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洞仙歌原文 诗词名句

洞仙歌

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洞仙歌原文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诗词问答

问:洞仙歌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洞仙歌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洞仙歌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尘

(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

(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

(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黄尘碧落两难凭,神仙有数,生死无常,那不关情。”

鬓发

垂在耳朵前面的一绺头发或一簇卷发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长安道

汉 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 长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陈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韦应物 、 白居易 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

枯槁

(1) 干枯;枯萎

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训》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辞·渔父》

远志

(1) 一种远志属植物

(2) 远志属植物的泛称

西伯利亚远志

小花远志

(3) 用作中药的远志或西伯利亚远志的根,用于安神、祛痰、开窍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旧指隐士出任官职。借指出来主持某种事务或担任某种职务

是人

犹人人,任何人。 唐 姚合 《赠张籍太祝》诗:“古风无手敌,新语是人知。” 宋 周邦彦 《梅雪》词:“迴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説。”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狗马为人所习见,一笔稍乖,是人得以指摘。”

小草

(1).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前溪歌之五》:“黄瓜是小草,春风何足叹。” 明 杨慎 《续百一诗》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丝附女萝;夭夭二小草,洪荫仰巨柯。”

(2).中药远志苗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七:“远志苗曰小草,根曰远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谢公 始有 东山 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 桓公 司马。于时人有餉 桓公 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 谢 :‘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 未即答。时 郝隆 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 甚有愧色。 桓公 目 谢 而笑曰:‘ 郝参军 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后以小草喻平庸。亦含虽怀远志而遭际不遇之慨。 宋 陆游 《涧松》诗:“药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后困长藤。” 金 元好问 《洞仙歌》词:“似山中远志,谩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明 吴承恩 《赏花钓鱼谢表》:“臣等小草,愧乎出山涸辙。”

(3).指茶叶。 宋 张祁 《答人觅茶》诗:“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4).草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 清 查慎行 《自题癸未以后诗稿》诗:“论卷排成手自删,多惭小草落人间。”

(5).谓草书之字形小巧者。 唐 怀素 有《小草千字文》。 宋 陆游 《村圃》诗:“小草临池学,新诗满竹题。” 明 陆深 《书辑》:“ 羲 献 之书,谓之今草;结构微眇者,谓之小草。”

升平

太平

升平之世

歌舞升平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封侯

(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清风明月

(1) 形容清闲无事

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谢晦传》

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宋· 欧阳修《会老堂致语》

(2) 也作“明月清风”

展放

舒展;铺开。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你收拾了心上忧,你展放了眉间皱。” 郭沫若 《女神·电火光中》诗:“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在我的面前展放。”

眉头

两眉及附近的地方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恁地

亦作“ 恁的 ”。亦作“ 恁底 ”。1.如此,这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前世谓‘阿堵’,犹今谚云‘兀底’;‘寧馨’,犹‘恁地’也,皆不指一物一事之词。” 宋 柳永 《昼夜乐》词:“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初留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料想当日别离不恁的苦。”《水浒传》第一回:“既然恁地,依着你説,明日絶早上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等还音义》:“所谓兀底、恁底、宁底、凭底、恶得、恶垜、阿堕、阿堵,皆言‘此等’也。”

(2).怎样,怎么。《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认得像是 秀秀 的声音,赶将来又不知恁地,心下好生疑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鹤赋》:“今日公暇,曾约 黄山谷 与 印禪师 再游 赤壁 ,恁的尚未到也?”

(3).什么。《快心编初集》第二回:“一日,锄到墙边,一声响,把锄子跳将起来,暗自道,作怪,打着了恁的东西?”

醉高歌

曲牌名。调见《太平乐府》。参阅 明 朱权 《太和正音谱·乐府》。

也好

(1) 两个或几个连用,表示不论这样还是那样都不是条件,用法跟“也罢”相近

插秧也好,收割也好,都不要误了农时

(2) 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

让他们自己干一干也好,实践出真知嘛

(3) 愿意;不反对;高兴

也好,谢谢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时流

世俗之辈。《晋书·阮裕传》:“诸人相与追之, 裕 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诗:“因循每被时流誚,奋发须由国士怜。”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蕙之笔能胜任也。”

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放教

使;令。 唐 白居易 《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同游因赠长句》诗:“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復登山。” 金 元好问 《满江红·嵩山中作》词:“暂放教老子据胡牀,邀明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此 芙蓉城 七郎子新妇归寧,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翊,朝代:唐代
    短筇穿秋云,杳蔼杂雨意。林梢响脱叶,虹影挟夕霁。安栖一枝禅,静寄三径地。青薜蟠弱龙,紫栗缩寒蝟。游息屏百营,偃仰得佳睡。靖惟天地间,岁月脱如蜕。三彭伐一真,六凿纷小智能。居然蜗战欠,在处牛穿鼻。驱驰赤白丸,百年等儿戏。岂知闲中天,意到即超诣。灯光续佛照,石响清夜气。愿言住庵人,万事付衲被。食肉尸陀林,渠自有正味。但怀不退转,便到佛地位。请参诗中禅,一语当千倡。
  • 作者:梁栋,朝代:宋代
    已昔东风御柳斜,枯肠一日万周车。壮心难起泥中絮,老眼羞看雾裹花。巷柏几家无主燕,池塘一种为官蛙。江南寒食无烟火,白书沈沈似月华。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积晦澄天宇,浮凉湛物华。远雷犹送电,残照即成霞。贺燕翻空迥,倾梧叠影斜。披襟无内热,宁忆郑生瓜。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上氶唐室下开宋,五代兴衰纪欲详。

    旧史原监薛居正,新书重撰吉欧阳。

    泰和独用滋侵佚,永乐分收究未彰。

    四库蒐罗今制创,群儒排纂故编偿。

    残缣断简研磨细,合璧连珠体裁良。

    遂使已湮得再显,果然绍远藉搜旁。

    两存例可援刘煦,专注事曾传马光。

    序以行之诗代序,惕怀殷鉴念尤长。

  • 作者:张祜,朝代:唐代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 作者:佘翔,朝代:明代

    夜梦昆山玉,朝名有美堂。

    但看松竹色,何处不琳琅。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仙坛礼既毕,神驾俨将升。伫属深祥起,方期庶绩凝。
    虔诚资宇内,务本勖黎蒸。灵心昭备享,率土洽休征。

  • 作者:林亦之,朝代:宋代
    莫向金门傲冕旒,归来却要著羊裘。乾坤不是刘文叔,那得长竿钓白头。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鱼跳龟戏不曾闲,萍尽荷生尚未繁。水面圆纹乱相入,玻璃盆旋玉连环。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垂老卧村墅,余寒欺病身。鸡犹未忘旦,雨欲不容春。忽忽花时过,茫茫草色匀。蓴丝已上市,一饭未伤贫。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