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为史帅寿)原文
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
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
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
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
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
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
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
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诗词问答
问:黄河清(为史帅寿)的作者是谁?答:丘崈
问:黄河清(为史帅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河清(为史帅寿)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丘崈的名句有哪些?答:丘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鼓角
战鼓和号角的总称。古代军队中为了发号施令而制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 张郃。——《三国演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唐· 杜甫《阁夜》
清雄
清峻雄浑。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独念吾 元章 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絶世之文。” 明 文徵明 《题<七姬权厝志>后》:“其文清雄峭拔,足以配古。”
云祲
古代观察云的色彩以占吉凶的一种方术。《新唐书·李靖李勣传赞》:“世言 靖 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为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于忠智而已。” 宋 康与之 《昨梦录·杨氏三兄弟》:“ 宣 政 间, 杨可试 、 可弼 、 可辅 兄弟,读书精通易数,明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於兵书尤邃,三人皆名将也。” 宋 丘崈 《黄河清·为史帅寿》词:“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
边尘
(1).边地的尘土。 唐 岑参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诗:“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明 冯梦龙 《精忠旗·逆桧南归》:“双袖染边尘,回首关津,受恩深,处假为真。” 清 方文 《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边尘一起飞黄叶,岸柳重攀变緑枝。”
(2).代称边境战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詔驃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今者海内清定,万里一统,三垂无边尘之警,中夏无狗吠之虞。” 唐 戴叔伦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诗:“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从容歼小丑,谈笑静边尘。”
一线
见“ 一线 ”。
亦作“ 一綫 ”。1.一根线,亦形容细长如线。 唐 杜甫 《至日遣兴》诗之一:“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终朝,而一线之溜可以潦石者,一与不一故也。” 元 萨都剌 《鹦鹉曲》:“觉来粉汗湿香脸,一线新红枕痕浅。” 明 唐寅 《晓起图》诗:“晓鸦无数盘旋处,緑树枝头一线红。” 毛 * 《菩萨蛮·黄鹤楼》词:“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关事物之间的脉络。《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学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学射于 公孙丁 ,三人是一线传授。”《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毋竝进君子小人以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论以为皇极,以培养国家一线之脉,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潜虚 《徐节妇传》:“彼公侯将相跨州连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妇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线之绪,而使之復兴,岂不悲哉!”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其学界为螺线形,虽千变万化,殆皆一线所引也。”
(3).形容极其细微。 金 元好问 《自题写真》诗:“东涂西抹窃时名,一线微官悮半生。” 清 曹寅 《重题晚研跋后兼伤怀南洲》诗之三:“酒边花外打乖人,劫后刚回一线春。”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若是乎两 汉 之以著述鸣者,惟 江都 龙门 二子,独有心得,为学界放一线光明而已。”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是一线生机,我记好街名厂名就去了。”
(4).第一线。指作战的最前线,亦指从事实际工作的基层。
觉皇
佛的别称。 宋 陈师道 《代兴龙节功德疏》:“伏愿凭觉皇之外助,效臣子之内心。”
日永
(1).指夏至。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故云。《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传:“永,长也,谓夏至之日。”
(2).指夏天白昼长。《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郭璞 《夏诗》:“融风拂晨霄,阳精一何冏。闲宇静无娱,端坐愁日永。” 唐 韦应物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诗:“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明 夏完淳 《端午赋》:“朱明日永,丽节天中。”
崇牙
(1).悬挂编钟编磬之类乐器的木架上端所刻的锯齿。亦代指钟磬架。《诗·周颂·有瞽》:“有瞽有瞽,在 周 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孔颖达 疏:“虡者立於两端,栒则横入於虡。其栒之上加施大板,则著於栒。其上刻为崇牙,似锯齿捷业然,故谓之业。牙即业之上齿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尔乃九宾重,臚人列,崇牙张,鏞鼓设。” 薛综 注:“张,谓树之以悬钟鼓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建簴崇牙盛,衔鐘兽目嗔。”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建崇牙,开盛府,是生辰。”
(2).旌旗的齿状边饰。《礼记·明堂位》:“ 有虞氏 之绥, 夏后氏 之绸练, 殷 之崇牙, 周 之璧翣。” 孔颖达 疏:“ 殷 之崇牙者,谓刻繒为之形,饰旌旗之侧。”《礼记·檀弓上》“设崇, 殷 也” 唐 孔颖达 疏:“旌旗之旁,刻繒为崇牙。 殷 必以崇牙为饰者, 殷汤 以武受命,恒以牙为饰。”
千骑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欢声
欢心地发出呼声
万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汉书·刑法志》:“地方一里为井……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2).千家万户。 唐 陈子昂 《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 明 凤尹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欖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花月痕》第八回:“阁( 吕仙阁 )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府人
古代掌管府藏的官员。《左传·昭公十八年》:“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梦熊
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羆。”又:“大人占之,维熊维羆,男子之祥。” 郑玄 笺:“熊羆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 清 钱谦益 《秦淮花烛词》之七:“绣佛旛前祝梦熊,金光夫妇宿因同。”
佳景
美景;胜景。 唐 元稹 《寄乐天》诗:“老逢佳景惟惆悵,两地各伤何限神。” 宋 柳永 《法曲献仙音》词:“遇佳景,临风对月,事须时恁相忆。”
皇恩
指皇帝给予的恩惠
皇恩浩荡
天闱
宫闱;宫廷。《旧唐书·刘洎传》:“今太子一侍天闈,动移旬朔,师傅以下,无由接见。” 明 刘基 《春兴》诗:“近闻丹詔出天闈,圣主鸣谦下土知。”
云章
(1).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 宋 欧阳修 《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 宋 苏轼 《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2).指文彩蜚然的文章。 金 赵秉文 《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
(3).彩云。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 《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 元 虞集 《触石坠马卧病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诗之一:“雨餘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4).道教的典籍。《云笈七籤》卷一二二:“琼简瑶函,爰敷宝训;云章凤篆,咸演秘文。”
凤鸾
(1).泛指凤凰之类的神鸟。 唐 令狐楚 《游义兴寺上李逢吉相公》诗:“凤鸞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鸞相对立梧桐。”
(2).比喻佳偶。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主婚作伐两凭谁,如何擅把凤鸞缔。”
(3).指笙箫等乐器。《云笈七籤》卷二十:“建紫毛之节,驾飞云丹舆,前吹凤鸞,后奏天钧。”
飞动
(1).飘逸生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延寿 《灵光》,含飞动之势。”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公车三千牘,字字岌飞动。”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宝而藏之。”
(2).犹振奋。 唐 杜甫 《赠高式颜》诗:“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孟子书百里奚》:“味其所用助字,开闔变化,使人之意飞动。”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愈觉飞动,亹亹不輟。”
(3).飞扬飘动。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翌日巖谷爽朗,烟霞飞动。”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等到万树长林震荡 * 泛滥的风暴,才能群起蜂涌,摇展飞动。”
相映
互相映衬。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宋 刘敞 《睡起》诗:“水木淡相映,庭户清无喧。” 宋 王安石 《赠吴显道》诗:“朱颜日夜不如故,深感杏花相映红。”
宝带
用珍宝装饰的佩带。《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带,垂布空中,庄严殊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犀带等启》:“ 魏君 宝带,特赐 刘楨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 歌 赵 舞为君开。” 宋 苏轼 《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 元 迺贤 《送按摊不华万户湖广赴镇》诗:“腰间宝带悬金虎,马上春衫綉玉虬。”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勋业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得也
1.犹言得了。
2.应答之词。犹言明白啦。
整顿
(1) 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整顿纪律
(2) 收拾准备
整顿下饭菜
江淮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恰好
(1) 正好;刚好
这块布恰好够做一件衬衣
(2) 适值其时
援兵恰好这时赶到
(3) 形式精确或比例一致地
它的裂缝恰好与底面相平行
归朝
(1).归附朝廷。《旧唐书·宪宗纪下》:“贼 吴元济 上表,请束身归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邓王 乃 钱俶 归朝后所封。”
(2).返回朝廷。 唐 杜甫 《将晓》诗:“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精彩推荐:
- 小子成人尔定孙,成人来前吾语成人汝。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今尔名以榘,字尔以方叟。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榘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此理根所成人,其本一而已。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圣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学者思圣贤,於学亦必以。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緻。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於视为不方,随物而妄宣。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於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一一守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