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再见从弟舍人原文 诗词名句

再见从弟舍人

作者:刘兼 朝代:唐代

再见从弟舍人原文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
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滞迹未偕朝北阙,高才方命入西川。
愿君通理须还早,拜庆慈亲几杖前。

诗词问答

问:再见从弟舍人的作者是谁?答:刘兼
问:再见从弟舍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再见从弟舍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刘兼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兼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66-34

参考注释

屈指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鸾台

(1).宫殿高台的美称。《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 李善 注:“鸞臺、兰渚,以美言之。” 唐 王勃 《九成宫颂》:“翊鸞臺之广宴,扈鸳砌之仙游。”

(2). 唐 时门下省的别名。后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二》:“ 垂拱 元年改门下省曰鸞臺。”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幅狭不堪作詔命,聊备麤使供鸞臺。” 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贞吉之官徽州》诗:“凤沼趍晨久,鸞臺典籍荣。”

(3).妆台。《敦煌曲子词·天仙子》:“燕语鶯啼惊觉梦,羞见鸞臺双舞凤。” 宋 张先 《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词:“弄妆俱学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 明 高明 《琵琶记·再报佳期》:“鸞臺罢妆,鹊桥初驾,佳期近也,请仙郎到河。”

秘阁

(1).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 机 始以臺郎出补著作,游乎祕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癸丑, 魏 詔求遗书,祕阁所无,有益时用者,加以优赏。” 胡三省 注:“ 汉 时书府,在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内则有 延阁 、 广内 、 石渠 之藏。 后汉 则藏之 东观 , 晋 有中外三阁经书。 陆机 《谢表》云‘身登三阁’,谓为祕书郎掌中外三阁祕书也,此‘祕阁’之名所由始。”《新唐书·段成式传》:“研精苦学,祕阁书籍,披閲皆遍。”

(2).指尚书省。《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升降祕阁,我服载暉。” 李善 注:“序云‘入为尚书郎’,作此诗。然祕阁即尚书省也。”

(3).临书枕臂之具。也称臂搁。 明 屠隆 《考槃馀事·文房器具笺·秘阁》:“有以长样古玉璏为之者,近以玉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紫檀雕花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者。有 倭 人造黑漆祕阁,如圭元首方,下阔二寸餘,肚稍虚起,恐惹字黑,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为祕阁上品。”

相悬

见“ 相县 ”。

分飞

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 、 织女 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君是生人,我鬼也……既已分飞,将何表信于郎?” 宋 徐铉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诗:“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徒使鸞凤分飞,燕鸿交避,悠悠长恨,耿耿遐思。” 清 汪懋麟 《怀石林》诗之二:“忆昔分飞九月中,霜风摇落菊花丛。”《蔡廷锴自传·复入军籍》:“与相处十月的同事暂时告别,以为十天后可以再相见,怎知从此东西分飞,永不再面。”

淮甸

淮河 流域。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登艫眺 淮 甸,掩泣望 荆 流。” 唐 刘禹锡 《代谢贷钱物表》:“ 寿春 固纍以备盗, 淮 甸兴师以扞姦。” 明 谢榛 《送钦水部子辰之沛中》诗:“树色分 淮 甸, 河 流见 禹 功。”

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蟾影

月影;月光。 唐 徐晦 《海上生明月赋》:“水族将蟾影交驰,浪花与桂枝相送。” 明 刘基 《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絳气往来蟾影入,碧光浮动日华生。” 清 陈维崧 《翠楼吟·惠山云起楼作》词:“晚值蟾影初昇,似 姮娥 妆镜夜深离匣。”

北阙

(1).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闕、北闕、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嚮,而上书、奏事、謁见之徒皆诣北闕。”

(2).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復能屈身稽顙,还向北闕,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耶?” 唐 李白 《忆旧游寄淮郡元参军》诗:“北闕青云不可期, 东山 白首还归去。” 宋 陆游 《西郊》诗:“七十辞北闕,五亩寄西郊。” 康有为 《星海自京还》诗:“伏陈北闕有封事,醉卧西风賸酒楼。”

高才

(1) 才能高超

(2) 才能不同凡响的人

这工作我实在不能胜任,另请高才吧

方命

(1).违命;抗命。《书·尧典》:“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 蔡沉 集传:“方命者,逆命而不行也。”《汉书·叙传下》:“ 孝景 蒞政,诸侯方命。” 明 宋濂 《王先生小传》:“俄,部使者下令正 丁 罪, 丁 恚,集 季溪 恶少年,据险阻以方命,首害先生於家。” 章炳麟 《訄书·订文》:“其顽梗方命,终为俘馘绘诸此。”

(2).常作难于应命的婉辞。《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伏乞俯鉴微情,勿嫌方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这件事,实在不能尽力,只好方命的了。” 梁启超 《复金山中华会馆书》:“弟之初志,固不可渝,谨谢盛心,幸恕方命。”

遍告。《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郑玄 笺:“方命其君,谓徧如诸侯也。” 马瑞辰 通释:“方、旁古通用……旁之言溥也,徧也。”

通理

(1).通晓事理。《易·坤》:“君子黄中通理。” 三国 魏 曹操 《议复肉刑令》:“安得通理君子达於古今者,使平斯事乎?”《平妖传》第五回:“你儿子忒不通理,做出恁般手脚。”

(2).共通的道理。《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又论皇帝王霸豢龙之説,甚是通理。”《南史·徐羡之传》:“臣以为法律之外,尚弘通理,母之即刑,由子明法。” 宋 曾巩 《正长各举属官诰》:“盖上下之体相承,如此以周天下之务,此古今之通理也。”

(3).犹统理。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臣闻天生蒸民,不能自治而立王者通理之。” 宋 王禹偁 《与冯伉书》:“今有 商於 之命,而亲友间往往相唁,诚以閤下通理是郡也。”

(4).连通的纹理。 唐 白居易 《云居寺孤桐》诗:“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拜庆

见“ 拜家庆 ”。

慈亲

慈爱的父母。《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后多指母亲。 唐 聂夷中 《游子行》:“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清 魏源 《接家书喜舍弟归自江南》诗:“汝侍慈亲侧,吾侍严亲行。”

几杖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 唐 杜甫 《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 明 张煌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何吾驺,朝代:明代

    重雾侵衣到晓寒,东山怅别路漫漫。

    醉君昨夜帘前月,借向长安马上看。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佩文亦复戒雕虫,绠汲攸殊自不同。

    个里披芸得何趣,为君难语味无穷。

  • 作者:楼钥,朝代:宋代
    舅甥相与老鄞川,况值慈亲九十年。画舫时追唐贺监,笋舆联访汉梅仙。官名自愧偶同辙,才望如何敢并肩。误辱品题称酷似,此声梁楚更堪传。
  • 作者:庾信,朝代:南北朝
    昔闻王子晋。轻举逐神仙。谓言君积善。还得嗣前贤。四海皆流寓。非为独播迁。岂意中台坼。君当风烛前。自君钟鼎族。江东三百年。宝刀仍世载。琱戈本旧传。绿绂纡槐绶。黄金饰侍蝉。地建忠臣国。家开孝子泉。自能枯木润。足得流水圆。以君承祖武。诸侯无间然。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颍阴珠玉丽。河阳脂粉妍。名高六国共。价重十城连。辩足观秋水。文堪题马鞭。回鸾抱书字。别鹤绕琴弦。拥旄裁甸服。垂帷非被边。静亭空系马。闲烽直起烟。不废披书案。无妨坐钓船。茂陵忽多病。淮阳实未痊。侍医逾默默。神理遂绵绵。永别张平子。长埋王仲宣。柏谷移松树。阳陵买墓田。陜路秋风起。寒堂已飒焉。丘杨一摇落。山火实时燃。昔了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 作者:何吾驺,朝代:明代

    织成一匹绢,待郎归作衣。

    郎行两经岁,卖绢不疗饥。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江山有约未应疏,浪自忙中白却须。我昔属官今属我,子能略伴瘦藤无。
  • 作者:张埴,朝代:宋代
    山灵浑不倦差排,四供相随好雨来。花木成行新膏沐,麻鞋更上一层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中州夙号民风古,麟瑞今闻实可嘉。

    七世同居如许氏,百人共爨胜杨家。

    雍雍敦睦倡乡里,蔼蔼致祥表近遐。

    敢曰休徵因泰运,安民调化敬惟加。

  • 作者:龚自珍,朝代:清代
    今日闲愁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
    山人生死无消息,梦断查湾一角青。
  • 作者:孙鲂,朝代:唐代
    未发先愁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销。青丛别后无多色,红线穿来已半焦。蓄恨绮罗犹眷眷,薄情蜂蝶去飘飘。明年虽道还期在,争奈凭栏乍寂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