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原文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
恰如春入浣花村。
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
主人席次两眉轩。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浣溪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浣溪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都无
倘无,若无。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送之》词:“晚岁躬耕不怨贫,隻鸡斗酒聚比隣。都无 晋 宋 之间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邓广铭 笺注:“‘都无’当作‘倘无’解。 陶渊明 生於 东晋 末年,卒於 刘宋 初年。其时内多篡弑之祸,而北方则先后分处於 十六国 统治下……故 稼轩 作此设词,以为若无 晋 宋 之间事,则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斧凿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饱参
谓充分领略事理。 宋 晓莹 《罗湖野录》卷四:“ 明州 和庵主 ,从 南岳 辨禪师 游,丛林以为饱参。”《增修诗话总龟后集》卷二八引 宋 无名氏 《雪浪斋日记》:“为诗当饱参,然后臭味乃同,虽为大宗匠者亦然。”
佳处
(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恰如
(1) 正像,正如
原材料恰如草,文章恰如挤出的奶
(2) 正似乎
那婴儿笑着恰如知道母亲说什么
浣花
(1).即 浣花溪 。 宋 陆游 《岁晚诗》:“ 浣花 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 令威 。” 清 戴名世 《李县圃唱和诗》序:“然 子美 故乐 蜀 , 锦江 之上, 浣花 之滨,时时有 子美 ,时时有 子美 之诗也。”参见“ 浣花溪 ”。
(2).即浣花笺。 宋 陆游 《闲居无客戏作长句》诗:“韞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自注:“浣花, 蜀 笺名。”参见“ 浣花牋 ”。
(3).见“ 浣花日 ”。
笔墨
(1) ∶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光有
广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武王 克 商 ,光有天下。” 杜预 注:“光,大也。”《国语·周语中》:“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德者,故能光有天下。” 韦昭 注:“光,大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高祖 圣德,光有天下。”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席次
指坐位的排列顺序
请按席次就坐
眉轩
双眉高举。表示喜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 吕延济 注:“轩,举也;举眉,谓喜也。”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如曰,最先为 昌黎 韩愈 所知,则读者眉轩心肃,想见其人,其荣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