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谋创领要亭原文 诗词名句

谋创领要亭

作者:汪熙 朝代:宋代

谋创领要亭原文

生平酷爱山,好山宁相远。
知吾入山意,幽致竞牵挽。
信步杖藜轻,升高腰脚健。
小雨著黄落,索索声相溷。
僧窗事事幽,蕉肥野菊曼。
尘市仅隔水,心安即为遁。
有岩瞰清溪,古木郁萝蔓。
前冈连远嶂,万象纷自献。
人生有物缘,参合甚符券。
缘外倘强求,十一失千万。
此地乃天与,一亭吾欲建。
寄言岩下右,为偿把钓愿。

诗词问答

问:谋创领要亭的作者是谁?答:汪熙
问:谋创领要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平

(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酷爱

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相远

相异;差距大。《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宋 苏轼 《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 汉 之与 秦 , 唐 之与 隋 ,其治乱安危,至相远也。”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圣贤之文与后世之词,纯驳工拙多寡不大相远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木刻却小品居多,所以翻刻起来,还不至于大相远。”

山意

山的情态。 唐 杜甫 《小至》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金 元好问 《山居》诗:“野阴添晚重,山意向秋多。”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云烟缥缈,山意悠闲。”

幽致

(1).幽雅别致;幽静雅致。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岑参》:“‘山风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斋宫》:“内亭曰 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梁,颇甚幽致。”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地方虽然不大,风景倒还幽致。”

(2).犹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啸》诗之十一:“ 梁园 崇侈丽,幽致属山家。”

(3).深奥的道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启》:“盖有识天人之幽致,明国家之大体。”

牵挽

(1).亦作“ 牵輓 ”。牵拉。指拉物。《后汉书·董卓传》:“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恶厌牵挽。”《法苑珠林》卷二二:“ 晋州 陷日,像汗流地……后欲倒之,人牛六十牵挽不遂。”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随车少妇劳牵輓,失穴残胡尚陆梁。”《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星罗棋布的油井,牵挽着条条‘油龙’飞腾疾游。”

(2).牵扯。 清 恽敬 《望仙亭记》:“若 纯阳真人 ,求之縉绅先生之撰述,未尝言其学於 释 氏,而 释 氏必牵挽之。”

(3).援引。指用人。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陛下始缘都城楮贱米贵,牵挽用臣。今虽楮稍重而贱之源犹在;糴渐平而贵之根自若,惧终不足寄委。”《元典章·吏部二·父子兄弟做官回避》:“前省官 阿合马 、 郝禎 等……父子居於省部,子姪列於州郡,牵挽私亲,树立党錮,莫甚於此。”

(4).牵制。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故使君而当平世,必能扶植善类,不为小人所牵挽。”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士大夫登朝之日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见“ 牵挽 ”。

信步

随意走走

胜似闲庭信步。——毛 * 《水调歌头·游咏》

杖藜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升高

提高地位、程度或水平

升高温度

腰脚

腰与脚。常表示人的体力。《梁书·处士传·何胤》:“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賁,甚愿诣闕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 唐 杜甫 《寄赞上人》诗:“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 宋 苏轼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腰脚渐不胜,维时日亭午。”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千级石磴试腰脚,百寻涧底望高楼。天外云自流。”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黄落

(1).谓草木枯萎凋零。《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汉武帝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鴈南归。”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2).指枯草落叶。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海无隐飈,山有黄落。”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林飞黄落,山积白雪。” 宋 戴复古 《山中即目》诗之一:“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索索

(1) 恐惧的样子

震索索,视矍矍。——《易·震》《疏》:“索索,心不安之貌。”

(2) 形容颤抖

这时,他的脸、脖子全冻紫了,两只手臂索索地抖着,呼吸已经很费劲了。——《罗盛教》

(3) 象声词

(4) 形容细微的声音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形容风吹草木声

山苍苍而坠叶,树索索而摇枝。——南朝陈· 江总《贞女峡赋》

相溷

见“ 相浑 ”。

僧窗

亦作“ 僧牕 ”。僧寺的窗户。 宋 黄庭坚 《德孺五丈和之字诗韵难而愈工辄复和成可发一笑》:“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 宋 陆游 《长歌行》:“ 成都 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明 王思任 《留赠循元长老》诗:“风清佛阁松涛静,泉过僧牕竹影寒。”

事事

(1) 做事

无所事事

(2) 各种事情;每件事

委员会将发现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野菊

又称野菊花。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秋季开花,花黄色,野生在路边荒地。花及全草均可入药,性微寒,味苦辛,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疮疡肿毒等症。花有降低血压作用;又可配制农药。 宋 欧阳修 《笔说·辨甘菊说》:“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迺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尔。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野菊》﹝附方﹞“痈疽疔肿”引《孙氏集效方》:“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汁,以渣傅之即癒。” 石三友 《金陵野史·春八鲜与野菜》:“菊花脑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药效与野菊相似。”

尘市

犹尘世;市井。 明 王世贞 《为刘侍御题清举楼》诗:“为言尘市无所欢,聊从物外得奇观。” 清 袁枚 《续新齐谐·葛先生》:“自称 葛 姓,素好读书,厌尘市嚣杂,故隐此僻处。” 清 梅曾亮 《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从篱落中见行者,疑深山樵渔,不类尘市人。”

心安

内心安适坦然

心安意适

萝蔓

松萝的藤蔓。喻攀附。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 唐 韩愈 《楸树》诗之二:“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但蜂媒有意桃花,我就订鶯期引扳萝蔓。”

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参合

(1).验证相合。《韩非子·主道》:“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閲焉。”

(2).并列。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功德参合而道术生焉。” 王利器 校注:“谓圣人之功德与天地参也。”

(3).符合。《隋书·天文志上》:“推北极里数法,夜於地中表南,傅地遥望北辰纽星之末,令与表端参合。”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未几,翁子 文辉 以吾友 施子羽 所为状来请,铭状中事,多与 邦靖 所説参合。”

(4).谓综合观察。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及乱,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不以不必显而废忠,不以不必诛而从乱,参合古今之士,盖百一焉。”《孽海花》第二五回:“把人事天变,参合起来,只怕国运要从此大变。”

(5).综合参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与天地相应,参合於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明史·范常传》:“羣臣集议,间有异同, 常 能参合众言,委曲当上意。”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我主要的是参合着《战国策》、《竹书纪年》和《史记》这三项资料,并没有纯粹依据《史记》。”

符券

符信;票券。 宋 岳珂 《愧郯录·金银牌》:“皇朝符券,皆枢密院主之。” 明 高启 《送刘省郎出佐边郡》诗:“符券前军重,衣冠上客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西录》:“出其通商符券数百张纳公袖中。”

强求

1.亦作"强求"。 2.勉强以求;硬要求。

十一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新中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的这一天

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把钓

(1).垂钓。 唐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诗:“把钓看棋高兴尽,焚香起草宦情疎。” 唐 吴融 《自讽》诗:“本是 沧洲 把钓人,无端三署接清尘。”

(2).指垂钓的人。 唐 翁洮 《渔者》诗:“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