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原文 诗词名句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

作者:江淹 朝代:南北朝

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原文

太素既已分。
吹万着形兆。
寂动茍有源。
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
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
理足未尝少。
冏冏秋月明。
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
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
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
传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
可以狎鸥鸟。

诗词问答

问: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的作者是谁?答:江淹
问: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江淹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淹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太素

(1).古代谓最原始的物质。《列子·天瑞》:“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 班固 《 * 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陈书·高祖纪上》:“肇昔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2).引申为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於太素。”

(3).朴素,质朴。《淮南子·俶真训》:“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 汉 班固 《幽通赋》:“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汉 班固 《东都赋》:“昭节俭,示太素,去后宫之丽饰,损乘舆之服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服》:“然既曰布衣,太素足矣。”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六:“被服太素中,何暇问紈綺。”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吹万

(1).《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吹,指风而言;万,万窍。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音响。 宋 苏轼 《飓风赋》:“呜呼,小大出於相形,忧喜因於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耶?” 金 党怀英 《睡觉门外霜风过》诗:“始知天籟非人籟,吹万由来果不同。”

(2).比喻恩泽广被天下。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在宥天下理,吹万羣方悦。” 唐 王起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之二:“故知我道化无疆,德风吹万,皇猷大啟,青阳始建。”

形兆

(1).征兆;形迹。 汉 王充 《论衡·明雩》:“况雨无形兆,深藏高山,人君雩祭,安得耐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择官》:“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

(2).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汉 班固 《 * 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孙廷尉杂述》:“太素既已分,吹万著形兆。” 明 夏完淳 《许元度自序》诗:“君子清玄思,无名去形兆。”

殇子

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於殤子,而 彭祖 为夭。” 成玄英 疏:“人生在於襁褓而亡,谓之殤子。” 陆德明 释文:“殤子,短命者也。”《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此则宰衡之与皁隶, 容 彭 之与殤子……咸得之於自然,不假道於才智。”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殤子未安 庄氏 义,寿亲还慰 鲁侯 心。” 郭沫若 《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自本体而言,殇子虽夭而他的身体不灭。”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津梁

渡口和桥梁,比喻能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亦不汝等将来之津梁也。——《魏书·卦轨传》

扶接

扶持,帮助。 汉 班固 《 * 通·三纲六纪》:“夫妇者何谓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宋书·五行志一》:“ 陈郡 谢灵运 有逸才,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 唐 陈陶 《旅次铜山》诗:“躋攀寡儔侣,扶接念舆皁。”

卓然

卓越;突出

凌风

驾着风。 唐 韩愈 《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二十:“竚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正是他们在那一面凌风飘动的党的红旗引导下,在战斗最前哨。”

淩風:乘风。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静观

冷静地分析观察

冷眼静观

尺棰

亦作“ 尺捶 ”。 1.一尺之棰。棰,木杖。语本《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静观尺棰义,理足未尝少。” 吕延济 注:“棰,杖也……一尺之杖,无有穷时,故理足不少。”

(2).常以喻短少。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开馆尺棰餘,筑室微尘里。” 清 姚鼐 《送张橿亭少詹为晋阳书院山长》诗:“吾生如尺捶,焉胜日取半。”

尺箠:1.短鞭。 宋 苏轼 《两桥·西新桥》诗:“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萧然无尺箠,欲构飞空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司道·布按二司官》:“今则导以尺箠策马带眼纱,与京师幕寮无异矣。”

(2).谓严刑峻罚。 明 高攀龙 《<嵩台集>后序》:“故民之于公,必有肃然而不敢犯之心。此肃然而不敢犯之心,岂得之尺箠间哉?”

(3).比喻御事的权力。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诗:“莫轻 龚遂 老,君王付尺箠。”

(4).喻少数兵力。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苟能顺其势,虽尺箠可以夷之,而况 灵武 之众乎!”

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冏冏

光明貌。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孙绰<杂述>》:“冏冏秋月明,凭轩咏 尧 老 。”《魏书·术艺传·张渊》:“三台皦皦以双列,皇座冏冏以垂暉。”原注:“皦皦、冏冏,皆星光明之貌也。”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清 曹寅 《金缕曲·七月既望与梦庵西窗步月口占述怀》词:“起护簷牙双白朵,弹指西窗冏冏夜半也。”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尧老

帝尧 与 老子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冏冏秋月明,凭轩咏 尧 老 。”

浪迹

居无定所,漂泊流浪

浪迹天涯

蚩妍

丑陋与美好。《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浪迹无蚩妍,然后君子道。” 吕向 注:“浪,放;蚩,丑;妍,好也。”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丹青公旧物,一为变蚩妍。”

然后

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领略

欣赏;晓悟

领略江苏风味

领略一会雪景

从所有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卓越的思想

一致

没有分歧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绮皓

即 绮里季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孙绰“杂述”>》:“领畧归一致, 南山 有 綺皓 。” 张铣 注:“ 綺 , 綺里季 。皓,老人貌。”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诗:“高风动 商 洛 , 綺 皓 无馨香。”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 綺皓 安 刘 , 东山 寧 晋 。”参见“ 綺里季 ”。

交臂

臂碰臂地,指彼此走得很靠近

共谁交臂论古兮。——苏轼《夜直秘阁》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传火

(1).古代边塞夜间举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谓之传火。《墨子·号令》谓:“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墨子·杂守》:“亭一鼓,寇烽、惊烽、乱烽。传火以次应之,至主国止。其事急者,引而上下之。烽火以举,则五鼓传,又以火属之,言寇来者多少。” 唐 戴叔伦 《和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诗:“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2).旧时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古代宫中取火以赐近臣,再传递民家,故称。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传火楼臺,妒花风雨。” 明 叶弥广 《雨中清明》诗:“风俗久虚传火事,郊原又负踏青行。”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记》诗:“暖随榆柳初传火,象衍鱼龙渐泮水。”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玄思

(1).远思。 晋 许询 《农理》诗:“亹亹玄思得,濯濯情累除。”《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绰“杂述”>》:“亹亹玄思清,胸中去机巧。” 吕延济 注:“玄,远也。”

(2).指不着实际的空想。 郭沫若 《论中德文化书》:“ 先秦 末期的学者便大都离去捕风捉影的形而上的玄思,而趋向于自然现象的研究。”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机巧

机智巧妙

衡善机巧。——《后汉书·张衡传》

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忘怀

忘记;不放在心上

忘怀得失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狎鸥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沤,同“ 鸥 ”。后以“狎鸥”指隐逸。 南朝 梁 任昉 《别萧咨议》诗:“儻有 关 外驛,聊访狎鸥渚。” 明 李贽 《客吟》之二:“正是狎鸥老,又作塞上翁。”参见“ 鸥鷺忘机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崔敦诗,朝代:宋代
    翠辇西湖路,雕盘北苑花。时平无外事,随意趁年华。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生憎鴈骛只盈前,忽览新诗意豁然。锦字展来看未足,玉虫挑尽不成眠。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香山留信宿,略畅烟霞意。

    御苑返凌晨,总此乾惕志。

    玉泉东道主,路便供清憩。

    况兹林泉佳,于焉一停跸。

    轩斋旧所建,延访何拘地。

    传餐命卫士,问政除群吏。

    敕几时复暇,揽结成幽寄。

    蒙茸萝薜烟,荟蔚髻鬟翠。

    黄莺隔树声,白鹤梳风翅。

    招提钟鱼答,灵湫蛟龙秘。

    泛滥鸥波绉,荡漾木兰试。

    学飞乳燕骄,逐队赪鱼醉。

    天机寓所会,物性从其类。

    据石读前题,忽作经年事。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身随造化不复返,忽若野雀逢苍鹰。当年碑刻最深固,风吹土蚀消无棱。遗文漫灭雨中迹,翠石断裂春后冰。古坟欲毁野庙废,行人不去往鞍凭。书生耽玩立风雪,饥驴厌苦疲奴憎。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缯。不如好事孙太守,牛车徙置华堂登。绕墙罗列耀珪璧,罢燕起读留宾朋。却思遗迹本安在,原隰处处荒榛藤。田夫野老谁复顾,鬼火夜照来寒灯。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画意罨楣檐,萧疏正不嫌。

    行看春欲发,已喜日烘暹。

    苔纽青含晕,柳稊黄动尖。

    因之悟六法,藻缋始沉潜。

  • 作者:郑城某,朝代:宋代
    一带波光绕翠屏,森森万木拥幽清。小臣已作□□想,愿赋中兴颂圣明。
  • 作者:晁说之,朝代:宋代
    尊公文律自瑰奇,虽持使节未相宜。子敝青袍哦五字,州家不喜县家嗤。十年主簿今迁陟,县衙簿尉来趋揖。越绝山川舒啸时,莫叹监湖今几尺。监湖几尺吾其那,闻道新昌佛仍大。昔贤墨妙谁识之,一日清风千嶂破。人间月色过中秋,天际风光称远游。阳关本是西州曲,鹭舞兰桡不解愁。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悠悠双鹭趁溪飞,欲带清风何处归。湖海近来难著脚,灵山深处自知机。
  • 作者:敦煌曲子,朝代:唐代
    标签:时辰

    维摩诘。

    问弥勒。

    一生受记何时得。

    未来未至不住今,正位之中无歇息。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旸雨幸时若,黍徐兆岁多。

    芃苗长亩异,结实羃塍罗。

    黄欲云中染,香从风处过。

    弄田占有喜,寰海愿均和。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