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两江岁事报登秋,淮属清黄涨沴投。
虽曰偏灾念隅向,肯教赒赈靳恩稠。
美而未尽善怀怍,一亦已饥在切求。
莫谓邻村资接济,荐臻沟壑可忘不。
诗词问答
问:《两江总督李世杰奏报秋禾有收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六
2. 李世杰奏七月底及闰七月间上下两江并江西近省各属均报得雨二三四次稻田扬花吐穗颖栗可观三省可望一律丰收现在粮价平减其淮扬凤泗被水处所经抚臣藩司逐一勘明分别极次贫民给予抚恤一两月目下白露已过其坍损房屋给予修葺银两清江浦已将积水车戽沿堤栖止棚民亦陆续还归安业其文武衙署亦饬量为修整等语览奏稍为慰藉然今年黄淮并涨虽他属有收得资接济而灾黎积歉之馀遭此水患缱念无刻去怀也
参考注释
两江
清 江南省 和 江西省 的合称。地辖 江苏 、 安徽 、 江西 三省。《清会典·户部·尚书侍郎职掌二》:“ 山东省 之南为 两江 ,其省三:曰 江南 之 江苏 ,曰 江南 之 安徽 ,曰 江西 。”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 刘坤一 罢)听到 青龙山 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
岁事
(1).一年中应做的事。《礼记·王制》:“成岁事,制国用。” 孔颖达 疏:“‘成岁事’者,断定计要,一岁事成,乃制来岁之国用。”
(2).多指一年的农事。《尚书大传》卷五:“耰鉏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餘子皆入学。” 郑玄 注:“祈乐当为新穀。”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薄从岁事,躬歛山田。”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二:“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清 赵翼 《恭纪》诗之二:“沧溟无警妖氛熄,绚甸咸登岁事丰。”
(3).指诸侯每年秋天朝见天子的事。《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 孔颖达 疏:“常以岁时行朝覲之事,来见君王。”《周礼·秋官·小行人》“令诸侯春入贡” 孙诒让 正义引 清 林乔荫 曰:“岁事者,君亲行之。《大宗伯》‘朝覲宗遇会同’,以其或一岁一行,或数岁一行,故为岁事。”
(4).每年祭祀的事。《仪礼·少牢馈食礼》:“用荐岁事於皇祖伯某。”《汉书·武帝纪》:“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为农祈也。於此造之,岁以为常,故曰为岁事。”
(5).一年的时序。 宋 梅尧臣 《自感》诗之二:“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籜。” 宋 苏辙 《次韵王巩元日》:“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駸駸已发机。”
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黄涨
黄浊高涨的洪水。 宋 范成大 《垫江县》诗:“青泥没髁僕频惊,黄涨平桥马不行。”
偏灾
犹言大灾。指危害很大的灾害。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
赒赈
赈济。《旧唐书·辛替否传》:“下人咨嗟,未知賙賑;而营寺造观,日继於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辛酉工赈》:“命步军统领 明安 广为賙賑,粥厂有所不及, 明 亲乘木筏,施散饼饵。”
尽善
十分完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孟庄子 ﹞之不改,意者,其政虽未尽善,而亦不致悖理害事之甚,故有取其不忍改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会于萧鱼秦人伐晋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屡盟而屡叛,屡叛而屡伐,公亦知服人以威之未尽善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此 九妈 将 瑶琴 改做 王美 ,一家都称为 美娘 ,教他吹弹歌舞,无不尽善。”参见“ 尽善尽美 ”。
邻村
邻近的村舍。《南史·孝义传·郭世通》:“邻村大小莫有呼其名者。”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听说那邻村的航船 七斤 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雁翼 《伙伴》诗:“到邻村,我去拜访一位朋友。”
接济
以财物等资助他人
荐臻
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墨子·尚同中》:“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国语·楚语下》:“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北史·魏纪三·孝文帝》:“数州灾水,饥饉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 清 陈寿祺 《再与总督汪尚书书》:“ 福州 连岁水潦荐臻,今年晚穫未丰,杂粮大损。”
接连到来;屡次降临。荐,通“ 洊 ”。《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汉书·孔光传》:“如貌、言、视、听、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徵荐臻,六极屡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荐臻,天子播越,亲卫戎柄,皆付大阉。”《明史·王竑传》:“比年饥饉荐臻,人民重困。”
沟壑
溪谷,山涧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填沟壑”,此处是死的意思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