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原文
我本丘壑姿,脱巾为谋食。随牒几推迁,铜章领岩邑。
初期窃馀閒,焚香弄书册。
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给。
讼纸秋叶翻,使符星火急。
自怜拙追科,难复济繁剧。
秋毫殊未试,直道聊抆拭。
白眼已纷纷,丹心犹汲汲。
要令四万家,实惠涓尘及。
怒骂奚足云,此意天应识。
西斋靓且深,於焉少游息。
幽独谁相对,古壁苍崖立。
高人喜过从,玄论挥八极。
世情一笑休,欲语不如默。
诗词问答
问:山斋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问:山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郭印的名句有哪些?答:郭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丘壑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脱巾
脱下头巾,改戴官帽。指开始入仕。《文选·颜延之<秋胡>诗》:“脱巾千里外,结綬登王畿。” 李善 注:“巾,处士所服。綬,仕者所佩。”《梁书·范云传》:“脱巾来仕,清绩仍著。” 唐 刘禹锡 《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脱巾为弘文馆校书郎,再迁至大理评事。”《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
谋食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随牒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汉书·匡衡传》:“ 平原 文学 匡衡 材智有餘,经学絶伦,但以无阶朝廷,故随牒在远方。” 颜师古 注:“随牒,谓随选补之恆牒,不被超擢者。”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晚途有奇事,随牒得补处。” 清 钱谦益 《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尔自筮仕以还,皆用随牒平进,可谓不汲汲矣。”
推迁
(1).推移变迁。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唐 骆宾王 《萤火赋》:“委性命兮幽玄,任物理兮推迁。” 宋 陆游 《自嘲》诗:“岁月推迁万事非, 放翁 可笑白头痴。” 明 汪道昆 《<诗薮>序》:“世有推迁,道有升降。” 清 顾炎武 《羌湖引》:“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餘或不足。”
(2).推故迁延;推迟。《晋书·王羲之传》:“復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宋书·王弘传》:“为尒推迁,覆败将及,就无人事之愆,必有阴阳之患。”《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何不早劝 唐公 举兵,而推迁不已。” 胡三省 注:“推迁,言推故迁延也。”
铜章
古代铜制的官印。 唐 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 汉 应劭 《汉官仪》:“千石至三百石铜印。六百石铜章墨綬。”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明 宋濂 《处州季君墓铭》:“手麾义旌,从者如水,左捕右攘,朱衣铜章。”
岩邑
险要的城邑。《左传·隐公元年》:“ 制 ,巖邑也, 虢叔 死焉。”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国有巖邑,朝多君子。” 唐 刘孝孙 《早发成皋望河》诗:“清晨发巖邑,车马走轘辕。” 清 方文 《送刘孔安北上》诗:“出宰两巖邑,弘誉东西驰。”
初期
开始后不久的一段时期
战争初期
文艺复兴初期
焚香
(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书册
装订成册的书;书籍
埋头书册
文法
(1) 语法
(2) 古时指法令条文
不拘文法
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日力
(1).指一天的力气。《孟子·公孙丑下》“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汉 赵岐 注:“极日力而宿。”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自少耽学,颇工为文,既穷日力,又继以夜。”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煇 出疆过 白沟 ,日行六七十里。若百餘里,穷日力方到。”
(2).泛指时间、光阴。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乃移其精神,夺其日力,以朝夕从事於无补之学。” 清 * 《玉井山馆笔记》:“涉猎而不著録,则日力可惜矣。”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第二节:“本朝之治经术者亦然,销其脑力及其日力於故纸之丛,苟以逭死而已。”
不暇
没有空闲,来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宫赋》
秋叶
秋季的树叶。亦指落叶。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威风所振,烈火之遇鸿毛;旗鼓所临,衝风之卷秋叶。”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秋叶飞兮散江树,春苔生兮覆緑泉。”《宋史·食货志下六》:“重园户採造黄老秋叶茶之禁,犯者没官。”
使符
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汉书·文帝纪》:“﹝ 文帝 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 颜师古 注:“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 宋 曾巩 《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进闻邦计,出假使符。”
星火
(1) 由远处大火飞来的火星或余烬点着的火
(2) 流星一瞬即逝的光,比喻迫切、紧急
那灯刚一亮,就又像星火一样泯灭了
自怜
亦作“ 自怜 ”。自伤;自我怜惜。 汉 王褒 《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惆悵兮自怜。” 晋 束晳 《贫家赋》:“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北齐 颜之推 《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宋 欧阳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怜霜鬢惜年华。” 鲁迅 《南腔北调集·学生和玉佛》:“惊扰詎云妄?奔逃只自怜。”
见“ 自怜 ”。
追科
催征赋税。《新唐书·卓行传·阳城》:“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誚责,州当上考功第, 城 自署曰:‘抚字心劳,追科政拙,考下下。’”
济繁
谓将纷乱的事务处理妥贴。《新唐书·王珪传》:“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 胄 。”
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直道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 秦始皇 直道 ’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
(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 ,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唐 吕岩 《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抆拭
(1).揩,擦。 唐 元结 《窊樽铭》:“天地开凿,日月抆拭,寒暑琢磨,风雨润色。” 金 萧贡 《杨侯画晋公临江赏梅》诗:“抆拭风前寒鼻液,快来同醉雪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李参军 沉吟了半晌,叹了一口气,抆拭眼泪説道:‘多感君侯惓惓重问。’”
(2).犹掩饰。《汉书·朱博传》:“冯翊欲洒卿耻,抆拭用 禁 ,能自效不?” 颜师古 注:“抆拭,摩也。” 王先谦 补注谓“禁”乃“卿”之误。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记李履中二事》:“ 崇寧 中, 蔡京 当国,欲洗 邢恕 诬谤宗庙之罪,既抆拭用之,又欲令立边功以进身,於是以为 涇原 经略使。”
白眼
朝上或朝两边看时露出的白眼珠。用白眼看人,表示轻蔑或厌恶
遭人白眼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汲汲
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
其送往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礼记·问丧》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实惠
(1) 实际的利益
从中得到实惠
(2) 具有实际好处的
让顾客吃到既经济又实惠的饭菜
涓尘
细水与微尘。喻微小的事物。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 唐 鲍溶 《留辞杜员外式方》诗:“海岳泛念深,涓尘復何须。” 明 方孝孺 《代董学士表》:“切睹圣道之渊懿,皆由睿性之高明,岂有涓尘可裨海岳。”
怒骂
怒冲冲地骂;大骂
天应
上天的感应、显应。《国语·越语下》:“人事至矣,天应未也,王姑待之。”《史记·三王世家》:“故珍兽至,嘉穀兴,天应甚彰。”《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切勿称兵!若必欲举事,须待天应。”
西斋
指文人的书斋。《陈书·蔡凝传》:“﹝ 凝 ﹞常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 唐 李郢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诗:“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八:“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游息
(1).犹行止。《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
(2).游玩与休憩。《孔丛子·嘉言》:“子,吾心也。子以 齐 为游息之馆,当或可救,子幸不吾隐也。”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 郁达夫 《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还有那个 三皇殿 哩,再过两年,怕庙址都要没处去寻了。我不懂 北戴河 的公益所,何以不去修理修理,使成一避暑的游息之所。”
游玩和休息。 汉 扬雄 《逐贫赋》:“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出户庭兮游息,千万里兮无极。”《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卓王孙 ﹞园中有花亭一所,名曰 瑞仙 ,四面芳菲烂熳,真可游息。”
幽独
(1).静寂孤独。亦指静寂孤独的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 唐 司空图 《秋思》诗:“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2).独处。 清 陈确 《讲义二·尽心章》:“古有谓性为天所命者,非推高之词也,正欲合言之而使学者反求诸幽独之地焉耳。” 清 谭嗣同 《仁学》二:“莫显乎微,容色可徵意旨;莫见乎隐,幽独即是大廷。”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过从
来访;相互往来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玄论
关于 老 庄 学说的谈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仲堪 精覈玄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何宴 之徒,始盛玄论,於是 聃 周 当路,与 尼父 争涂矣。”
八极
八方极远之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诱 注:“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唐 李白 《大鹏赋》:“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世情
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