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一叶舟原文 诗词名句

一叶舟

作者:侯善渊 朝代:元代

一叶舟原文

大道孤然独立。
善用本元辙迹。
寰海好云游。
玩清秋。
月色扶空澄瑞,微现桂红轻翠。
嘉景最奇幽。
赛瀛洲。

诗词问答

问:一叶舟的作者是谁?答:侯善渊
问:一叶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一叶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侯善渊的名句有哪些?答:侯善渊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独立

(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本元

(1).元气。古代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天地万物的是一团混沌的元气,为天地万物之本,故曰“本元”。 汉 张衡 《灵宪》:“昔在先王,将步天路,用之灵轨,寻绪本元。”

(2).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四:“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 张守财 一介武夫,本元虽足,到底年轻的时候,打过仗,受过伤。”

(3).指故土,出生地。 宋 苏轼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诗:“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辙迹

亦作“ 辙跡 ”。1.车子行驶的痕迹。《艺文类聚》卷七一引 晋 枣据 《船赋》:“且其行无辙跡,止无所根,不疾而速,忽若驰奔。”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跨中州之辙迹,穷神行之轨躅。” 唐 白居易 《人之穷困由君之奢欲策》:“倦畋渔之乐,疲辙跡之游。” 清 马维翰 《泸定桥》诗:“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跡。” 艾青 《手推车》诗:“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

(2).痕迹。《老子》:“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讁。” 南朝 梁 任昉 《答刘居士》诗:“行无辙跡,理絶心机。”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三》:“ 颜子 则去一分私,显一分公,除彼己之辙迹,而显其和平。”

(3).犹途径。《淮南子·主术训》:“今治乱之机,辙跡可见也。” 明 方孝孺 《任重斋记》:“他如七十子之徒,虽其才各殊,至於辙迹亦一而已,盖自任之道同也。”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夫 孟 荀 文之祖也; 子政 、 子云 ,文之盛也:典型具在,辙迹各殊。”

见“ 辙迹 ”。

寰海

海内;全国。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礼上表》:“仁铸苍岳,道括寰海。”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毫釐之差,或致弊於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於歷年。”《水浒传》第三二回:“仁兄礼贤下士,结纳豪杰,名闻寰海,谁不钦敬!” 清 龚自珍 《地丁正名》:“寰海之内,无一人不復者也,仁莫大焉!”

云游

僧道漫游四方,行踪不定

其中只有一个出色的,姓王,乃是云游来的。——《初刻拍案惊奇》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月色

月光

轻翠

嫩绿。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帘下三间出寺墙,满街垂柳緑阴长,嫩红轻翠间浓妆。”

嘉景

美景。 唐 于季子 《咏云》诗:“愿得承嘉景,无令掩桂轮。”《唐杂曲歌辞·伊州歌》之二:“ 渭 北清光摇草树,州南嘉景入楼臺。” 宋 柳永 《洞仙歌》词:“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