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昆明湖往玉泉山舟中瞻眺原文
沧池含倒景,青莲杂红蕖。
目谋既可悦,手搴亦与俱。
窈窕出结撰,耕织入画图。
兰舟信不约,漾漾随锦凫。
乘流遂穷源,得门岂问途。
朅以敞澹襟,匪事耽盘娱。
诗词问答
问:于昆明湖往玉泉山舟中瞻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于昆明湖往玉泉山舟中瞻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沧池
(1). 汉 未央宫 内池名。《三辅黄图·沧池》:“ 未央宫 有 沧池 ,言池水苍色,故曰 沧池 。池中有 渐臺 , 王莽 死於此。” 汉 张衡 《西京赋》:“ 沧池 漭沆, 渐臺 立於中央。”
(2).泛指水色碧青的池塘。 南朝 宋 颜延之 《碧芙蓉颂》:“擢丽沧池,飞映云屋。”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倒景
见“ 倒影 ”。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红蕖
(1).红荷花。蕖,芙蕖。 南朝 梁简文帝 《蒙华林园戒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宋 王安石 《筹思亭》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緑水池。” 清 方文 《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烛冷香销犹不寐,红蕖翠篠总含思。”
(2).喻指女子的红鞋。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罗袜红蕖艷,金羈白雪毛。” 仇兆鳌 注引 黄生 曰:“红蕖,指宫鞋。”
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出结
出具事已了结或事情属实的证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故必清查有法,洞晰无疑而后交盘出结。”《儒林外史》第八回:“彼此传杯换盏,直吃到日西时分,将交代的事当面言明, 王太守 许定出结,作别去了。过了几日, 蘧太守 果然送了一项银子, 王太守 替他出了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当初力辞了患病不去,又要经过地方官验病出结,费了许多周折。”
耕织
耕种纺织。犹言农桑。《管子·幼官》:“三会诸侯,令曰:‘田租百取五,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毋乏耕织之器。’” 汉 贾谊 《新书·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乃共入 霸陵山 中,以耕织为业。” 清 方文 《述哀》诗:“方技知卜医,可以代耕织。”
入画
纳入画中,形容景色的美丽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兰舟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漾漾
水波飘荡的样子
湖面漾漾,十分恬静
乘流
(1).顺着水流。 汉 枚乘 《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二:“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 白浪不曾忧。”
(2).指顺应社会潮流。 汉 贾谊 《鵩鸟赋》:“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 唐 崔曙 《送薛据州之宋州》诗:“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3).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 吴蜀 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4).犹乘舟。 唐 李白 《姑熟溪》诗:“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唐 薛能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復乘流,何时发 虎丘 ?”
(5).谓继承传统。《文选·扬雄<长杨赋>》:“逮至 圣文 ,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李善 注:“随风乘流,言顺从 高祖 之风流也。”
穷源
(1).河流的发源处。 唐 薛能 《黄河》诗:“人间无 博望 ,谁復到穷源?”
(2).穷尽水流的源头。 宋 梅尧臣 《入泽王河口》诗:“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3).亦作“ 穷原 ”。探寻事物的本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读 横渠 诗,最爱其一篇云:‘学《易》穷源未到时,便将虚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筹鹾篇》:“夫推其本以齐其末,君子穷原之学也。”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像这样宗族中穷源极流的旧习惯,在 中国 有几千年,牢不可破。”
问途
亦作“ 问涂 ”。询问路径;探索门径。《庄子·徐无鬼》:“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逮其知学,復观其所以因材自励期於至远者,亦若 王良 造父 秣驥騄而问途。”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西学之事,问涂日多。”
耽盘
耽于游乐。《文选·潘岳<射雉赋>》:“耽槃流遁,放心不移。”一本作“ 耽盘 ”。 徐爰 注:“槃,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妙音感人,犹美 * 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