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减字木兰花原文 诗词名句

减字木兰花

作者:程垓 朝代:宋代

减字木兰花原文

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诗词问答

问:减字木兰花的作者是谁?答:程垓
问:减字木兰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减字木兰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程垓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相并

并排;并列。 唐 朱庆馀 《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宋 范成大 《偶题》诗:“蕉心榴萼俱无赖,要与春衫相并红。”

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偏照

特地照耀。 南朝 陈 阴铿 《侯司空宅 * 》诗:“翠柳将斜日,偏照晚妆鲜。” 唐 温庭筠 《更漏子》词:“玉鑪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玉翦

见“ 玉剪 ”。

不比

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浮花

(1).漂浮在水面的花瓣。 唐 张祜 《横吹曲辞·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明 高启 《赠东庵道者》诗:“双树夹成户,一溪流绕家。扫林留送笋,汲水带浮花。”

(2).比喻虚幻的或易逝的美好事物。 宋 苏轼 《北寺悟空禅师塔》诗:“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陈衍 《元诗纪事·无名氏》:“荣华富贵等浮花,膂力难胜国爪牙。”

(3).浮在液体表面的泡沫。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试烧酒法:以缸一只猛注酒于中,视其上面浮花,顷刻迸散净尽者为活酒,味佳。花浮水面不动者为死酒,味减。”

心曲

(1) 内心深处

乱我心曲。——《诗·秦风·小戎》

(2) 心事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温庭筠《归国遥》

选胜

寻游名胜之地。 唐 张籍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探幽皆一絶,选胜又双全。” 宋 陆游 《风入松》词:“万金选胜鶯花海,倚疎狂驱使青春。”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搜奇不让古人痴,选胜氊椎每自随。”

来情

(1).指将来的情况。《后汉书·冯衍传论》:“义直所以见屈於既往,守节故亦弥阻於来情。” 李贤 注:“守节之人,见 衍 被黜,弥阻难於将来。”

(2).情由。《水浒传》第五七回:“行了两日,早到山下,那里小嘍囉问了备细来情。”《水浒传》第七三回:“ 燕青 细问他来情。”

自足

(1) 自我满足

(2) 自己觉得满意

云鬟

(1).高耸的环形发髻。 唐 李白 《久别离》诗:“至此肠断彼心絶,云鬟緑鬢罢梳结。”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脱红裙,着布衣,改云鬟为丫髻。”

(2).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 郑燮 《贺新郎·赠王一姐》词:“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

(3).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宋 晁补之 《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男妆避选》:“拚将身命赴黄泉,强如宫禁锁云鬟。”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都祇説,属鬚眉,终较胜云鬟素面。”

仙郎

亦作“僊郎”。1.年轻的男仙人。 唐 戴叔伦 《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2).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五代 和凝 《柳枝》词:“醉来咬损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娇。” 宋 刘过 《沁园春·美人指甲》词:“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閒。”《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霽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

(3). 唐 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唐 綦毋潜 《题沉东美员外山池》诗:“仙郎偏好道,凿沼象 瀛洲 。”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前蜀 韦庄 《漳亭驿小樱桃》诗:“当秊此树正华开,五马僊郎载酒来。”僊,一本作“ 仙 ”。参见“ 仙臺 ”。

比并

亦作“ 比迸 ”。比试较量。多指比武。

亦作“ 比并 ”。比肩,并列。《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只是将前人腔子,自做语言填放他腔中,便説我这箇可以比并圣人。”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 伊 傅 齐肩。”

亦作“ 比并 ”。1.比拟;比喻。《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封 惪 为 平原侯 ,袭公主爵”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惪 自异族,援继非类,匪功匪亲,而袭母爵,违情背典,於此为甚。 陈羣 虽抗言, 杨阜 引事比并,然皆不能极陈先王之礼,明封建继嗣之义。”《敦煌曲子词·苏莫遮》:“聪明儿,禀天性,莫把 潘安 才貌相比并。”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我姓 庞 ,你説道七手八脚,你比并我是螃蟹。”

(2).比较,相比。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一曲都缘 张丽华 ,六宫齐唱《后庭花》。若教比并 红儿 貌,枉破当年国与家。” 宋 王安石 《山樱》诗:“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餘花最发迟。” 清 李渔 《凰求凤·阻兵》:“那箇女子,可有些才貌?与我比并起来,还是他好?我好?” 刘大白 《静夜》诗:“幽凄无比,画也难成,梦境也难比并。”

(3).指较量武艺。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上 东岳 泰安 神州争交赌筹,劈排定对,比并高低。”《水浒传》第十三回:“彀满处,兔狐丧命;箭发时,鵰鶚魂伤。较艺术,当场比并,施手段,对众揄扬。”《西游记》第五八回:“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 南海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扶馀换主》:“两员将高施武艺,两员将比并高低。”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白藏在序,享惟其时。躬即明坛,礼惟载祗。斟以瑶爵,神灵燕娭。歆声顾德,锡我蕃釐。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碧落散郎下人世,骑云鞭霆日日醉。杨家三杯松花醪,眼花浑不醒天地。知有溪山无名利,铁笛吹破西山翠。
  •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代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池水犹含墨,山云已落秋。今朝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 作者:丘衍箕,朝代:明代

    水从岩际落,几折度桥阴。

    似此涓流意,居然太始音。

    凄清来远韵,和畅豁烦襟。

    谁解无弦曲,于兹会转深。

  •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代
    月影黄昏后,诗天眼界宽。野香寻得见,石背一枝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承浆小盂谓之碗,古惟用木因从木。

    越器始乃出中唐,椎轮其制犹淳朴。

    均窑创宋脩内司,黛质冰纹润如玉。

    方瓶圆碟时或见,完全斯碗看诚独。

    八棱分瓣如菱花,底圆铁色为之足。

    细铜钳口具深意,饕餮寓戒恣贪欲。

    寻常饮食未可用,那许腥荤污清穆。

    宜盛明水取方诸,遥酹柴桑以 * 。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无名较比有名过,唐画宁教宋画讹。

    溪石桥头游骑路,秋枫林下硕人薖。

    琳琅坡面郁朱草,青绿山容焕宝陀。

    元四大家誇气韵,真形津逮可能么。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规成圆圆莫如月,月自先天规后天。

    试看卧波分上下,却因半故体常全。

  • 作者:申佳允,朝代:明代

    愁鬓惊秋簟,幽栖梦亦安。

    辛勤唯采蕨,报答此和丸。

    烟雨从芒屩,风华傍鹖冠。

    京华高马足,客思浊漳干。

  • 作者:沈樟,朝代:明代

    蜂则有蛹,蚕则有绩。

    矧伊人兮,胡不尔德。

    昔我先人,实懋厥功。

    靡不夙夜,克缵其宗。

    伊余怀兮,程是稼穑。

    一经不遗,以永朝夕。

    朝斯夕斯,日月言迈。

    令闻或忒,我心匪懈。

    人亦有言,声类是求。

    相彼苍鹰,气化为鸠。

    渊冰在前,惕焉戾止。

    绳墨在御,敢以勖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