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石佛谷原文 诗词名句

石佛谷

作者:皇甫湜 朝代:唐代

石佛谷原文

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块石。平腹有壑谷,深广数百尺。
土僧何为者,老草毛发白。寝处容身龛,足膝隐成迹。
金仙琢灵象,相好倚北壁。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文人留纪述,时事可辨析。鸟迹巧均分,龙骸极癯瘠。
枯松间槎枿,猛兽恣腾掷。蛣虫食纵,悬垂露凝滴。
精艺贯古今,穷岩谁爱惜。托师禅诵馀,勿使尘埃积。

诗词问答

问:石佛谷的作者是谁?答:皇甫湜
问:石佛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皇甫湜的名句有哪些?答:皇甫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澶漫

(1).放纵。《庄子·马蹄》:“澶漫为乐,摘僻为礼。”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澶漫,犹纵逸也。” 成玄英 疏:“澶漫是纵逸之心。”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澶漫於淫荒之域,而叛其大始之本。”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文事》:“纤縟者丽而不雅,棘钩者恠而不典,澶漫者滥而不裁。” 章炳麟 《訄书·订文》:“以神州之广,庶事之博,而以佐治者廑是,其庸得不澶漫掍殽,使政令逡巡以日废也。”

(2).宽长貌;广远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澶漫靡迤,作镇於近。” 刘良 注:“澶漫靡迤,宽长貌。”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澶漫 山 东一百州,削成如案抱 青丘 。” 仇兆鳌 注:“澶漫,广远貌。”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宋 都中 豫 ,澶漫九州,閫奥中夏,水陆都会也。”

(3).泛滥。 唐 韦应物 《冰赋》:“由是依广澶漫,凭高峥嶸。”《新唐书·田頵传》:“侯王守方以奉天子,譬百川不朝于海,虽狂奔澶漫,终为涸土,不若顺流无穷也。”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一块

一起,一同

壑谷

山沟;两山之间的洼地或水道。《左传·襄公三十年》:“ 郑伯有 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按,此用以喻地下窟室。《韩非子·说疑》:“以其主为高天 泰山 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按,此用以喻地位之卑下。 清 唐甄 《潜书·富民》:“既亡於上,復取於下,转亡,转取,如填壑谷,不可满也。”

深广

(1).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后汉书·西南夷传·滇》:“有池,周回二百餘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 滇池 。” 元 虞集 《记梦》诗:“梦行 衡 庐 间,千仞过苍壁;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2).指胸怀宽阔或内容、意义等深刻广大。《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深广惠和,易调风化,神祇且格,功德可象。”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 果戈理 的忧愤深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她还不明白,战争的意义远比这个更加深广。”

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土僧

当地的和尚。 唐 马总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序:“释 空海 《性灵集序》云:‘和尚昔在 唐 日,作《离合诗》赠土僧 惟上 。 泉州 别驾《马总》,一时大才也。览则惊怪,因赠诗云。’”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老草

草率;潦草。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世俗简牘中多用‘老草’,如云草略之义。余问於博洽者,皆莫能知其所出。后因检《礼部韵略》‘恅’字注云‘愺恅,心乱也。’疑本出此,传用之讹,故去心耳。” 宋 朱熹 《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老草。” 清 陈确 《书祝开美师门问答后》:“凡三日而事毕,以笔秃老草,不能工楷为惴惴。”

毛发

(1) 人的体毛和头发

(2) 哺乳动物身上的一层毛

寝处

(1).犹坐卧,息止。《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如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孔子家语·五仪》:“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宋 陈鹄 《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公即弃官,逕归其家,筑草堂三间於家侧,日夜寝处其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惟一客 宫梦弼 , 陕 人,生平无所乞请。每至,輒经岁。词旨清洒, 柳 与寝处时最多。”

(2).犹言食肉寝皮。《左传·昭公三年》:“ 子雅 不可,曰:‘彼其髮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 和 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甌粥,更何得旋乡土!今欲得而寝处之。’”参见“ 寝皮食肉 ”。

容身

在某处勉强居住、生活,安身

无容身之地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灵象

上天所显示的景象。多指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古人常据以占吉凶。《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刘廙 等曰:“灵象变於上,羣瑞应於下。” 晋 张载 《秋诗》:“灵象运天机,日月如激电。” 北魏 张渊 《观象赋》:“陟秀峯以遐眺,望灵象於九霄。”

相好

(1) 关系亲密,感情好

(2) 亲密的朋友

此银也是我相好借来的,并无利息。——《七侠五义》

(3) 恋爱(多指不正当的)

(4) 旧时对狎客称与之过从密切的妓女

花座

即莲座。莲花形的佛像台座。 唐 李顾行 《上元县开善寺修誌公和尚堂石柱记》:“公乃减清俸,解上服,命修珠帐,饰花座。” 唐 皇甫湜 《石佛谷》诗:“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五云

(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关尹子·二柱》:“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荫,六炁扇尘。”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齐书·乐志》:“圣祖降,五云集。”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瑞开三眷,祥洽五云。”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丽日五云浮,开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 清 陈梦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治黄白。”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参阅 杨明照 《<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

(5).见“ 五云体 ”。

玉毫

(1).指佛眉间白毫,佛教谓其有巨大神力。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金光絶见,玉毫遗覿。”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王琦 注:“《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2).指佛像。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缄匿玉毫,封印金掌。”

(3).白毛。 明 王世贞 《赵承旨天闲五马图歌》:“玉毫如霜落劲刷,俶儻暂摄归优游。”

六虚

(1).《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阴阳,每卦之爻变动无定,故爻位称虚。《易·繫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韩康伯 注:“六虚,六位也。” 孔颖达 疏:“言阴阳周徧流动在六位之虚。六位言虚者,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汉书·律历志上》:“其数以《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

(2).上下四方。《列子·仲尼》:“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循途虽坦,而足无騏驎;六虚虽旷,而翼非大鹏。” 宋 文天祥 《有感》诗:“心在六虚外,不知呀网罗。”

文人

(1) 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

文人画士。——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有以文人。

文人画士之祸。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2) ;古称先祖之有文德者

纪述

记载叙述。纪,通“ 记 ”。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宠传褒詔,喜动邻封,方属沉緜,难辞纪述。”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时公已致仕在 潁川 ,以其间纪述有未欲广者,因尽删去之。” 朱自清 《中国歌谣》:“客籍人有一种风俗,很有可纪述的价值的。”

时事

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

时事综述

辨析

辨别分析

同义词辨析

鸟迹

亦作“ 鸟跡 ”。1.鸟的爪印。《孟子·滕文公上》:“兽蹄鸟跡之道交於中国。” 宋 司马光 《夏日西斋书事》诗:“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古圣观天地之文,兽迮鸟迹而作书契。”

(2).鸟飞空中,了无痕迹。比喻物无实体。 晋 僧肇 《宝藏论·广昭空有品》:“实彼非此,实此非彼,鸟跡空文,奇特以现。”

(3).指鸟篆。 汉 蔡邕 《隶势》:“鸟跡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唐 白居易 《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九:“笑杀 钟 王 空妙笔,而今鸟跡是同文。”参见“ 鸟篆 ”。

见“ 鸟迹 ”。

均分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

龙骸

龙的遗骨。喻嶙峋的山石、树枝等。 唐 皇甫湜 《石佛谷》诗:“鸟跡巧均分,龙骸极癯瘠。”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鬭死龙骸杂,争奔鹿角差。”

癯瘠

瘦弱;消瘦。《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若此移年,癯瘠改貌。” 李善 注:“《尔雅》曰:‘臞,瘠也。’与癯同。”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表》:“ 尧 以癯瘠而为圣, 禹 以胼胝而称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上见其癯瘠,惻然许之。”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袁世弼》:“ 潘子真 《诗话》云:‘…… 世弼 年十七……读书最苦,因尔癯瘠。’”

枯松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归越》诗:“石牀埋积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黄庭坚 《次韵陈荣绪见寄之作》:“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劲有力如老松。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侍郎见寄》之二:“交情尺素勤双鲤,笔力枯松挽万牛。”

槎枿

树的杈枝。 北周 庾信 《枯树赋》:“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旧唐书·李说传》:“比夜, 定 远 坠城下槎枿,伤而不死。” 清 赵翼 《落皮树》诗:“凌霄抽条枚,浥露透槎枿。”

见“ 槎蘖 ”。

猛兽

指体大而凶猛的兽类

腾掷

(1).向上飞起貌。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 紫盖 连延接 天柱 , 石廪 腾掷堆 祝融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或如飞练千尺腾掷不收,又如珠帘百幅联翩下坠。” 清 陈维崧 《绕佛阁·由剑池循石磴上至平远堂侧伫眺久之》词:“古苔绣蚀,腾掷直上,霜磴如拭,高处奇絶。”

(2).腾跳。《太平广记》卷四四引《河东记·萧洞玄》:“俄然有虎狼猛兽十餘种类,哮叫腾掷,张口向 无为 , 无为 亦不动。” 清 吴伟业 《松鼠》诗:“攀援所絶处,排空自腾掷。”《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何尝有扰攘腾掷,人人奋臂以夺政权之幻观耶?”

垂露

(1).露珠下滴。《后汉书·仲长统传》:“垂露成幃,张霄成幄。”

(2).比喻佛法普施。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尘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3).指垂露书。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垂露悬针,书恩不尽。” 唐 杜甫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诗:“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篆法﹞有‘垂露’者,亦 喜 所创,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拾零星之剩语,泻垂露於赫蹏。秋泪渍乎行间,春魂回夫掔底。”

贯古

犹博古。 清 徐世溥 《与钱牧斋先生书》:“不知 虞山 ,由於无淹古之学,无贯古之识,且无希古之心。”

穷岩

高峻的山崖。《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葺宇穷巖,採芝幽涧。” 明 高启 《煮石山房记》:“方士居穷巖絶谷之中,禁斥甘腴,啖粗糲之物,卒岁而不厌,亦难能之士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每於霜清木老时,骑驴而往,穷巖絶岫,数百里间,无不周览。”

爱惜

重视而不糟蹋

禅诵

佛教语。谓坐禅诵经。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禪诵。” 唐 张说 《唐陈州龙兴寺碑》:“昼则目禪诵之事,夜则耳鐘梵之音。” 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诗:“山中多法侣,禪诵自为羣。”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凡据山之高,即可云霞标。

    数典避暑庄,非殊亦岂遥。

    彼吟昔难数,此咏惟今朝。

    咄哉忽自笑,拘墟意失超。

  • 作者:姜夔,朝代:宋代
    标签:宋词三百首婉约怀古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 作者:王易简,朝代:宋代
    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珮悄苍玉。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紫霞洞窅云深,袅袅馀香,凤箫谁续。桃花赋在,竹枝词远,此恨年年相触。翠笺芳字,谩重省、当时顾曲。因君凝伫,依约吴山,半痕蛾绿。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一片贞观晾甲石,当年遗迹至今称。

    设如文子三思者,岂致翻然忆魏徵。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霜缣写病姿,寒木得春迟。山居自肯束三篾,尘立每烦颦两眉。牛头不懒,虎头不痴,个事十成还自知。饭塞饥肠衣补破,不妨唧溜出家儿。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春草空庭绿,无人燕自飞。英魂传庙食,遗像俨朝衣。弊大谋何卒,才高祸所归,空令策画士,千古鉴危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

    嗣徽彤管著,绵泽砺山申。

    设候严喧沓,清尘奉狩巡。

    敬诚堪爱处,未忍视如宾。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代
    鄂渚临流别,梁园冲雪来。旅愁随冻释,欢意待花开。城晓乌频起,池春雁欲回。饮和心自醉,何必管弦催。
  • 作者:蒲寿宬,朝代:宋代
    雪车冰柱刘叉狂,玉川玉更与相颉颃。车声羊肠几盘折,飞冰走雪何茫茫。天公矜此老怪物,六丁直下白昼驱阿香。丰隆列缺一时起,千车百柱摧靡靡。玉虬银阙掀霜髯,药兔蟾宫捣瑶髓。涛惊浪骇不可摹,璧碎珠倾讵堪拟长风吹雨一座寒,儿童不敢正面看。狂客何心助鼓譟,硗田万顷思波阑。被发行歌惬狂想,宝华天雨宁专赏。炎天上火下如汤,一派清泠浃邻壤。劝君饮酒君莫疑,有酒不饮吾何痴。夜光鱼目纷纷杂错乌可辨,眼中如露如电醉来大笑俱不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