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吟隐游吴门原文
寒江买櫂催遄征,何如缓泛六桥寻鸥盟。侯门怀刺谒掌傧,何如散策孤山探梅信。
吟隐豫章之耳孙,调高琢句期颛门。
西江不住来西湖,唤醒晚唐诸老魂。
有时吐出惊人语,定须贵杀雒京楮。
脍炙人口徒属餍,还来双字不堪煮。
行吟荏苒岁欲暮,束装又问吴中路。
节翁旧有珠履缘,何况荐书袖无数。
此行一句直万钱,十句唾手腰可缠。
归来卸却扬州鹤,推敲调度权架阁。
诗词问答
问:送黄吟隐游吴门的作者是谁?答:盛烈
问:送黄吟隐游吴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盛烈的名句有哪些?答:盛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寒江
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买櫂
见“ 买棹 ”。
遄征
急行;迅速赶路。 汉 蔡琰 《悲愤诗》:“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於是驱马原隰,卷甲遄征。” 宋 沉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予心逌然其有获,尚安知乎一舍之远而遄征者乎?”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李文通探地记》:“回国之后,果白于王,偕 李 遄征,同行者二十人。”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当此时局岌岌,亿众之向背,实为可虑,万一中路遄征,军心不固,大局将益不可收拾。”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六桥
浙江省 杭州 西湖 外湖 苏堤 上之六桥: 映波 、 锁澜 、 望山 、 压堤 、 东浦 、 跨虹 。 宋 苏轼 所建。亦指 西湖 里湖之六桥: 环璧 、 流金 、 卧龙 、 隐秀 、 景行 、 濬源 。 明 杨孟瑛 所建。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宋 苏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六桥横絶天汉上, 北山 始与 南屏 通。”《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明月娟娟筛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试华灯,约伴六桥行走。” 康有为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感》诗:“凄凉白马市中簫,梦入 西湖 数六桥。”
鸥盟
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侯门
(1).诸侯之门。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侯门有仁仪,灵臺多苦辛。”
(2).指显贵人家。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二折:“俺只道侯门一入如天远,谁承望 汉 刘晨 误入桃源,枉着你佳人受尽相思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侯门都作沉沉梦,翻笑衰翁局外痴。”参见“ 侯门如海 ”。
刺谒
投名刺以求见。《南史·刘绘传》:“出为 南康 相,郡人有姓 赖 ,所居名 秽里 ,刺謁 绘 , 绘 戏嘲曰:‘君有何秽,而居秽里?’” 唐 薛调 《无双传》:“由是乃刺謁,以从侄礼见 遂中 ,具道本末,愿纳厚价以赎 採苹 。” 宋 林逋 《送马程知江州德安》诗:“到日何人先刺謁,二 林 开士在琴堂。”
散策
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北风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元 王恽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词:“散策暂辞鳧吏,倚楼来听渔歌。”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梅信
(1).指梅雨开始的信息。 唐 皮日休 《所居首夏水木尤清适然有作》诗:“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2).梅花开放所报春天将到的信息。亦暗指信函。 宋 贺铸 《江夏寓兴》诗:“朋从正相远,梅信为谁开。” 宋 唐庚 《次韵行父冬日旅舍》:“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参见“ 梅花信 ”、“ 梅花使 ”。
豫章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楩楠豫章。——《墨子·公输》
耳孙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孙,曾孙也。”又引 晋灼 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 颜师古 注:“耳孙,诸説不同。据《平纪》及《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 晋 説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金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诗:“ 叔敬 有耳孙,犖犖与时异。” 明 唐寅 《世寿堂》诗:“鷄窠小儿是鼻祖,鳩枝老子为耳孙。”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四:“ 林霽山 《孤山》诗:‘耳孙今白髮,酹酒满寒芜。’” 章炳麟 《秦政记》:“ 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琢句
推敲诗文的字句。 前蜀 贯休 《寄匡山纪公》诗:“寄言无别事,琢句似终身。” 宋 苏轼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诗:“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梁 、 陈 、 隋 间,专尚琢句。”
颛门
(1).谓独立门户,自成一家。顓,通“ 专 ”。《汉书·夏侯胜传》:“ 胜 非之曰:‘ 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建 亦非 胜 为学疏略,难以应敌。 建 卒自顓门名经。” 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专门者,自别为一家之学。”《新唐书·归崇敬传》:“近世明经,不课其义,先取帖经,顓门废业,传受义絶。”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周易》传自 商瞿 始,至 汉 初, 田何 以之顓门。”
(2).专长。指某一门学问。顓,通“ 专 ”。 唐 刘禹锡 《绝编生墓表》:“国有太学,学有舘以延顓门。”
(3).专攻于某一方面的。顓,通“ 专 ”。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大抵欲厚其根柢,学顓门之业,则以年稚为宜。”
西江
珠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到广西梧州后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唤醒
促醒;弄醒
五点半就被起床号唤醒了
早上唤醒我
晚唐
旧时对 唐 诗的分期,有初、盛、中、晚四期, 大和 (公元827年)以后为晚 唐 。也有仅分初、盛、晚三期的,以 元和 (公元806年)以后为晚 唐 。 宋 杨万里 《读笠泽丛书二绝》诗之一:“晚 唐 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 唐 。” 宋 陆游 《追感往事》诗:“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目谓宗晚 唐 。”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惊人
令人惊奇
他们的经济情况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改善
脍炙人口
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一篇一咏,脍炙人口。——林嵩《周朴诗集》
徒属
徒众,属众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徒属皆曰。
还来
归来,回来。《楚辞·天问》:“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唐 杜甫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诗之三:“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映泉 《白云深处》:“让他去,反正人家会还来的。”
双字
迭字。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於两言,方为工妙……要之当令如 老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絶。”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双字》:“诗人下双字不一,然各有旨趣。如 卢子谅 ‘摵摵芳叶零’, 韩吏部 ‘ 淮 之水舒舒……’, 圣俞 ‘淡淡平田水,濛濛半岭云’,虽随事命词,要不苟也。”
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行吟
边行走边吟唱
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荏苒
(1)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诗》
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
(2) 草叶柔弱的样子
束装
收拾行装
束装首途
束装待发
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珠履
(1).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 春申君 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唐 储光羲 《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龚骞 《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
(2).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王孙作醵》:“身老爱才华,座上皆珠履。”
何况
(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荐书
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 唐 王建 《别李赞侍御》诗:“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今虽羣进於有司,与众人偕下,名字不列於荐书,不得比数於下士,以望主上之休光。”《红楼梦》第九二回:“还有一封荐书托我吹嘘吹嘘。”
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唾手
比喻极易。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勃 ( 萧勃 )之别将 欧阳頠 军 苦竹滩 , 陈武帝 遣 周文育 总师,唾手而禽 頠 。”《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七:“若是从里面放起火来, 吴六 等人不被烧死,军心也乱,唾手可解决战斗。”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扬州鹤
《渊鉴类函·鸟·鹤三》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扬州鹤”形容如意之事。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廓之雪》词:“待羔儿酒罢又烹茶, 扬州 鹤。”《剪灯新话·华亭逢故人记》:“苟慕富贵,危机岂能避?世间寧有 扬州 鹤耶?”
推敲
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敲字句
调度
(1) 调动;安排
从重要的交通中心调度货车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2) 担负指挥调派人力、工作、车辆等工作的人;调度员
他是电车公司的调度
架阁
(1).指架阁库。 宋 苏辙 《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至於驛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参见“ 架阁库 ”。
(2).指架阁库官。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偶在 陈一之 架阁处逢一 朱秀才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阁 卫博 ,论用人宜録所长,弃所短。”
(3).建造楼阁。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鬭丽止者谁。”
(4).空中楼阁。比喻虚幻,乌有。 元 汤式 《醉花阴·离思》套曲:“俺娘铁石心肠更狠如虎豹,将将将好姻缘成架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