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诎服公孙弩禁民,巧言汉鼎得全身。
赐金伏法不旋踵,品行原工格五人。
诗词问答
问:《河间道中咏古·其六·闾邱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四
参考注释
诎服
屈服。《汉书·吾丘寿王传》:“书奏,上以难丞相 弘 , 弘 詘服焉。” 唐 李德裕 《近世节士论》:“ 魏生 为酷吏所逼,终不詘服,词义雅正,有古人之风。”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而一二智慧之士倡为迂怪之谈,以耸动天下之听,彼其意不过欲时君拥篲,辩士詘服,以为名高而已。”
公孙
(1).诸侯之孙。《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汉书·惠帝纪》:“内外公孙。”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公孙,宗室侯王之孙也。”
(2).对贵族官僚子孙的尊称。《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孙 呈上乃祖的书札并带了来的礼物。”
(3).复姓。 战国 魏 有 公孙痤 。见《史记·秦本纪》。
巧言
表面上好听而实际上虚伪的话。《诗·小雅·雨无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汉书·东方朔传》:“二人皆伪诈,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清 刘大櫆 《赠姚咏棠序》:“古之怪伟魁梧不世出之士,为巧言所中伤者多矣。” 清 陈天华 《警世钟》:“我晓得洋人初到,一定用巧言哄诱,还要施点小恩惠。”
汉鼎
汉 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 汉 代社稷。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一:“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 汉 鼎一毫轻。” 清 沉曰霖 《晋人麈·诗话·关侯祠联》:“独乩笔一联云:风裊餘烟悲 汉 鼎,花开三月忆桃园。”
全身
(1) 整个身体
她全身都疼
(2) 外文活字一个字母的长度(m字宽),为破折号一半的短划线
伏法
依法被处死刑。《史记·田叔列传》:“今 梁王 不伏诛,是 汉 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赵諗 ﹞未三十岁,陞朝为国子博士,忽以狂逆伏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康熙 中, 江 南有徵漕之案,官吏伏法者数人。”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恶霸们一一伏法。”
不旋踵
(1).不转动脚跟。喻不退却逃跑。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 孟賁 之所难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汉书·晁错传》:“劝以赏厚,威以重罚,则前死不旋踵矣!”
(2).亦作“ 不还踵 ”。来不及转身。喻时间极短。《汉书·徐乐传》:“虽有强国劲兵,不得还踵而身为禽, 吴楚 是也。” 颜师古 注:“还,读曰旋。”《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祸隙已牙,败不旋踵矣。”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谁料尔父辞世不旋踵,而彼妇初心顿变耶?”
品行
人品德性
格五
古代博戏名。棋类。《汉书·吾丘寿王传》:“ 吾丘寿王 字 子赣 , 赵 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詔。” 颜师古 注:“ 刘德 曰:‘格五,棊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驰马鬭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蹙融,或谓之蹙戎,《汉书》谓之格五。虽止用数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其法﹝以﹞已常欲有餘裕,而致敌人於嶮。” 清 吴兆骞 《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拟从执戟奏《甘泉》,耻学 吾丘 能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