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思王京洛篇原文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
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
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
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
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
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
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
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
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
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
千里一相从。
诗词问答
问:代陈思王京洛篇的作者是谁?答:鲍照
问:代陈思王京洛篇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鲍照的名句有哪些?答:鲍照名句大全
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凤楼
(1).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宋 张孝祥 《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沉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四户
(1).四门。《大戴礼记·盛德》:“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南朝 陈后主 《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餘暉斜四户,流风颺八音。”
(2). 南朝 齐 永明 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南史·恩倖传·吕文显》:“三年,带 南清河 太守,与 茹法亮 等迭出入为舍人,并见亲幸……时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世谓之四户。” 宋 苏轼 《谢中书舍人表》之一:“虽四户擅权,非当时之公议;而五花判事,亦前代之美谈。”
绮窗
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吕向 注:“綺窗,彫画若綺也。”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宋 刘子翚 《闻筝作》诗:“月高夜鸣筝,声从綺窗来。” 清 黄景仁 《减兰·中秋夜感旧》词之二:“綺窗人静,露寒今夜无人问。”
金莲花
(1).金制的莲花。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2).花名。荷花之一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泽中……色有赤白红紫青黄。红白二色差多。花大者至百叶。又有金莲花、青莲花、碧莲花、千叶莲花、石莲花、双莲花、早莲花。”
(3).花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徐珂 《清稗类钞·植物·金莲花》:“金莲花,草本,蔓生, 直隶 、 山西 等省有之,一名金芙蓉,又称旱地莲。茎卧地,出多枝,叶圆,有缺刻,似荷叶而小。夏季叶腋开花五瓣,瓣蕚皆深黄,瓣心有红点,色甚艳。至秋,花乾而不落。 康熙 时, 圣祖 赐以此名, 高宗 亦有诗咏之。”
玉盘龙
梁柱盘龙浮雕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珠帘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罗幌
(1).丝罗床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八》:“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唐 权德舆 《玉台体》诗之八:“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死寃家,无分同罗幌。”
(2).丝罗帷幔。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唐 刘禹锡 《秋萤引》:“ 高丽 罘罳过珠网,斜歷琁题舞罗幌。” 唐 沉佺期 《长门怨》诗:“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宝帐
(1).佛家的帷帐。《观佛三味海经·观四威仪品》:“宝帐宝盖及诸幢幡,皆悉备足。”《法华经·信解品》:“覆以宝帐,垂诸华幡。”
(2).华美的帐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宝帐三千万,为尔一朝容。”《新唐书·王琚传》:“﹝ 王琚 ﹞受馈遗至数百万,侍儿数十,宝帐备具,闔门三百口。” 宋 张先 《菩萨蛮·频见》词:“娇香堆宝帐,月到棃花上。”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七:“宝帐春寒熏睡鸭,炉香犹记若朝衣。”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为尔
犹言如此。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 邓禹 笑人。”
朝容
木槿的别名。参见“ 朝华 ”。
指帝王的仪容。 唐 张莒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紫烟
见“ 紫烟 ”。
亦作“ 紫烟 ”。1.紫色瑞云。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 赤松 临上游,驾鸿乘紫烟。”《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宋 范仲淹 《上汉谣》:“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上紫烟。”
(2).山谷中的紫色烟雾。 南朝 梁武帝 《游锺山大爱敬寺》诗:“长途弘翠微,香楼间紫烟。”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之二:“日照 香炉 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 宋 刘弇 《宿长山寺》诗:“破暝紫烟生,写谷清樾好。”
绿云
比喻女子黑而长的头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借指年轻女子:雪鬓苍苍配绿云。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霜歌
呼唤秋天到来的歌声。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钱振伦 注引 闻人倓 曰:“言其吹响可以回春,歌声足以召秋也。”
塞鸿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
(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张景 《飞丸记·公馆言情》:“他那里迢递登山托採蝱,我这里冷落悲秋盼塞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道士笑曰:‘我世外人,不能为君塞鸿。’”
衰蓬
枯萎的蓬草。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八:“华鬢不耐秋,颯然成衰蓬。” 唐 卢纶 《潞府崔功曹峒长林司空丞曙俱谪远方余以摇落之时对书增叹因呈河中郑仓曹畅参军昆季》诗:“鬢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坐视
不采取人们所期望的或适当的行动:袖手旁观
青苔
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锦筵
美盛的筵席。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哀洛篇》:“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唐 岑参 《敦煌太守后庭歌》:“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宋 张先 《更漏子》词:“锦筵红,罗幕翠,侍燕美人姝丽。”
琴瑟
指琴与瑟两种弦乐器。古代常合奏。也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或兄弟、朋友的融洽情谊:琴瑟和谐。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歇薄
淡薄。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唐 崔颢 《邯郸宫人怨》诗:“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煌煌京洛行》:“始则盛夸帝京之美,而末言君恩歇薄,有怨旷沉沦之叹也。”
岂独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黄鹄
(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
(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空黄鵠劳。”
(3).指 汉高祖 刘邦 所作《鸿鹄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愿歌《黄鵠》三千岁,移得金茎五百年。”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4). 汉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鵠兮归故乡。’”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太和公主 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鵠》之歌,失位自伤,寧免緑衣之叹,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鵠》,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鵠”指离乡的游子。 明 高启 《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鵠何时还?”
(5).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载: 鲁 陶婴 少寡, 鲁 人闻其义,将求焉。 婴 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鵠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流落边关,若不回时只恐你终啣黄鵠哀。泪空垂,冷落鸳幃日易西。” 清 陈维崧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早岁吟《黄鵠》,颠连四十春,怀贞心比铁,完节鬢如银。”
(6).山名。参见“ 黄鵠山 ”。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精彩推荐:
- 炎风窗得秋亦已窗凉,喜抱窗尘策罗窗南窗。策中古人不可见,独咏君子予心降。高丈大论日倾吐,响快有类钟应撞。却嗟吾侪多暇日,俚谣暴谑何其咙。驱车正得我所念,起具肴蔌陈杯缸。自怜愚戆接豪迈,蔽履乃与华冕双。圣经王道有本末,斟挹醇粹挥其尨。须臾上下今与古,武库掇掇千予鏦。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釭。冯侯抗议亦殊健,短钩长{左缶右丕}相撑摐。介卿后至语闲暇,偃载戈早韬旌幢。弱弓枉矢尚何用,久已束手甘避逄。是时君有山阳役,扁舟已具河之矼。朝吟淮山翠扑扑,夜梦楚水鸣淙淙。轩然欲去坐所惜,文字雅正姿信悾。行年三十不得饱,况有荐道登朝邦。遂令奔放不自敛,欲旅渔犯钓终湖江。朝廷揽贤无远近,北尽漠塞南岭泷。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