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春秋赞原文 诗词名句

春秋赞

作者:宋度宗 朝代:宋代

春秋赞原文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
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诗词问答

问:春秋赞的作者是谁?答:宋度宗
问:春秋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度宗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度宗名句大全

宋度宗春秋赞书法欣赏

宋度宗春秋赞书法作品欣赏
春秋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微显阐幽

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易·繫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韩康伯 注:“《易》无往不彰,无来不察,而微以之显,幽以之阐。”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

三体

(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2).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后汉书·儒林传序》:“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颇善篆、隶书, 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经》。”《宋史·文苑传三·句中正》:“﹝ 句中正 ﹞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新唐书·柳公权传》:“ 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纸三番,作真、行、草三体。”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 宋 袁枢 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五例

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严乎

犹俨然。庄重貌。《庄子·秋水》:“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

成言

(1).订约,成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壬戌, 楚 公子 黑肱 先至,成言於 晋 。”《楚辞·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朱熹 集注:“成言,谓成其要约之言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词:“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前与 张公 业有成言,延数日而遽悔之。”

(2).形成完整的论断。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褒贬

(1) 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 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三国演义》

褒贬是非

(2) 说…的坏话,恶意批评(偏义复词)

别在背地里褒贬人

一字

(1).一个字。 汉 王充 《论衡·须颂》:“夫一字之謚,尚犹明主;况千言之论,万文之颂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2).谓同一个字。《左传·僖公十五年》“千乘三去” 清 阮元 《校勘记》:“ 惠士奇 云:《上林赋》‘江河为阹’注云:‘遮禽兽为阹。’‘阹’即‘去’,实一字。”

(3).指一种字体。 汉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部经书,系 蔡邕 以隶书书写。后因取别于 魏 正始 之三体石经,称“一字石经”,或“鸿都石经”、“今字石经”。见《隋书·经籍志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馀录·一字三字石经》:“ 蔡中郎 所书,祇有隶体。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隶三体。 汉 刻本无一字之名, 魏 晋 而下,称 汉 刻为一字,取别于 魏 之三字耳。”

(4).另一个别名。 明 黄宗羲 《宋元学案·紫薇学案》:“﹝ 紫薇 门人﹞ 林之奇 ,字 少颖 ,一字 拙斋 。”

(5).指简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陈师道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诗之三:“因声问何如?胡不枉一字。” 明 李贽 《感事二绝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传君一字到 黄州 。”

(6).谓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诗:“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 吴融 《新雁》诗:“数声飘去和秋色,一字横来背晚暉。”

(7).京剧髯口之一种。 苏少卿 《平剧手册·髯口》:“一字,满口之须而短只寸许者。白一字, 五台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鲁智深 等用;红一字, 典韦 等用。”

(8).中药量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风散:亦脚蜈蚣(炙)半条……麝香一字,上为末,每服一字,竹沥调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猷,朝代:明代

    寒江落叶逐高低,一片孤帆带夕晖。

    遥忆故人清兴在,笔床茶灶可堪携。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六日分程此会程,安询清健倍欢情。

    行宫驻揽春花发,步辇凭欣秋麦萌。

    信宿登舟体愈适,万年祝帙念惟诚。

    今朝下马尤增喜,响钵间同七字成。

  • 作者:释元肇,朝代:宋代

    弟兄相见竟何如,一见尤胜寄百书。

    况是青春三月莫,相看白首七旬馀。

    劳生衮衮谁休息,世事悠悠我定居。

    索去自言生处乐,乾坤等是一蘧庐。

  • 作者:王之道,朝代:宋代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胶庠。六年得一第,自谓贵且昌。衽席不知戒,飞黄中道僵。三阅大渊献,岁月亦已长。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忠言类良药,苦口不见尝。那知兵火馀,获见同舍郎。来丞濡须郡,两岁依馀光。邂逅偶及此。为之泪淋浪。高义藉激薄,美政称扶伤。康沂富邦国,何独歌王祥。江城四月尽,麦熟梅子黄。归与佐吾君,谈笑跻义皇。遥应不可留,船头鼓其镗。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晓行亘驿路,袷衣侵峭凉。

    爱此晨曦殷,离离白露光。

    马度阪莎湿,风拂崖荔香。

    山田铜雀鸣,秋稼如云黄。

    谁云地利遗,垦植弥遐荒。

    䆒不免饥寒,翻以增徊徨。

  • 作者:王邦畿,朝代:明代

    万里波涛万里风,明珠流落大江东。

    楼台谁信神仙宅,冰雪偏疑日月宫。

    镜影鸟飞霄汉上,莲花人坐海潮中。

    何期嘉会叨陪赏,才调中原数数公。

  • 作者:沈懋孝,朝代:明代

    忽听指下语铮铮,似背残灯对月明。

    夜半十年心上事,沾裳争奈子弦声。

  • 作者:周翼,朝代:元代

    朔雁南来塞草秋,未霜红叶已先抽。

    绿珠宴罢归金谷,七尺珊瑚夜不收。

  • 作者:叶兰,朝代:元代

    敛棹归来罢钓纶,相逢莫问武陵人。

    世间甲子如流水,回首桃花几度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