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原文 诗词名句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蒙古始祖勃端察,居敖拉野本穷发。

十世太祖爰开创,灭国四十武功勃。

又四传乃至世祖,定金平宋偃征伐。

一统建元立国号,舆图之广千古突。

取之以武修以文,敬勤二字勉无忽。

其时良佐曰惟谁,巴延之贤不可没。

宋濂诸人修元史,秦人肥瘠视如越。

世祖一帝十三卷,既穴长仍失隐汨。

欧阳逸马笑繁文,千古史笔鲜精核。

是炳失统不成国,纲目徇私著岁月。

通鉴辑览兹正之,用训守基凛天罚。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六十五·元世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元太祖本纪称其十世祖勃端察尔至己尔图敖拉之地居焉勃端察尔旧作孛端乂儿巴尔图敖拉旧作八里屯阿懒今俱改正蒙古语称始祖为勃端察尔并非其名巴尔图敖拉则有虎之山也

参考注释

蒙古

蒙古: ①民族名。唐时始见史书记载。初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此后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南宋,统一全国,建立元朝,势力远及中亚和南俄等地。 ②中亚内陆国。在中国和俄罗斯间。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人口231万(1995年)。首都乌兰巴托。全境为高原。气候干旱。草原分布广,南部为戈壁区。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工业以畜产加工最重要。铜钼矿开采有相当规模。

始祖

(1)

(2) 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本家始祖现已无法考证了

(3) 比喻某个学派或行业的创始人

中国哲学的始祖

(4) 指原始的

始祖鸟

穷发

(1).极北不毛之地。《庄子·逍遥游》:“穷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地以草为毛髮,北方寒沍之地,草木不生,故名穷髮,所谓不毛之地。”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凌穷髮。” 唐 独孤及 《海上寄萧立》诗:“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髮。”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 北户 而北,穷髮之南,靡弗欣懌。”

(2).借指极北不毛之地的国家。《宋书·符瑞志下》:“穷髮纳贡,九译导言。”

太祖

开国皇帝的通称

遵太祖法。——清· 张廷玉《明史》

开创

创立,开拓创建

灭国

已灭亡的国家。《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武功

(1) 专指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战功

文治武功

(2) 武工

乃至

(1) 甚至

全城军民乃至老弱妇孺都参加了抢险护堤

(2) 也说“乃至于”

世祖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字 文叔 。” 李贤 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兴,故庙称 世祖 。”后来 晋武帝 司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临 等帝王的庙号皆称 世祖 。

(2).指祖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祖 勇 任气,卒咸不揆於人。”

定金

(1) 按特定的税制或习惯支付的强征款项

(2) 作为定钱支付的小额金钱,尤其是在敲定一笔买卖或雇佣人时

征伐

讨伐;出兵攻打

汤武征伐。——《韩非子·五蠹》

建元

(1).每年纪历的开始。《淮南子·天文训》:“天维建元,常以寅始。”夏历正月,斗柄指寅。以寅始,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参见“ 斗建 ”。

(2).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建元为 建武 ,大赦天下。”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 曹武 虽曰人臣,实同王者,以未登帝位,国不建元。”《清史稿·太祖纪》:“上即位,建元 天命 ,定国号曰 金 。”

(3).泛指建国。 唐 欧阳詹 《石韫玉赋》:“我 唐 文 、 武 建元, 成 、 康 绍胤。” 孙中山 《革命原起》:“夫自 民国 建元以来,各国文人学士对 中国 革命之著作,不下千数百种。”

国号

一国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舆图

(1) 地图(大多指疆域图)

御史秦舆地图。——《史记·三王世家》。索隐:“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

陛下车驾长驱直捣幽州,取 萧后舆图以归。——《杨家将演义》

(2) 指疆域;疆土

舆图之广,历古所无。——《新元史·世祖纪》

窃恐舆图日蹙,天下非复赵家之有矣。——《平妖传》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敬勤

谨慎勤奋。 唐 韩愈 《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若既克自敬勤。”

其时

(1).那时;当时。《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时, 白敏中 以中书侍郎请告归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来赴任。两个都到 遐叔 处贺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2).犹言正当时;正是时候。 徐迟 《牡丹》五:“真抗战,假抗战,他了若指掌。助 纣 为虐,他是不干的,浑水摸鱼,此其时也。”

良佐

贤能的辅佐。《后汉书·刘陶传》:“斯实中兴之良佐,国家之柱臣也。” 唐 沉佺期 《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夫今日之少年,皆他年老成谋国之良佐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诸人

(1).众人。《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梁书·刘显传》:“ 任昉 尝得一篇缺简书,文字零落,歷示诸人,莫能识者。”《红楼梦》第二九回:“过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里摆酒唱戏,来请 贾 府诸人。”

(2).别人。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诸人怕你吃,恁爷不怕你吃。”

秦人

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肥瘠

(1).亦作“ 肥膌 ”。谓肥瘦。《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管子·问》:“时简稽帅牛马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 唐 韩愈 《杂说》:“善医者,不视人之肥瘠,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 宋 黄庭坚 《书吴无至笔》:“使学书人试提笔去纸数寸,书当左右如意,所欲肥瘠曲直皆无憾。”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

(2).亦作“ 肥塉 ”。指土地的肥沃和硗薄。《书·禹贡》“厥田惟中中” 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旧唐书·职官志二》:“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园宅之地亦如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地有肥瘠,能者择焉。” 王西彦 《乡下朋友》:“主人依然兴致高旺地为客人解释着这和那,说明着田水的灌注,泥土的肥瘠和秕稂的剔拔。”

(3).特指字的形体复杂和简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周振甫 注:“单复,指字的笔划少和多,构成字的瘠和肥。”

欧阳

——复姓

逸马

奔逃的马。《净住子净行法门·检复三业门》附 南朝 齐 王融 颂曰:“邅迴六蔽,纷纶七邪,不图厥始,逸马难罝。” 宋 徐积 《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诗:“亡胡与逸马,孰为之隔限?”

繁文

(1) 烦琐的礼仪

繁文缛节

(2) 繁复的文辞

删除繁文

史笔

(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精核

认真考核

精核账目

失统

(1).谓失去条理,头绪紊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

(2).丧失纲纪、准则。 唐 张鼎 《邺城引》:“君不见 汉 家失统三灵变, 魏武 争雄六龙战。”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纲目

概要或细则。如《本草纲目》

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 <农村调查>序言》

徇私

为了私情放弃原则,而做不合法的事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通鉴

共通的鉴定。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史臣美 澹 而讥 邵 者,岂所谓通鉴乎?”

天罚

(1) 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

(2) 旧称遇父母丧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章甫,朝代:宋代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 作者:姚勉,朝代:宋代
    俯掬清泉漱齿牙,仰看白日照山花。山中閒趣谁能会,更过僧房话午茶。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成图可识神来笔,纫佩定知香满衣。

    青琐玉堂恐未称,雅宜九畹傍柴扉。

  • 作者:郑樵,朝代:宋代
    初秋一雨新凉,子夜长吟未央。阶下花枝冷艳。堂前佛火微茫。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雅宜七字似天成,题箑风生动摇轻。

    即境即诗相印證,不差些子是神情。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底用诗名到凤城,未妨醉帽笑欹倾。日闻暝蠃讥狂率,目送鲲鹏簉紫清。谭客有时三不对,生涯除酒一无营。鸣鞭走送君能断,小印亲封定好生。
  • 作者:皇甫松,朝代:唐代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契丹大举至澶州,听寇准言兴师祃。

    无何钦若中谗言,孤注危盟耻城下。

    乃知初意原内怯,不足有为功假借。

    时平事定见天书,樽酒封珠共为诈。

    人可欺耳天可欺,王旦正人责难谢。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芳草连天春。斜日明汀渚。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匆匆又去。早知人、酒病更诗愁,镇轻随飞絮。
    宝镜空留恨,筝雁浑无据。门外当时,薄情流水,如今何处。正相思、望断碧山云,又莺啼晚雨。

  • 作者:金君卿,朝代:宋代
    万户晴岚生紫烟,绝尘佳致甲昌川。轻舠急桨风中叶,碧瓦朱栏水底天。雨夜龙涎腥柱础,霜秋桂子落喦泉。二师自得幽栖趣,向此灰心肯复然。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