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原文 诗词名句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原文

不唯诗著籍,兼又赋知名。
议论于题称,春秋对问精。
半应阴骘与,全赖有司平。
归去峰峦众,别来松桂生。
涨江流水品,当道白云坑。
勿以攻文捷,而将学剑轻。
制衣新濯锦,开酝旧烧罂。
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诗词问答

问: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问: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贾岛的名句有哪些?答:贾岛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73-14

参考注释

不唯

(1).犹言非因。《左传·僖公五年》:“ 桓 、 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

(2).不仅;不但。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羣辈来见,皆曰:‘ 滂 之大进,不唯於文词,为人亦然。’”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以予观之,不唯于语法不顺,而义亦未完也。” 王汶石 《少年突击手》:“凡是他能做的事,妈妈不唯自己不帮忙,奶奶要帮忙,她还不让呢。”

知名

(1) 出名。声名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闻知其名声或名字

岸旁草树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

议论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对问

(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

(2).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 唐 沉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

阴骘

原指上苍默默地使安定下民,转指阴德

有司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峰峦

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流水

(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道白

戏曲中的说白

学剑

学习剑术。谓学习武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论兵,即佐中军之策。”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鍔。”

濯锦

(1). 成都 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暗虹走缴绕,濯锦莫周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歷城 北二里有 莲子湖 ,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緑间明,乍疑濯锦。” 清 吴伟业 《闻撤织造志喜》诗:“尚方玉帛年来盛,早见 西川 濯锦多。” 靳荣藩 注引《文选·蜀都赋》注:“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 江 水也。”

(2).江名。参见“ 濯锦江 ”。

同日

(1).同一天。《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二子声同日,诸生困一经。”《宋史·儒林传八·王应麟》:“ 应麟 与弟 应凤 同日生。”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四》:“此后,我又于同日寄《新女性》一本。”

(2).“同日而语”之略语。《南史·胡颖徐度等传论》:“当 金陵 覆没,抑惟天数,然 任忠 与亡之义,无乃致亏,与夫 萧 鲁 所行,固不同日。”参见“ 同日而语 ”。

升科

登科,及第。 唐 贾岛 《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诗:“同日昇科士,谁同膝下荣?”

明 清 定制谓开垦荒地,满规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科,科税。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苟可修復故道,不妨动众劳民,万一不可,亦藉升科补之。”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则歷任州县升科,以达于户部矣。”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而 新疆 与东三省,其陇亩往往未升科,纵升科亦必不能过 辰 沅 。”

膝下

(1) 子女幼时常依于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儿

亲生之膝下。——《孝经》

膝下犹虚

(2) 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违离膝下,三十五年。——守文护《报父母》

父亲大人膝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三试惠山陆子泉,吾知味以未曾煎。

    不妨煮鼎欣因暇,那便吟诗罢和前。

    丽日和风方荡漾,轻荑嫩草已芊眠。

    吴中春色真佳矣,可得吴民温饱全。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小雨廉纤晚,幽花寂历秋。嘉时空冉冉,白日付悠悠。乱思工萦恨,危肠只贮愁。唯应时扣寂,一念万缘休。
  • 作者:白子仪,朝代:宋代
    标签:除夕

    逸景运寒燠,良辰徒送迎。

    冬权讫昏暮,岁籥改黎明。

    华发任疏飒,宿心无变更。

    唯凭一樽酒,时得慰劳生。

  • 作者:杜甫,朝代:唐代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惊风翻河汉,梁栋已出日。群生各一宿,飞动自俦匹。吾亦驱其儿,营营为私实。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胡为有结绳,陷此胶与漆。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终契如往还,得匪合仙术。
  • 作者:杜淹,朝代:唐代
    伊吕深可慕,松乔定是虚。系风终不得,脱屣欲安如。且珍纨素美,当与薜萝疏。既逢杨得意,非复久闲居。
  • 作者:叶茵,朝代:宋代
    老来分外喜新春,春事关心世事轻。棋肯输时方是著,路疑险处不须行。雨催农业鸠夫妇,风带边声雁弟兄。办得斗园邻屋角,剩栽芝术了余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轻云迟日试耕天,丰泽耕馀一泛船。

    镜里林花舒艳裔,云边楼阁隐神仙。

    智仁乐处山兮水,飞跃呈来鱼与鸢。

    书屋翛閒瓯砚净,每教清跸为停延。

  • 作者:张镃,朝代:宋代
    功用今年百倍加,圃中添就好生涯。大於桤树夜合树,肥似桃花巴揽花。煮酒未尝先问日,裌衣初制渭裁纱。起来不是贪眠在,斋后僧怜未瀹茶。
  • 作者:邓忠臣,朝代:宋代
    文书盈几法筵埋,香火秋来愿稍乖。得似鹿门携手去,定随绣佛镇长斋。
  • 作者:李邴,朝代:宋代
    等闲莫遣俗人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