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读山海经图原文 诗词名句

读山海经图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读山海经图原文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诗词问答

问:读山海经图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读山海经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鼎象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山经

(1).《山海经》的简称。《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赞》:“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放哉!”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方 夏 鼎之瓌异,类《山经》之俶诡。”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夏 禹 敷土,实著《山经》。”

(2).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唐 韩愈 《毛颖传》:“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説,皆所详悉。” 宋 欧阳修 《菱溪大石》诗:“山经地誌不可究,遂令异説争纷紜。” 清 黄宗羲 《周云渊先生传》:“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算法……莫不各有成书。”

遗载

指前代留下的记载事情的书或文章。《魏书·崔子元传》:“ 正始 之末,任属记言,撰缉餘暇,乃刊著 赵 、 燕 、 秦 、 夏 、 凉 、 蜀 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论。”

空蒙

见“ 空濛 ”。

大荒

(1) 边远荒凉的地方

北大荒

(2) 灾情严重的荒年

杳霭

见“ 杳蔼 ”。

群山

(1) 山连山

群山环抱

(2) 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

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炎海

(1).泛指南海炎热的地区。 唐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峯硉兀火云升。”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箭落皂雕毚兔避,句传炎海鰐鱼惊。” 明 唐寅 《题东坡小像》诗:“乌臺十卷青蝇案,炎海三千白髮臣。”

(2).喻酷热。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苦热行》:“右备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艰难也。” 宋 苏轼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歊蒸

见“ 歊烝 ”。

幽异

(1).幽深奇异。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室山》诗:“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坰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盖西即石宝之麓,东乃北绕之峯,駢夹止容一水,而下嵌上逼,极幽异之势。”

(2).神异。 明 陈子龙 《古乐府·盘石篇》:“龙螭守玉策,幽异世所传。”

(3).谓隐而不显的优异之士。《明诗纪事戊籤·邵元善》引《黔诗纪略》:“ 台山 ( 邵元善 )所在有治行。 嘉靖 四十四年,吏部尚书 严訥 奏请破资格拔幽异,擢 四川 按察僉事。”

明晦

(1).明暗;晴阴。 南朝 梁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诗:“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若夫雪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暘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嵐光自摩荡,巖壑递明晦。”

(2).人世与阴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免离,下视汤火,岂復低身而卧其间乎?且夫据其生死,明晦未殊,学仙成败,则无所异。吾已得炼形之术也。”

奔趋

亦作“ 奔趣 ”。1.奔跑;奔走。《晋书·索靖传》:“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猨飞鼺相奔趣。” 明 李贽 《解经文》:“望尘奔逸之妄相日夕奔趣於身外,如冲波逐浪,无有停止。”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及其筮仕,秩居閒散,徒奔趋抑鬱於羣众之中。”

(2).趋附,追求。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大抵名器爵禄,人所奔趋。” 清 唐甄 《潜书·尚治》:“讲学必树党,树党必争进退,使学者扳援奔趋而失其本心。” 叶圣陶 《归宿》:“既然感觉到这种境界未必恬适,却又喜欢向它奔趋。”

异种

(1) 在远亲缘的个体间出现的

在不同属的植物间异种嫁接的成功是稀有的

(2) 移植免疫学中提供者与受者不属同一物种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来,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间

群伦

同类或同等的人们。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羣伦。”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惟四海之大,羣伦之富,必有以得其门而会其宗者。”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使天下羣伦,为闻声而摇荡。”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一概

全体,没有例外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图绘

(1).图画。《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益》:“至《征人》、《早行》等篇,天下皆施之图绘。” 宋 孔平仲 《曹亭独登》诗:“白云依山起,点缀若图绘。”

(2).指地图或绘制地图。 严复 《救亡决论》:“即如行军必先知地,知地必资图绘,图绘必审测量。”

不有

没有

无所不有。——《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知方

(1).知礼法。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刘宝楠 正义引 郑玄 曰:“方,礼法也。”《后汉书·桓谭传》:“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 宋 叶适 《胡崇礼墓志铭》:“生而知方,学而蹈道,识当成身,岂限常报!”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凡此攻城克敌之丰功,皆吾将士有勇知方之表证。”

(2).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荀子·君道》:“尚贤使能, * 知方。” 王先谦 集解:“知方,皆知所向。”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宿怨养癰疽,终须殒此躯。若能忘物我,天下尽平衢。
  • 作者:孔武仲,朝代:宋代
    何事斑然虎,来依静者堂。英姿犹讋物,画手必殊常。快笔挥如雨,新缣洗似霜。浅山迎暮黯,业苇得秋黄。炳焕霞纹缛,晶荧镜目光。前趋疑搏取,却顾尚摧藏。仙子休骑去,将军莫射伤。相随千里客,更欲卷还乡。
  • 作者:释祖钦,朝代:宋代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与不及。真不掩伪,曲不藏直。
  • 作者:陈师道,朝代:宋代
    百工营材先利器,市道居货如作赘。书生活计亦酸寒,断塼半瓦宁求备。端溪四山下龙渊,郁积中州清淑气。金声玉骨石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滑如女肤色马肝,夜半神光际天地。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没人投深索千丈,探颌适遭龙伯睡。辘轳挽出万人贺,千岁之藏一朝致。琢为时样供翰墨,十袭包藏百金贵。北行万里更众目,寇卿好事不计费。南邻居士卿之孙,丰悴相从不为异。似怜陶瓦磨灶煤,辍赠不减前人志。人言寒士莫作事,鬼夺客偷天破碎。龟玉韫匵与无同,锦衾还客弃佳惠。众所欲得当有缘,天独於余可无意。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比丘会泣别瞿昙,秦失三号吊老聃。自笑此翁非铁汉,白头来此哭同参。
  • 作者:于石,朝代:宋代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旧传叱石化羊眠,亦有耕田驱鹿走。大士浴缾今尚在,孝标书堂谁与守。翩然东访赤松子,何须辟谷能延寿。出门一笑天地宽,龊龊徒为儿女丑。君不见东坡游赤壁,东望武昌西夏口。江山风月两依然,谁能与客攜鱼酒。
  • 作者:窦梁宾,朝代:唐代
    东风未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奈寒。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 作者:陈子全,朝代:宋代
    一望潇湘遍露迷,胡笳吹月夜凄凄。回天无力心难死,矢日同仇志应齐。但使首阳存汉地,不教阴塞牧羌羝。声名一堕谁能赎,珍重雌雄剑化蜺。
  • 作者:释道璨,朝代:宋代
    开眼便是,开口便是。举手便是,举足便是。虽然如是,未是未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