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
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
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
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
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
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
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
诗词问答
问:《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怀玉
(1).谓怀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或怀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负薪。” 唐 骆宾王 《镂鸡子》诗:“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2).犹怀璧。 明 李东阳 《邯郸贾》诗:“ 长安 寳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匹夫怀玉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参见“ 怀璧 ”。
玉路
(1).即玉辂。帝王所乘玉饰的车子。《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 郑玄 注:“玉路,以玉饰诸末。” 贾公彦 疏:“言诸末者,凡车上之材於末头皆饰之,故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僕将为吾子驾云龙之飞駟,饰玉路之繁缨。”《晋书·舆服志》:“玉、金、象三路,各以其物饰车,因以为名。革者漆革,木者漆木。其制,玉路最尊,建太常,十有二旒,九仞委地,画日月升龙,以祀天。” 宋 曾巩 《救灾议》:“人和洽於下,天意悦於上,然后玉路徐动,就阳而郊。”
(2).形容冰雪覆盖的道路。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 祥子 没工夫看这些美景,一看眼前的‘玉路’,他只想一步便跑到家中。”
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决不
(1) 丝毫不;无论如何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
(2) 肯定不
“决不”是他的答复的实质
将摄
调养;休养。《魏书·张彝传》:“因得偏风,手脚不便,然志性不移,善自将摄,稍能朝拜。”《旧唐书·裴度传》:“春时俗説难於将摄,勉加调护,速就和平。”《金史·梁襄传》:“ 金莲川 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五穀不殖……尤非圣躬将摄之所。”
却回
亦作“却回”。回转。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一:“西忆 岐阳 信,无人遂却回。”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復命,请先定一走马,兼具寒暄书,其他即俟某却回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女至榻前,以袖拂僮面者三,却回曰:‘无妨矣。’”
山峰
山的尖顶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烟雾
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穷冬
隆冬;深冬
穷冬暴露。——宋· 苏轼《教战守》
穷冬烈风。——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穷冬寒未已
幽遐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疾痼
疾病经久难治。《晋书·王述传》:“日復一日,而年衰疾痼,永无復瞻华幄之期。” 宋 叶适 《宿觉庵记》:“﹝ 玄觉 师﹞所居山延袤十里,有江月松风之胜,依而寺者十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心与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新作
(1).新造。《左传·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独 处州 刺史 鄴侯 李繁 至官,能以为先,既新作 孔子庙 ,又令工改为 颜子 至 子夏 十人像。”
(2).新作品;新著作。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先生示我何矜夸,手携文编谓新作。”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吾知举世之人不约而同皆以‘续貂’、‘蛇足’四字为新作之定评矣。”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 中国 作家的新作,实在稀薄得很。”
言道
说;说道
那人言道和你是同乡
次及
依次而及。《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於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远近为五篇。”《新唐书·魏元忠传》:“储君有次及之势,故师保教以君人之道。”
下趣
供奔走役使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 之 尹氏 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
龙眠
(1). 宋 代著名画家 李公麟 的别号。 公麟 致仕后,归老于 龙眠山 ,自号 龙眠居士 。 宋 苏轼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诗之一:“ 龙眠 独识慇懃处,画山阳关意外声!” 元 马臻 《题<唐十八学士图>》诗:“后有 龙眠 传此本,礼乐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观音大士赞》:“真者有两,画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龙眠 ,合两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归隐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张文和公风鸢诗》:“ 文端 则赐金归老,颐志龙眠,安虑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与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 黄 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 李伯时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 李元中 ,字画之工,追踪 钟 王 。时号 龙眠 三 李 。”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小生﹞姓 阮 名 剑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汉阳 人也。 龙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毫素
(1).毛笔和写字作画用的白色细绢。后泛称纸笔。《文选·陆机<文赋>》:“纷威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拟。” 李善 注:“毫,笔也……书縑曰素。” 宋 秦观 《陈用之学士挽词》:“愿写此情歌挽者,泪霑毫素不成篇。”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故夫肺臟欲鸣,言词斯发,运之烟墨,被之毫素者,人心之美感,发於不自已者也。”
(2).指文章,书信。 明 张居正 《<云海子>序》:“即古巖穴之士,殫精神於毫素者,有不以穷约自发愤者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合并以后,昕夕相亲,灵心永通,无烦毫素。”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禅月
前蜀 僧 贯休 的别号。 五代 齐己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可怜 禪月 子,香火国门东。”
牢落
(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2).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诗:“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 乐天 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 清 陈学洙 《与缪天自夜话》诗:“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得君
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孟子·公孙丑上》:“ 管仲 得君,如彼其专也。” 赵岐 注:“ 管仲 得遇 桓公 ,使之专国政如彼。”《新唐书·虞世南传》:“ 世基 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 世南 躬贫约,一不改。”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一时朝士见 惠卿 得君,谓可倾 安石 以媚 惠卿 ,遂更朋附之。”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诗文赏析
【原题】:
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韵并呈子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