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惟汉行原文 诗词名句

惟汉行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惟汉行原文

太极定二仪。
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
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
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
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
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
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
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
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
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
万载驰其名。

诗词问答

问:惟汉行的作者是谁?答:曹植
问:惟汉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植的名句有哪些?答:曹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太极

(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易·繫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籤》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二仪

(1).指天地。 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周书·武帝纪上》:“二仪创闢,玄象著明。” 明 王慎中 《游白鹿洞》诗:“境闲百虑空,意愜二仪广。”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二仪之英,五材之精,在地为石,在天为星。”

(2).指日、月。 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二仪协序,五纬同符。”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二仪运而出没,五纬随而起伏。”

清浊

(1).清水与浊水。《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 唐 高适 《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妆域》:“蓬卷无根株,涡洄乱清浊。”

(2).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行纪》:“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吾将观子之进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浊。”

(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礼记·乐记》:“倡和清浊,迭相为经。”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 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 法言 为 吴 人,而为 吴 音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气与浊气。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李善 注:“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八极

八方极远之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淮南子·原道训》:“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 高诱 注:“八极,八方之极也,言其远。” 唐 李白 《大鹏赋》:“余昔於 江陵 见 天台 司马子微 ,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 杜威 教授有他的实验主义, 白璧德 教授有他的人文主义,从他们那里零零碎碎贩运一点回来的就变了 中国 的呵斥八极的学者,不也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证明吗?”

天道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着明

显明。《易·繫辞上》:“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新唐书·陈子昂传》:“臣观祸乱之动,天人之际,先师之説,昭然著明,不可欺也。” 何震 《女子解放问题》:“以迄於今,曾几何时,而议员压制之弊,深切著明,社会党人所宣言,劳动团体所反抗,书报具在,可復审也。”

人立

如人之直立。《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射之,豕人立而啼。”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黑狐》:“予始登厕,即见一黑狐人立壁角。”

君长

(1) 君主

(2) 部落的首领

欲以

即“欲以(之)”,想借(此)

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欲以动上意。(即“欲以之动上意”的省略。)——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变故

意外发生的事故、灾难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宋· 苏轼《教战守》

骄盈

(1).骄傲自满。《荀子·仲尼》:“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 北周 庾信 《角调曲》:“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元 揭傒斯 《赠洪参军兄弟》诗:“君德贵并包,臣道戒骄盈。”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旭亭家书》:“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

(2).猛烈旺盛。 宋 司马光 《和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应声

随着声音

应声落马。——明· 魏禧《大铁椎传》

零泪应声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细微

(1) 十分精确的,精密计量的,敏锐分析的

我搞不清这些细微的区别

(2) 细小隐微;卑贱

三季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的末期。《国语·晋语一》:“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 韦昭 注:“季,末也。三季王, 桀 、 紂 、 幽王 也。”《汉书·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 颜师古 注:“三季, 三代 之末也。” 晋 陶潜 《赠羊长史》诗:“愚生三季后,慨然念 黄 虞 。”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七:“三季沦 周赧 ,七雄灭 秦嬴 。” 清 方苞 《西邻愍烈女》:“昔先王知民性……自三季以后,民抗敝以巧法。”

(2).指 春秋 鲁昭公 时的 季孙氏 、 仲孙氏 、 叔孙氏 。《吕氏春秋·察微》:“以 鲁国 恐不胜一 季 氏,况於三 季 同恶。”

天经

(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金镜霾六国,亡 新 乱天经。”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禀承粹和,篤守天经。”参见“ 天经地义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於地纪。”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风交广漠野,云起盪天经。”

二皇

(1).指 伏羲氏 和 神农氏 。《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 高诱 注:“二皇, 伏羲 、 神农 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 薛综 注:“二皇, 伏羲 、 神农 也。” 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二皇称至化,盛哉 唐 虞 庭。”

(2).二皇军,即二鬼子。 陈登科 《活人塘》十一:“ 步权 前年春在 下关 被二皇也打在腿上,他晓得门道。”

至化

极美好的教化。《后汉书·仲长统传》:“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址。”《晋书·阮种传》:“旁求俊乂,以辅至化,此诚 尧 舜 之用心也。” 宋 王禹偁 《进端拱箴表》:“陛下圣德昭被,神功著明,四辅无私而秉大钧,百姓不知而归至化。”

唐虞

唐尧 与 虞舜 的并称。亦指 尧 与 舜 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 唐 虞 之际,於斯为盛。”《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刘过 《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 伊 吕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时代以前。”

禹汤

夏禹 和 商汤 。后视为贤明君主的典范。《左传·庄公十一年》:“ 禹 汤 罪己,其兴也勃焉; 桀 紂 罪人,其亡也忽焉。”《晋书·安帝纪》:“自顷国难之后,人物彫残,常所供奉,犹不改旧,岂所以视人如伤, 禹 汤 归过之诫哉!” 明 刘基 《咏史》诗之一:“六雄糜沸扰天纲,天下嗷嗷望 禹汤 。” 清 顾炎武 《晋王府》诗:“定知慈俭理,得占 禹 汤 齐。”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在昔

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 鯀 陻洪水,汩陈其五行。” 汉 班固 《东都赋》:“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习诈而夸,著流风於在昔;多盗与讼,号难治於当今。”

帝京

帝都;京都。《汉武故事》:“上幸 河东 ,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謫居卧病 潯阳 城。” 明 边贡 《重赠吴国宾》诗:“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

日昃

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 清 陈梦雷 《华严岭》诗:“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济济

(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在公

谓办理公事。《诗·召南·小星》:“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载驰

《诗·b07b风》篇名。春秋时卫国被异族袭破首都,人民颠沛流亡,国君之妹许穆公夫人打算回国赴难,因受许人阻挠,作下此诗。诗中表达了对故国覆亡的忧急,并向大国发出求救呼吁,是较早出现的爱国主义诗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井底引银瓶,氓之六章别开生面无遁形。

    始而共语继而约,遂至相奔图共乐。

    为计非不狡以御彼,蚩蚩然终于见弃。

    朱注以喻君子立身诚可思,井底引银瓶,乐天形容浪子 * 之态实无遗。

    似此艳体恐污笔砚,我诚不能为。

  • 作者:吴潜,朝代:宋代

    望月眼穿东,云幕千里。有时推出赖他风。恰似玉环犹未窦,得恁玲珑。
    谁在华山峰,一半天中。君逾五十我成翁。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难逢。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园天方地局,二十四气子。刘生绝艺难对曹,客为歌其能,请从中央起。中央转斗破欲阑,零落势背谁能弹。此中举一得六七,旋风忽散霹雳疾。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唯有猛士守四方。四方又何难,横击且缘边。岂如昆明与碣石,一箭飞中隔远天。神安志惬动十全,满堂惊视谁得然。第一百九十五卷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少陵昔日富辞华,愁见飘零万点花。写物高才从古少,伤春情绪此时加。恨无巧语谗风伯,直欲狂图系雨车。莫怪晚来觞屡釂,白头判得醉流霞。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中宵密雨晓来晴,撰此良辰凤舸迎。

    最喜晨凉清暑气,惟钦天意惬人情。

    节因通闰铜壶永,荷解乘时琳沼荣。

    叶叶花花承露满,都知献寿座前擎。

  • 作者:李曾伯,朝代:宋代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怅江湖幸有,季鹰鲈脍,田园忍负,晏子弧裘。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少年弓剑边州。惊转首黄粱还梦不。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镜老菱花,笳悲庐叶,新雁数行人倚楼。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委宛得层居,遂以藏密名。

    斯虽述易言,而吾更有评。

    潜脩贵洗心,明扬要通情。

    大公而顺应,夫岂独善能。

    吉凶同民患,继言理实明。

  • 作者:戴表元,朝代:宋代
    美人乘天风,手吹玉参差。我有龙门桐,缀之冰蚕丝。空中一偈答,闻者为忘机。神马已出河,凤皇且鸣岐。悠悠百年内,傥有相逢时。
  • 作者:邵雍,朝代:宋代
    一般情意恶难羁,长怕登高望远时。今日凭栏异常日,几回将下又迟迟。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