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原文 诗词名句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原文

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余。
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
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

诗词问答

问: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苏辙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书法欣赏

苏辙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书法作品欣赏
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垂老

年将至老

郎潜

汉 颜驷 自 文帝 时为郎,历 景帝 至 武帝 , 驷 已庞眉皓发,三世不遇,老于郎署。见《汉武故事》。后以“郎潜”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汉 张衡 《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 武 。” 宋 司马光 《和吴仲庶寄吴瑛比部安道之子》:“庞眉尚有郎潜者,狥禄忧生直可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为松柏,我若萝蔦。兄在先朝,郎潜已老,我官词垣,载笔搜讨。”

李白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罢直

值班供职完毕。直,当值。 唐 司空曙 《送吉校书东归》诗:“少年芸阁吏,罢直暂归休。” 宋 苏辙 《章氏郡君挽词》诗:“ 冯唐 垂老郎潜后, 李白 风流罢直餘。”

解组

犹解绶。《梁书·谢朏传》:“虽解组昌运,实避昏时。” 宋 梅尧臣 《和酬裴君见过》:“我昨谢铜章,解组犹脱屣。”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解组 汉 朝,寻诗 灞桥 ,策杖 临皋 。” 清 周亮工 《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午未之间,余以内召北行,中谗解组,载入 闽中 ,困于钳网。”

同归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剖符

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战国策·秦策三》:“ 穰侯 使者操王之重,决裂诸侯,剖符於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遂与剖符为 韩王 ,王 潁川 。” 明 皇甫汸 《过武城言子祠作》诗:“剖符辞帝京,腰章宰名 赵 。”

奉安

(1).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汉书·刘向传》:“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后汉书·明帝纪》:“司徒 訢 奉安梓宫,司空 魴 将校復土。”

(2).安置神像、神位等亦称奉安。 宋 苏轼 《画西方阿弥陀佛赞》:“像成奉安於 金陵 清凉寺 。”《明史·周冕传》:“重建太庙成,奉安神主,帝将遣官代祭。”

家声

家庭的名声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闺门

(1).宫苑、内室的门。借指宫廷、家庭。《礼记·乐记》:“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淮南子·主术训》:“人主深居隐处以避燥溼,闺门重袭以避姦贼。”《周书·孝义传·秦族》:“﹝ 秦族 ﹞与弟 荣先 ,復相友爱,闺门之中,怡怡如也。” 清 刘大櫆 《阮君传》:“ 世忠 、 世恩 ,其操履亦闺门庸行之常,无异於人者,然求之世俗,何其难得而可敬也!”

(2).妇女所居之处。《北齐书·尉瑾传》:“ 瑾 外虽通显,内闕风训,闺门秽杂,为世所鄙。” 宋 苏轼 《策别安万民五》:“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於闺门,论战鬭之事,则缩颈而股慄,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据你説是贵人之女、士人之妻,就该不出闺门。”

(3).借指妇女、妻子。《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於闺门!’”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 老杜 当兵戈骚屑之际,与其妻各居一方,自人情视之,岂能免闺门之念!” 清 钱谦益 《巡抚广西等处地方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何士晋授通议大夫制·前母加赠淑人》:“匪徒为泉壤之光,亦以著闺门之劝。”

(4).城上小门。《墨子·备城门》:“大城丈五为闺门。” 孙诒让 间诂:“依上文,则大城高三丈五尺,门之高当不下二三丈。此闺门乃别出小门,故止高丈五。”

(5).泛指城门。《左传·昭公元年》:“ 罕虎 、 公孙侨 、 公孙段 、 印段 、 游吉 、 駟带 私盟于闺门之外。” 杜预 注:“闺门, 郑 城门。”

(6).“金闺门”的省称。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各价齐两 许 ,闺门比三 陈 。” 宋 曾巩 《胡太傅挽词》之一:“讜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幽墟

(1).指边远之地。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 元父 者,九州之穷也,先代之幽墟者也。”墟,一本作“ 虚 ”。《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经迥漠,出幽墟,入乎泱漭之野。” 张铣 注:“迥漠、幽墟皆远方之地。”

(2).指坟墓。 宋 秦观 《永寿县君挽词》:“百年谁考德,琬琰在幽墟。” 清 方苞 《张朴村墓志铭》:“归幽墟,宜乐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廖行之,朝代:宋代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学稼我犹慙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真境于人岂在多,南薰一曲放微酡。

    未应凿破浑沌窍,自合稳眠安乐窝。

    剩水残山馀料理, * 起氛魔。

    峰头莫谓成空寂,时有行云取次过。

  • 作者:周昙,朝代:唐代
    少年为吏虑非循,一骑奔追委使臣。使者不追何所对,车中缘见白头人。
  • 作者:朱翌,朝代:宋代
    尺一催公想疾驱,盛传今已过羌庐。纷纷眼底何时定,郁郁江南更久居。陛下不防高枕卧,先生来草射聊书。铜驼可惜埋荆棘,会有人能为扫除。
  • 作者:王令,朝代:宋代
    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谓言行子归,无苦事远游。寄子素丝裳,闻子衣苦单。失今不来还,岁冕将奈寒。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让月鱼云朗庆霄,太平灯节九瀛朝。

    恒春树拥三山近,不夜花开万朵饶。

    疑有仙人来贝阙,又听乐府按云韶。

    冰轮遮莫分毫欠,禁弛金吾第一宵。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放翁病起出门行,绩女窥篱牧竖迎。酒似粥醲知社到,饼如盘大喜秋成。归来早觉人情好,对此弥将世事轻。红树青山只如昨,长安拜免几公卿!
  • 作者:陈瓘,朝代:宋代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盘旋。那忍去,他邦纵好,终异乡关。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悭。
  • 作者:皎然,朝代:唐代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夜倚月树影,昼倾风竹枝。集质患追琢,表顽用磷缁。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 作者:周文璞,朝代:宋代
    天童宝楼阁,铜钉敞朱扉。一老烧香后,诸禅乞食归。天听涂毒鼓,神捧苾刍衣。说了村夫偈,依然入翠微。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