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润上人归宛陵原文 诗词名句

送润上人归宛陵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送润上人归宛陵原文

我昔游宣城,稚节等雏凤。

稍知风物奇,未解入嘲弄。

歘尔鬓负霜,岁月杂机综。

唯有谢公亭,颇复到清梦。

上人宛陵秀,禅馀喜吟讽。

胸中淡无畦,妙觉自能种。

偶随欧峰云,悠然入茅栋。

谈间无俗调,不应亭午供。

谁云佳少年,意气极庄重。

别我归故山,索我赠言送。

邻邦古法窟,老衲妙擒纵。

伽黎宴湖海,名字走梁宋。

吾其从之游,射隼期必中。

勿学汉阴人,终年徒抱瓮。

诗词问答

问:送润上人归宛陵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送润上人归宛陵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参考注释

稚节

少壮时节。 晋 陆机 《桑赋》佚文:“舋稚节以夙茂,蒙劲风而后凋。”《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稚节,含采吝惊春。” 张铣 注:“夫人开布芳华之德,宜在幼稚之年。”

雏凤

指凤的幼鸟,比喻有才干的子弟或年青人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诗

知风

闻风,听到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却见房门关好,推动不开,晓得是儿子知风,老大没趣。”《水浒后传》第十八回:“ 安道全 知风潜避。”

嘲弄

嘲讽;捉弄

切勿嘲弄人

负霜

(1).受霜;带霜。 南朝 宋 鲍照 《冬至》诗:“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负霜枯葵,虽思向日,委风黄叶,敢望霑春?”

(2).以松竹等受霜不凋喻坚贞不渝。《晋书·周虓传》:“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於地。” 唐 皎然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縹竹 湘 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机综

机织。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溪毛乱锦纈,候虫响机综。” 任渊 注:“韵书曰:综,机缕也。”此指机织之声。

谢公亭

亭名。在 安徽省 宣州市 北郭外。相传为 谢朓 送 范云 赴 零陵 之地。 唐 李白 有《谢公亭》诗。亦省称“ 谢亭 ”。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经 谢亭 而帐饮,想 彦伯 之高风。” 唐 李洞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诗:“无成来往过,折尽 谢亭 松。”

清梦

犹美梦。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 人的清梦!”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吟讽

(1).作诗。亦谓作诗讽刺。《宋书·袁粲传》:“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 唐 韩偓 《<香奁集>序》:“大道入关,緗帙都坠,迁徙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岂復以吟讽为意?” 宋 刘克庄 《和南塘食荔叹》:“在昔 唐 家充岁贡,吟讽何止 杜陵翁 。”

(2).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南史·王筠传》:“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皆流丽有情致,可吟讽也。”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姬独举《雪中人》‘可人夫壻是 秦嘉 ,风也怜他,月也怜他’数句,吟讽不輟。”

(3).借指诗歌。 明 李东阳 《集句后录小引》:“幽情鬱思,欲託之吟讽而未能者,略寻往年故事,集古句以自况。”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妙觉

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三藏法教》:“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性。”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妙觉常圆,什门上首。”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法名不觉本无性,佛名妙觉觉法性。”

悠然

(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茅栋

亦作“茆栋”。茅屋。 南朝 梁 沉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遗营草堂资》诗:“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宋 孙觌 《春事》诗:“茆栋依林出,松扉傍水斜。”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服兰佩,结茅栋。”

俗调

(1).平庸鄙俗的情调。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谈谐无俗调,所説圣人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一二俗调,不能为全集疵也。”

(2).时俗的论调、情趣。 宋 刘克庄 《纵笔六言》诗之二:“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3).通俗的曲调。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而且‘骚’之一字几乎为雅人所独占,雅人谓之‘骚人’,殊不知本来才是古时的俗调。”

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亭午

正午;中午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意气

(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庄重

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

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赠言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邻邦

接壤的国家

我们两国历来是友好的邻邦

法窟

佛教语。佛涅槃后,弟子 迦叶 于 迦兰陀竹园 大石窟内结集三藏经典,称为“窟内上座部”。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后因以“法窟”指佛寺。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之一:“松含风雨石骨瘦,法窟寂寥僧定时。”《梅村诗话》引 清 圆鉴 《过天宁寺见放马歌》:“法窟聊藏狮子花,空山为指金鞭影。”

老衲

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亦有借用于道士者。 唐 戴叔伦 《题横山寺》诗:“老衲供茶盌,斜阳送客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长公绣口锦心,不日连枝奋北;老衲萍踪浪跡,来朝一苇度西。” 清 黄遵宪 《石川鸿斋偕僧来谒》诗:“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种梨》:“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

擒纵

(1).捉住与释放。 唐 李邕 《斗鸭赋》:“集如异国之同盟,散若诸侯之背约。迭如擒纵,更相触搏。”

(2).喻事之严宽缓急。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上柱国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少学读经史子,至古今成败之言,尤所穷究,遂贯穿於神枢鬼藏之间,而尽得擒纵弛张之术矣!”

伽黎

见“ 伽梨 ”。

湖海

(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射隼

《易·繫辞下》:“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后即以“射隼”为待机歼敌之喻。 清 顾炎武 《陆贡士来复述草疏攻郑鄤事》诗:“然犀久荷先皇烛,射隼能忘侠士心。”

汉阴

(1). 汉水 南岸。《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 成玄英 疏:“ 汉 阴, 汉水 之阴。水南曰阴。”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聘隐逸教》:“挹 於陵 之操,想 汉 阴之高。” 唐 杜甫 《喜晴》诗:“ 汉 阴有 鹿门 ,沧海有灵查。” 明 唐顺之 《秋夜》诗:“ 汉 阴鲜机械, 河上 多道情。”

(2).县名。在 陕西省 南部。 后汉 置 汉阴县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汉中 城,又南有 汉阴 城。相传 吕后 所居胜览。”

终年

(1) 全年;整年

积雪终年不化

(2) 人死亡时的年龄

他终年90岁

抱瓮

见“ 抱瓮灌园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代
    残月挂征鞍,路长山绕。独拥寒貂犯霜晓。水边林下,孤负此生多少。星星空满鬓,因谁有。不如办个,短蓑长钓。唤取轻鸥伴人老。思量也胜,看人眉头眼脑。世间浑是梦,何时了。
  •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代
    收拾风花倜荡诗,凌晨端坐一凝思。勉求玉体长生诀,留报金闺国士知。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久厌朝市冗,粗能忘盖缠。

    头依梵呗地,行结西方缘。

    山前种香稻,山下流清泉。

    此地既岑寂,此心良泰然。

    法师清净观,招我修初禅。

    斯言倘不践,何路休馀年。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今日了无客,翛然麈柄闲。砚涵鸲鹆眼,香斮鹧鸪斑。木落风初劲,云低雨尚悭。西湖未暇到,卧看曲屏山。
  • 作者:杨无咎,朝代:宋代
    已是花魁柳冠。更绝唱、不容同伴。画鼓低敲,红牙随应,著个人勾唤。慢引莺喉千样转。听过处、几多娇怨。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愿人肠断。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恐将脂粉均妆面,羞被狂毫抹污来。
  • 作者:元好问,朝代:金代
    薰风□院宇。*清香、凝户晓凉如雨。开帘望莲渚。拥轻红嫩绿、三千宫女。□商泛羽。命双成、婵娟妙舞。记当时,初下瑶池阆苑,翠*来处。几许玉簪珠履,玳筵绮席,寿觞初举。从容笑语。 * 伴,骖鸾女。算灵椿难老,蟠桃频见,两□蓬瀛便住。看家族叶叶金貂,凤池稳步。
  • 作者:唐寅,朝代:明代
    真人受命整干枢,失鹿狂秦不足诛。四海横行无立草,妖蛇那得阻前驱。
  • 作者:沈佺期,朝代:唐代
    汉月生辽海,曈曨出半晖。合昏玄兔郡,中夜白登围。晕落关山迥,光含霜霰微。将军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 作者:朱继芳,朝代:宋代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