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寺原文
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石门栖怖鸽,慈塔绕归鸿。
有法将心镜,无名属性通。
从来乐幽寂,寻觅未能穷。
诗词问答
问:神光寺的作者是谁?答:欧阳衮
问:神光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神光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欧阳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衮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12-6
参考注释
香刹
佛寺的别名。 唐 顾况 《独游青龙寺》诗:“春风入香刹,暇日独游衍。” 宋 梅尧臣 《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禪衣百衲重,香刹 四明 深。” 清 方文 《重过润州上方寺》诗:“出郭寻香刹,林僧乃旧交。”
青磴
青石磴道。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之七:“青磴崛起,丹楼间出。” 唐 欧阳衮 《神光寺》诗:“香刹悬青磴,飞楼界碧空。” 明 杨慎 《送尹舜弼祗祀南岳分韵得王字》:“云标青磴上, 天柱 赤霄旁。”
飞楼
(1).攻城用的一种楼车。《六韬·军略》:“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南史·宋纪上·武帝》:“ 张纲 修攻具成,设飞楼县梯,木幔板屋,冠以牛皮,弓矢无所用之。”《水浒传》第九二回:“令 李云 、 汤隆 ,督修云梯飞楼,推赴各营驾用。”
(2).高楼。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归妹》:“飞楼属道,趾多搅垣,居之不安,覆压为患。” 宋 苏轼 《次韵曾子开从驾再和》之二:“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清 张兴镛 《买陂塘》词:“湾环翠柳蒙茸处,中有飞楼红小。”
碧空
蔚蓝色的天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石门
(1). 春秋 鲁 城外门。《论语·宪问》:“ 子路 宿於 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借指贤者。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 石门 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灵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拜为牙门将,属 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旧传》:“ 羌 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牀,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时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贵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 四川省 高县 境内的 石门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宾 ,南抵 云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处。 唐 与 南诏 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陕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东汉 的《石门颂》、 北魏 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怖鸽
佛教传说:一鸽为鹰所逐,飞向佛旁,佛以身影蔽鸽,鸽乃不怖。见《涅槃经》卷二八、《大智度论》卷十一。后诗文中常以“怖鸽”为穷无所归的典故。《艺文类聚》卷六六引 南朝 梁 简文帝 《谢赐钱启》:“谨长充放生,用济含识;发弘誓愿,等供无边。效彼薄拘,均兹流水,方使怖鸽获安,穷鱼永乐。” 唐 孟浩然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石镜山精怯,禪林怖鸽栖。” 清 赵翼 《游焦山赠巨超练塘两诗僧》诗:“説法神鱼舞,安禪怖鸽凭。”
归鸿
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法将
佛教指菩萨。《大方广十轮经·远离讥嫌品》:“常生清浄国,法将之住处。”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碑铭序》:“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 宋 无名氏 《鬼董·沉翁》:“吾有职於岳,为统兵助法将,从为天心法者捕鬼。”
心镜
(1).佛教语。指清净之心。谓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故称。《圆觉经》卷上:“慧目肃清,照曜心镜。”《晋书·王湛王国宝等传论》:“ 国宝 检行无闻,坐升彼相,混暗识於心镜,开险路於情田。”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开心镜,静观消长,闲考亏盈。”
(2).心里洞察。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心镜万机,揽照下情。”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故学不常师,而心镜羣籍;理不启问,而情炤诸密。”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智烛千里,动必察微;心镜万机,物来斯应。”
无名
(1) 没有名称或名声
师出无名
(2) 没有缘由或说不清缘由的
无名火
属性
事物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性质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幽寂
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寻觅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