通 ,赢的个车马填门四远里人传颂。”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灰。”

锵锵

(1) 同“锵”

(2) 盛的样子

子将之陕,门人从者锵锵焉被于路。——《文中子》

(3) 高的样子

逾高阁之锵锵。——《后汉书》。李贤注:“锵锵,高貌也。”

(4) 行走的样子

出车槛槛,被练锵锵。——《文选·左思·吴都赋》

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拱极

犹拱辰。《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正献公 知 扬州 ,《贺景灵宫成表》有云……迴廊曼衍,图拱极之近僚;祕殿重深,列仪坤之正位。”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澄滤

沉淀过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每砚成,受水处常恐为沙粒所隔,去之则便成沙眼,至难得平莹者。盖初无意为研而不加澄滤。” 明 方孝孺 《贮清轩记》:“故善学者积澄滤之功,以变其浑浊而反乎至清。”

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丹凤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明 陈玉阳 《昭君出塞》:“謫青鸞,寃生画郎;今日呵,辞丹凤,愁生故乡。”

(4).喻杰出者。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四折:“俺哥哥丹凤之具。”

来仪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颖达 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 汉 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李贤 注:“ 宣帝 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花萼楼 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汉 陈琳 《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 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南朝 齐 王融 《秋胡行》之七:“彼美復来仪,慙颜变欣瞩。”《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功曹今夜府直,可谓良时。妾家后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约好,专望来仪,方可候晤。”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丕运

大好运会。 唐 司空图 《王纵追述碑》:“彼 江 右之蝉联,昔慙丕运;我 晋阳 之龟组,今焕盛时。”

感通

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小娥 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

玄贶

(1).上天的赏赐。《旧唐书·懿宗纪》:“仰俟玄貺,必致甘滋。”《宋史·乐志九》:“玄貺昭格,至和所熏。”

(2).指皇帝的赏赐。 唐 白居易 《谢赐设及匹帛状》:“皇鉴下临,圣慈曲至,惠加赐食,荣及承筐,宠厚縑緗,仰难胜於玄貺。”

无比

没有能够相比的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无比的优越性

五谷精

雪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十二引 汉 《氾胜之书》:“取雪汁渍原蚕屎五六日,待释,手挼之,和穀种之,能御旱,故谓雪为‘五穀精’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雪汁者,五穀之精也,使稼耐旱。”

从兹

犹从此。 唐 杜甫 《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 盘古 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孙枝蔚 《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 通城 。”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百川

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晋 成公绥 《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 黄河 。”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河名 大清 ,百川朝宗,美瑞也。”

朝宗

(1).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泛称臣下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 唐 李舟 《为崔大夫请入奏表》:“将临元会之期,倍切朝宗之恋。”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明 李攀龙 《上朱大司空》诗:“转餉十年军国壮,朝宗万里帝图雄。”

(2).指下属进见长官。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傅 河南 褚裒 ,简穆有器识,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书·禹贡》:“ 江 汉 朝宗于海。” 孔颖达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无性识,非有此义。以海水大而 江 汉 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造物从来不好色,磨灭佳人,使尽罡风力。万泪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当潮和汐。”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羽薄的白云,飘流光海无踪--但我终是江波一滴,向着大海朝宗!”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危稹,朝代:宋代
    麦风翻陇泼浓绿,花露滴枝粘老红。小立楼头检春事,一丝暖日坠青虫。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吴帆却入瞿塘硖,草树连云山四围。想见同来木上座,怪君何苦复东归。
  • 作者:孙应时,朝代:宋代
    地气长江北,云容古戍边。层冰明薄日,积雪了穷年。乡远劳羁梦,官间足晏眠。客来相劳苦,不责坐无毡。
  • 作者:释道济,朝代:宋代
    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 作者:周权,朝代:元代
    娲皇补天,遗石两拳,几千仞兮。定苍龙擘峡,罅和天坼,浮屠卓锡,庐倚云开。世窄三千,天高尺五,日月低躔东复西。人间世,听晨昏钟鼓,撼半空雷。登临纱帽*鞋。豁云梦、胸襟一快哉。想醉倚高寒,飞仙可挟,清游纪胜,俗子难梯。把酒乾坤,笑谭今古,崖藓摩挲认旧题。九关近,便骖鸾高举,云气徘徊。
  • 作者:释月涧,朝代:宋代

    香严去沩阜,欲南阳种竹。

    片瓦太无端,等闲相击触。

    累及忘所知,嘉名受污辱。

    有人今效尤,千顷种寒玉。

    澹然冰霜中,岁晚乐幽独。

    慎勿轻击著,清风自然足。

  • 作者:林仲雨,朝代:宋代
    万事不成嗟画虎,一官那得似驱羊。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太平相张天觉,草圣之神卓牵。几年嘉禾识奇作,余事犹令墨池涸。仙源三月校雨落,云黑洞深风色恶。梦回满纸字如昨,唤起龙蛇见头角。
  • 作者:潘兴嗣,朝代:宋代
    萧峰顶上与云齐,一派溪流直下飞。击破寒冰千万片,涵林幽响动清晖。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