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经堂有咏原文
长春园堂名含经,以备菟裘枕葄之。
兹玉泉山北东麓,亦用斯名亦久时。
轻舆几暇一游历,坐堂遂以衍义思。
四库之书我所辑,曰经实彼三者基。
注者疏者难偻指,出奴入主纷然滋。
如入大海算沙数,几不目因五色迷。
求注疏当求本经,更在心契古圣词。
经含我乎我含经,舍内求外诚多为。
诗词问答
问:含经堂有咏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含经堂有咏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八
2. 长春园之含经堂以备六十年归政后居此崇情枕葄颐养天和
参考注释
长春
中国东北的城市,吉林省省会,面积18,881平方公里,人口570万(1982)
堂名
(1).乐班。旧时乐班习惯起堂名,如“四箴堂”、“景龢堂”、“福寿堂”等,故称。《孽海花》第四回:“ 雯青 道:‘罪过!罪过!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名中人。’”
(2).堂号。参见“ 堂号 ”。
含经
心怀常道。《东观汉记·郭丹传》:“功曹稽古含经,可谓至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至若齿危髮秃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菟裘
地名。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 羽父 请杀 桓公 ,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 菟裘 ,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宋 陆游 《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元 耶律楚材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之四:“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谅无 郗嘉宾 ,为我谋菟裘。”
枕葄
犹枕藉。引申谓沉迷。 清 王韬 《<幽梦影>序》:“惟知枕葄简编,沉酣典籍。”
玉泉山
(1).山名。在 北京市 西北,山下有 玉泉 ,因以得名。参见“ 玉泉 ”。
(2).山名。在 湖北 当阳县 西。山有乳窟,玉泉交流其中。山下有 玉泉寺 。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常闻 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王琦 注引《潜确居类书》:“ 玉泉山 ,在 当阳 ,泉色白而莹,又曰 珠泉 。泉南为 天台 智者 道场。”
东麓
东边山脚。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轮移北隍,窀穸东麓。”《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晚好 黄 老 ,渡 牛渚磯 ,至 姑孰 ,悦 谢 家 青山 ,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 华山 东麓 秦 遗民,当时依山来避 秦 。”
久时
多时,长时间。《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胜於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
轻舆
轻车。 晋 左思 《吴都赋》:“轻舆按轡以经隧,楼船举颿而过肆。” 宋 曾巩 《游 * 山》诗:“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嶔崟。”
游历
(1) 到远地游览;考察
游历名山大川
(2) 漫游
坐堂
(1) 旧时指官吏在公堂上审理案件
(2) 佛教指在禅堂上坐禅
(3) 〈方〉∶经商、行医者坐守店铺、药房;教师按时到校坐班
坐堂行医
高教一般不坐堂
衍义
推演意义。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率天下而为 魏了翁 、 马廷鸞 、 真德秀 、 丘濬 之徒,手把《三通》,躬述衍义,犹不如 田千秋 不学无术,足以富民。何者?退野人而进华士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为其徒者,各缘时事,衍义别传,体会世説,不厌琐屑。”
四库
我国古代宫廷藏书的地方,分库收藏经、史、子、集四部类图书
我所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经实
经世实用。 晋 裴頠 《崇有论》:“遂薄综世之务,贱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埤经实之贤。”
偻指
屈指而数;屈指。《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大抵僂,曲也,未能僂指,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数也。” 明 宋濂 《生生堂记》:“僂指计之,诚甲子一周矣。”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岁十万人出此关,僂指来归十无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此类可歌文,尤不胜僂指,红簫铁板,异曲同工已。”
出奴入主
唐 韩愈 《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 杨 ,则入於 墨 ,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后以“出奴入主”谓挟门户成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考察胁免》:“近日癸卯甲辰间,径路已分,弹击四起,出奴入主,暗避明攻,乙巳一察,遂至钦留滋议,朝端聚讼,迄今不解,又非余所得而知矣。” 清 冯定远 《钝吟杂录》:“乐府至 有明 而丛杂,出奴入主,三百年来,迄无定论。”
大海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不目
(1).谓不称其名。《穀梁传·闵公元年》:“冬, 齐仲孙 来。其曰 齐仲孙 ,外之也;其不目而曰 仲孙 ,疏之也。” 范宁 注:“不目谓不言公子 庆公 。”
(2).不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崔丽人》:“画(鹰图)、诗、书皆絶神品也,余惊诧良久。时有司群官吏环视,因缩不目,託以跋语佳胜赎之。”
色迷
沉迷于女色的人
注疏
古籍的“注”和“疏”的合称
《十三经注疏》
本经
(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书>序》:“ 济南 伏生 ,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及 左 氏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他事。”
(2).指本人所治之经。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正是,都要把本经讲一篇。”
在心
放在心上;用心
这事我一定在心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