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陶别驾家阳华作原文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
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
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
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岩高暧华阳,飞溜何潺潺。
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
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
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
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
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
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诗词问答
问:招陶别驾家阳华作的作者是谁?答:元结
问:招陶别驾家阳华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招陶别驾家阳华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元结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结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41_11
参考注释
海内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海内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大乱。——《资治通鉴》
厌兵
厌战。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十二:“静听江叟语,俱是厌兵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秦檜 揣知上意厌兵,力主和议。”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三》:“乃復备论帝王以来用兵之事,而终於 汉文 厌兵,百姓乐业,几七百年,何关於律意哉。”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北人歌舞南人泣,毕竟天心未厌兵。”
骚骚
(1) 急迫的样子
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宋· 黄庭坚《劳坑入前城》
(2) 形容大风的声音
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汉· 张衡《思玄赋》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阳华
(1).古泽薮名。《吕氏春秋·有始》:“ 楚 之 云梦 , 秦 之 阳华 。” 高诱 注:“ 阳华 在 凤翔 ,或曰在 华阴 西。”
(2).山名。(1)在 江 浙 一带。《吕氏春秋·本味》:“ 阳华 之芸, 云梦 之芹。” 高诱 注:“ 阳华 乃 华阳 ,山名也……在 吴 越 之间。”(2)在 陕西省 华阴县 东南。《山海经·中山经》:“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
洞中
命中,切中。《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弩发輒洞中,贼势稍屈。”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关提军 善识砲性,凡高下远近,发皆洞中。” 林纾 《枕岱轩记》:“﹝君﹞与余论吏治,洞中民隐。”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终老
指度过晚年;养老
为终老之计
自全
保全自己。《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尚书》有 唐 虞 之侯伯,歷 三代 千有餘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篤於仁义,奉上法哉?”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旧唐书·李密传》:“若前不据 关 ,退无所守,大众一散,何以自全?”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若军事一兴,横歛随作,民穷而无告,其势不为大盗,无以自全。”
草堂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岩洞
(1) 地面上有天然顶盖的洞穴;不大但很别致的石洞;山洞
(2) 指岩石钻孔或天然岩洞
轩户
门户;窗户。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 唐 高适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唐 白居易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
庭堂
庭院堂前
庭堂瞻企。——《广东军务记》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盘石
极为坚硬而致密的石头。同“磐石”
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唐· 李白《丁都护歌》
临极
犹临御。极,指最高之位,即帝位。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朕秉籙御天,握枢临极。”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诗:“冲圣初临极,慈寧遂俔天。”
望见
(1).犹谒见。《战国策·赵策四》:“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2).从高处、远处看到。《左传·定公三年》:“ 邾子 在门臺,临廷。閽以缾水沃廷。 邾子 望见之,怒。”《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 赵 军望见而大笑。” 唐 顾况 《临海所居》诗之二:“此去 临溪 不是遥,楼中望见 赤城 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孟沂 ﹞步行回去,偶然一个去处,望见桃花盛开。”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翻过山顶,望见新郎的家了。”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迤逶
犹逶迤。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引望见何处,迤逶 陇 北川。”
杉松
(1).杉树与松树。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 韦应物 《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2).树名。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叶线型,先端尖或钝,球果圆柱形。分布于 长白山 及 吉林 山区,为 东北 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称沙松、东北杉松。
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飞溜
(1).水流直泻而下。《旧唐书·西戎传·拂菻》:“至於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仍引水潜流,上徧於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簷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
(2).瀑布。 唐 刘宪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崖悬飞溜直,岸转緑潭宽。”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苏寺丞》:“空巖侧破瓮,飞溜洒浮磬。”
潺潺
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昼游
谓白昼行游,炫耀于人。《魏书·甄琛传》:“除征北将军、 定州 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北史·裴叔业传》:“伯父仪服诚为美丽,但恨不昼游耳。” 唐 苏颋 《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南宫夙拜罢,东道昼游初。”参见“ 昼锦 ”、“ 昼行 ”。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醉昏
沉醉貌,昏沉貌。《战国策·赵策四》:“此皆能乘王之醉昏而求所欲於王者也。” 宋 张耒 《局中负暄读书》诗之三:“重堂温室颠醉昏,悠悠苍天彼何人。”亦作“ 醉昏昏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休於浊世醉昏昏,须臾便是无常到。”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下心
屈意从人。 明 李贽 《定林庵记》:“肯俯首下心,归礼穷士,日倚簷楹,欣乐而忘其身之贱,必欲为圣人然后已者耶!”《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即不然,也该低首下心,先保全了太公,然后布告天下,问罪兴师。” 杨朔 《十年》:“不但不敢得罪人,还得低首下心,处处让人。”
耽爱
深爱;溺爱
耽爱书画
陶家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 稼 ”。《大戴礼记·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孙, 瞽叟 之子也,曰 重华 。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 王聘珍 解诂:“‘家’当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渔。’”
(2).烧制陶器的人。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州 陶家皆作土锅鑊,烧熟,以土油之,其洁浄则愈于铁器,尤宜煮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晋 诗人 陶潜 。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 陶 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唐 薛能 《折杨柳》诗之九:“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 曲江亭 , 陶 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满遶厅。” 唐 皎然 《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霽色摇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风自清。”参见“ 陶叟 ”。
高逸
(1).高雅脱俗,俊逸跌宕。 晋 孙统 《吏部郎虞存诔》:“ 存 幼而卓拔,风情高逸。”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众禽中,唯鹤标致高逸。”《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五·和靖诗集》:“其诗澄澹高逸,如其为人。”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现在有许多人以为 晋 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
(2).高隐的人。《宋书·王敬弘传》:“今内外英秀,应选者多,且版筑之下,岂无高逸。” 明 吴承恩 《邵郡公邀同郭山人饮招隐庵》诗:“多幸山公怜病客,许陪高逸侍清严。”
独然
独自如此;特别如此。 汉 王充 《张衡·死伪》:“古今帝王死,葬诸地中,有以千万数,无欲復出见百姓者, 王季 何为独然。”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六:“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无或
不要。《吕氏春秋·贵公》:“故《鸿范》曰:‘……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高诱 注:“或,有也。”
毕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俗务
世俗间的各种事务
屏弃俗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