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原文
绝响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谓长歌之哀,过于痛哭。
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
都是。凄凉意。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形容憔悴。料应也、孤吟山鬼。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但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
诗词问答
问:琐窗寒的作者是谁?答:张炎
问:琐窗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炎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绝响
失传的技艺、学问等
嵇琴绝响。——《晋书·嵇康传论》
玉笥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2).传说中的玉筐。《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
(3).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
(4).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 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 * 》词:“断云 玉笥 ,感词客,依稀有灵。”
(5).山名。在 江西 永新县 。道家称为仙居之所。《云笈七籤》卷二七:“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七 玉笥山洞 ,周廻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 吉州 永新县 ,真人 梁伯鸞 主之。” 宋 苏辙 《青词·阁皂》:“过 临江 ,近瞻 阁皁 ,遥望 玉笥 ,诚心惕然。”
(6).山名。在 浙江 。 唐 方干 《思越中旧游寄友》诗:“断臂青猿啼 玉笥 ,成行白鸟下 耶溪 。” 宋 陆游 《游镜湖》诗:“超然登 玉笥 ,及此烟月夕。”自注:“ 玉笥峯 在 会稽山 南。”
所谓
(1) 所说的
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奇特的激光》
(2) 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现代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对这些尊贵字眼的讽刺。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一件小事》
长歌
(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
(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过于
(1) 过分——用在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前面,表示程度或数量超过了限度
首长安慰两位老人,不要过于伤心
(2) 过分,格外地,过分地
过于保守,就会失良机
痛哭
尽情地哭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蝴蝶
。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构成鳞翅目锤角亚目的某些身体细长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双翅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醉魂
犹醉梦。 宋 张耒 《观梅》诗:“不如痛饮卧其下,醉魂为蝶栖其房。” 宋 石孝友 《蓦山溪》词:“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 石门 而下……浩荡鏗鍧,惊心动魄,可以起壮志,可以醒醉魂,可以洗尘纷,可以平宿愤。”
夜台
坟墓。亦借指阴间。 南朝 梁 沉约 《伤美人赋》:“曾未申其巧笑,忽沦躯於夜臺。”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华屋坐来能几日?夜臺归去便千秋。” 宋 梅尧臣 《吴资政挽词》诗之二:“夜臺埋琬琰,陇道刻騏驎。” 明 唐寅 《绮疏遗恨》诗之一:“闻説夜臺侵骨冷,可怜无路寄寒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李伯言》:“谁谓夜臺无天日哉?” 清 无名氏 《亡国恨·缳杰》:“俺今日和你呵,依稀握手喁喁,再做夜臺夫妇。”
梦语
睡梦中说的话。 金 党怀英 《壬辰二月六日夜梦作一绝句诗以纪之》:“岂非梦语本真语,毋乃造化为余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刘霞裳 梦中得一联云:‘星摇似醉愁他堕,手举难扶笑我低。’醒后续二句云:‘安得仙云生袖底,御风飞到斗牛西。’我以为醒语终不如梦语。”
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去后
以后。 明 朱权 《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
词笺
亦作“ 词牋 ”。赋诗填词的笺纸。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清 陈文述 《兰室》诗:“小字簪花格,新诗古锦囊,词牋填 北宋 ,书角折 南唐 。”
赋笔
写诗用的笔。 宋 史达祖 《风流子》词之二:“藉吟笺赋笔,试融春恨,舞裙歌扇,聊应尘缘。”
清致
(1).清雅的风度;美好的情趣。《南史·柳世隆传》:“长子 悦 ,字 文殊 ,少有清致。” 宋 张道洽 《咏梅》之二:“纔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徜徉处,过雨苍苔满地,桐阴何限清致。”
(2).谓清雅而有风致。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咏此四絶句岂不清致,大志不浅!”
凉意
凉感
湖上微风吹来,令人感到一丝凉意
锦袍
见“ 锦袍仙 ”。
形容憔悴
憔悴;精神萎靡,面色不好。身体瘦弱,面色枯黄。料应
估计;想来应是。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料应他衣絶禄尽,时乖运拙,月值年灾。” 明 高启 《客中忆二女》诗:“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花王阁剩稿》中,有哭 天士 诗四首,曰:……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孤吟
独自吟咏。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孤吟屡闋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唐 郑巢 《泊灵溪馆》诗:“孤吟疏雨絶,荒馆乱峯前。” 宋 杨万里 《夜雨》诗:“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儕。”
山鬼
(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清 洪亮吉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诗:“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3).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云笈七籤》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号於絶域。”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知人
(1).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史记·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復享之。”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 苏君 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清 钱谦益 《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择将如择医,以知人为能事。”
(2).谓懂人事。《史记·赵世家》:“ 赵简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
(3).谓懂得人事变化之道。《礼记·中庸》:“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郑玄 注:“知天、知人,谓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 林尧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乱。故君子以公为知人。”
素弦
(1).指素琴的弦。 唐 刘禹锡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素弦哀已絶,青简叹犹新。”
(2).指无装饰之琴。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水晶幽阁里,象牀间,欲把幽怀寄素絃。”参见“ 素琴 ”。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柳枝
(1).柳树的枝条。 唐 岑参 《送怀州吴别驾》诗:“ 灞上 柳枝黄,壚头酒正香。” 元 贯云石 《殿前欢》曲:“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疎。”《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白的衣服、红的净水瓶、绿的柳枝,我都记得很清楚。”
(2).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亡国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将幸 江都 ,开 汴河 ,种柳……有是曲也。” 宋 张先 《武陵春》词:“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3).词调名。又称《杨柳枝》。盖由乐府横吹曲《折扬柳》演变而来。有三体:(1)单调,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韵。形似七言绝句,声律较灵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五首即用此调。(2)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为句。平韵。 前蜀 张泌 《柳枝》词即三、七、三字为句,共三十二实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声(亦称“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虚字,合为四十四字。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一。
(4).词曲歌唱时的和声,无义。 宋 朱敦儒 《柳枝》词:“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 长安 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5).侍姬名。 唐 韩愈 侍姬之名。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韩愈 ﹞老有二妓,号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蛮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杨柳枝》,因以为两人的昵称。 唐 白居易 《别柳枝》诗:“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唐 白居易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诗:“往年江外抛 桃叶 ,去岁楼中别 柳枝 。”自注:“ 樊 蛮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