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灿原文
处玄稽首,月陂张唐二公,别后思量。倏忽年馀,迩闻却住天长。
常记讲师静位,说关西、作醮岐阳。
香花引,那郝公见道,大哂重阳。
便继处玄乱道,酹江月一句,寸念难忘。
踏尽铁鞋难觅,恍惚灵光。
自然无中妙有,道希夷、无物包藏。
功成去,上大罗,天赐玎铛。
诗词问答
问:神光灿的作者是谁?答:刘处玄
问:神光灿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神光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刘处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处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月陂
水泊名。 隋 唐 时 洛水 自 上阳宫 南弥漫东流, 宇文恺 因筑斜堤束水令向东北流,为减杀水力,作堰九折,水泊形如偃月,故称。又 唐玄宗 时为御 谷 洛 水患、诏 李适之 以禁钱作三大防,曰 上阳 、 积翠 、 月陂 。事见《新唐书·李适之传》。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三:“忽地金舆向 月陂 ,内人接著便相随。” 宋 张先 《木兰花·送张中行》词:“庆门奕世隆宸睠,归到 月陂 梅已绽。” 明 徐渭 《牡丹赋》:“尔其 月陂 隄上, 长寿 街东, 张家 园林, 汾阳 宅中,当春光之既和,蔼亭榭之载营。”参阅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三·河南府》。
二公
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讲师
(1)
(2) 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副教授的教师
(3) 英国学院或大学中职别低于教授的教学人员
(4) 讲解儒家经籍的人
关西
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 关中 摇足,则 关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学士(指 苏軾 )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水浒传》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种 经略相公,做到 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岐阳
岐山 之南。《诗·鲁颂·閟宫》“ 后稷 之孙,实维 大王 ,居 岐 之阳,实始翦 商 ” 汉 郑玄 笺:“ 大王 自 豳 徙居 岐 阳。” 唐 张说 《皇帝马上射赞》第七:“天子省歛,薄守 岐 阳。” 明 刘基 《述志赋》:“邅吾道夫西陲兮,听鸣凤於 岐 阳。”
香花
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对人民有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言行和作品
见道
洞彻真理;明白道理。《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诗有见道之言,如 梁元帝 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 庾肩吾 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是 日休 尝受 巢 伪官,何其失节若此!岂文人之心,能见道而不能守,固如是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玉格 这话,却是他读书见道的地方。”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乱道
(1).妄言;胡说。《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直无信用。”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不过有谁提议把他俩的命运结合到一块,她便觉得这人是瞎说乱道。”
(2).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宋 欧阳修 《答连职方书》:“乱道《思颖诗》一卷,粗以见志,闲中可资一噱。”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有乱道一两首在 谢 丈处,为无人写録得也。 圣俞 略与臧否之。”
(3).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理论。《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六九:“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江月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 * 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
(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恍惚
(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精神恍惚
(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妙有
(1).道家指超乎“有”和“无”以上的原始存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 王弼 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也。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唐 李白 《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佛教指非有之有。与非空之空的“真空”相对。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法身义》:“寄以名相,故説妙有,理絶名相,何妙何有。”《景德传灯录·荷泽大师<显宗纪>》:“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希夷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无物
不存在东西;空洞
包藏
(1) 蓄含
大海包藏着许多秘密
(2) 隐藏
包藏祸心
大罗
(1).即大罗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 唐 王建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 秦 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霓裳》曲记大罗咏, 广寒 斧是前身脩。”参见“ 大罗天 ”。
(2).古官名。即大罗氏。 唐 杨谏 《大蜡赋》:“ 伊耆 之礼不易,大罗之职有常。”参见“ 大罗氏 ”。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天赐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 唐 崔枢 《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宋 梅尧臣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