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蓦山溪原文 诗词名句

蓦山溪

作者:王哲 朝代:元代

蓦山溪原文

一灵真性,二物包囊定。
三寸主人翁,四方游、各来邀请。
五情六*,七穷总相连,八山耸,九宫深,十地如何证。
十分修练,九转通贤圣。
八道涌琼浆,七门开、洞通清净。
六街五彩,四象尽归依,三光照,二仪从,一颗明珠莹。

诗词问答

问:蓦山溪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蓦山溪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蓦山溪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灵真性

指灵魂。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万里龙廷,知他宿谁家,一灵真性。”《西游记》第八回:“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贾仁 ﹞一日祷告毕,睡倒在廊簷下,一灵真性被殿前 灵派侯 摄去,问他终日埋天怨地的缘故。”

包囊

(1) 〈方〉∶装杂物的小包袱;囊袋

包囊中什么小东西都有

(2) 低等动物在环境恶劣时分泌出一种蛋白质薄膜包围于体外

三寸

指舌。《艺文类聚》卷十七引 晋 张韩 《不用舌论》:“ 留侯 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故微言传乎往记,妙説表乎丹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他自负半世英豪,那见得一腔奇抱。烂斑三寸人前掉,电光闪烁皆倾倒。”

主人翁

(1) 当家作主的人

(2) 主人公

方游

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别无子孙,勿许方游。”

邀请

(1)

(2) 请人出席或参加

邀请客人吃饭

(3) 发出请帖

他并不邀请,而是命令

(4) 正式请求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去约定的地方,或是做某件事

邀请他做主管

五情

(1).喜、怒、哀、乐、怨五种情感。《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 刘良 注:“五情:喜、怒、哀、乐、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2).犹言五内。 晋 刘琨 《劝进表》:“且悲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一:“五情今已伤,安得能自老。”

(3).指五种致病因素。 清 唐甄 《潜书·厚本》:“人有五情:思、气、味、饮、色也,过则为灾。”

(4).星相家称天干。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五情六情》:“五情者,天干也。甲乙为本情,丙丁为合情,戊己为刑情,庚辛为冲情,壬癸为钩情。”

(5).佛教谓眼、耳、口、鼻、身五根产生的 * 。《大智度论》卷四八:“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

总相

佛教语。犹共相。对“别相”而言。《大智度论》卷三一:“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以是种种名为无我,如是等,名为总相。”参见“ 共相 ”。

九宫

宫调

十地

梵语意译。或译为“十住”。佛家谓菩萨修行所经历的十个境界。大乘菩萨十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附答问》:“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阶, 释 家之唱也。” 唐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清 吴伟业 《庚戌梅信日雨过邓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还元阁》诗:“自居十地庄严上,道出三峰玄要间。”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华严经》的思想,后来又有所开展,所谓‘十地’本是由之达到成佛的思想。”参阅《华严经》卷二三、《成唯识论》卷九。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修练

见“ 修炼 ”。

九转

(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无名氏 《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 老君 炼丹。”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贤圣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六街

(1). 唐 京都 长安 的六条中心大街。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 韦元 徼巡六街。” 胡三省 注:“ 长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 唐 司空图 《省试》诗:“閒繫 长安 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廩给,使传呼备盗。” 宋 梅尧臣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僕窃讶吾儕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秋霽禁城晚,六街烟雨残。”《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城池广阔,六街内士女駢闐;井邑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清 徐发 《早春》诗:“新月如钩掛碧空,六街游眺兴无穷。”

五彩

泛指各种颜色(五彩,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四象

(1).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 注:“四象,四时也。” 高亨 注:“四象,四时也。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生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八卦九宫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易》中只有阴阳奇耦,便有四象,如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一说指金、木、水、火。体现于卦上,则为实象、假象、义象、用象。见《易·繫辞上》 孔颖达 疏。

(2).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星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 * ,南方朱雀。

(3).指日、月、星、辰。《西游记》第一回:“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4).指阴、阳、刚、柔或吉、凶、悔、吝。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篇》:“天地之四象,阴、阳、刚、柔也。《易》之四象,则吉、凶、悔、吝也。”

(5).指暇、顺、雍、嘉四种治政要求。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以能有名号者,有四象焉:曰暇、曰顺、曰雍、曰嘉。”

(6).指六书的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体。 清 方以智 《通雅·六书形声转假说》:“ 用脩 曰:六书当分六体。 班固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假借、转注是也。四象为经,假借、转注为纬。”

归依

依附

无所归依的流浪者

光照

光线的照射

房间的光照

仪从

仪卫随从。《南齐书·明帝纪》:“王子侯旧乘缠帷车, 高宗 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三国演义》第九回:“次日侵晨, 董卓 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下:“ 士奇 惊起,朝服出迎,但见仪从充塞,香气絪緼,不知上所在,惟面北而拜。” 清 洪亮吉 《书毕宫保遗事》:“公以 李 故相也,不敢与钧礼,每日平明,即撤仪从上謁。”

明珠

珍珠,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珍贵的事物

掌上明珠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渐逵,朝代:明代

    黄门清庙器,秀朗见丰度。

    圭璋重特达,馨蔼起神慕。

    驰情向丘园,偶尔狎鸥鹭。

    光风不可掬,神物终难捕。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闲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 作者:毛澄,朝代:清代

    背郭人烟少,春晴四望通。

    城垣芳草外,祠屋菜花中。

    归燕巢官树,妖狸穴佛宫。

    溪濠多白骨,洒泪向东风。

  • 作者:梅挚,朝代:宋代
    我爱昭州路,优游不险崎。九疑通舜野,八桂绕秦祠。亭堠相望处,渔樵有让时。政无牙虎斗,莫信义山诗。
  • 作者:许棠,朝代:唐代
    独下黄盘路,多虞部落连。云晴仍著地,树古自参天。乱鸟飞人上,惊麋起马前。行行无郡邑,唯见虎狼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乃可以长久,吾闻诸老子。

    惟因所愿多,致辱殆亦理。

    适者历郊坰,农状实称美。

    麰麦发芃然,禾黍胥种起。

    堪谓足止乎,秋成尚远矣。

    吾可用知哉,较量方伊始。

    迩日每作阴,无风亦弗雨。

    迁延恐日久,虞旱愁靡已。

    范九三曰忧,那能去诸己。

    至于论武功,诚应戒黩侈。

    酌中而用之,是吾乃所以。

  • 作者:沈鍊,朝代:明代

    谷口青枝萦石云,杂花交绮蔼晴芬。

    浔阳道士幽栖处,萝月松云长念君。

  • 作者:释原妙,朝代:宋代
    阴向鼻端灭,阳从眼里生。会得个中意,更参三十年。
  • 作者:郭受,朝代:唐代
    新诗海内流传久,旧德朝中属望劳。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湖天阔足风涛。松花酒熟傍看醉,莲叶舟轻自学操。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第二百六十二卷
  •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代
    西园买,谁载万金归。多病胜游稀。风斜画烛天香夜,凉生翠盖酒酣时。待重寻,居士谱,谪仙诗。看黄底、御袍元自贵。看红底、状元新得意。如斗大,只花痴。汉妃翠被娇无奈,吴娃粉阵恨谁知。但纷纷,蜂蝶乱,送春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