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传子文原文
渔子牧儿谈笑新,先生胜日步湖漘。沙边忽见长身士,头上仍欹折角巾。
豺虎不能宽远俗,山川终要识诗人。
芦丛如画斜阳里,拄杖相寻无杂宾。
诗词问答
问:赠传子文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赠传子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渔子
捕鱼为业的人。 晋 郭璞 《江赋》:“於是芦人渔子,摈落江山。”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清 杭世骏 《张高要遣送嘉鱼》诗:“渔子伏杀机,网罟恣捞漉。”
牧儿
牧童。《汉书·刘向传》:“ 项籍 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后汉书·儒林传序》:“学舍穨敝,鞠为园蔬,牧儿蕘竖,至於薪刈其下。” 元 高克恭 《过弋阳》诗:“日暮牧儿归不得,料应白水涨前溪。”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楼看花》诗:“生憎圉人控骄马,絶爱牧儿飘纸鳶。”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胜日
(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
(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长身
(1).身材高。 唐 韩愈 《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吾见其孙,白而长身。”
(2).指竹。 宋 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三:“惟有长身六君子,依依犹得似 淇园 。” 清 钱谦益 《题画竹》诗之二:“年来小刼如风雨,赖有长身共岁寒。”
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折角巾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豺虎
(1).豺与虎。泛指猛兽。《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山豗谷汹豺虎嘷,万木尽拔乘波涛。” 清 陈鹏年 《新春杂感次韵和中山》:“蛟螭蟠地轴、豺虎踞天关。”
(2).喻凶狠 * 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汉 王粲 《七哀诗》:“ 西京 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国猷》:“当时 燕 蓟 沦于 契丹 不能取,是中国与豺虎杂此土以处也。” 清 徐昂发 《铁岭关》诗:“缅昔豺虎鬭,百战争要害。” 邓中夏 《过洞庭》诗:“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远俗
避世;远离世俗。 唐 李白 《送长沙陈太守》诗之二:“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宋 刘挚 《谢青州到任表》:“简礼去烦,稍究前修之治;推仁宣泽,庶求远俗之安。”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诗人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如画
景色如绘画一般美丽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杂宾
行为不端的宾客。《晋书·刘惔传》:“﹝ 刘惔 ﹞为政清整,门无杂宾。”《南史·袁湛传》:“﹝ 袁粲 ﹞素寡往来,门无杂宾,闲居高卧,一无所接。” 清 袁枚 《送姚次公刺史之景州序》:“坐有揖客,门无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