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原文
捏目华中影现身,有为皆妄懒方真。已甘搰搰勤为圃,休向滔滔苦问津。
书至五千空拄腹,钱非十万不通神。
君看汗简沉碑者,随水随风几窖尘!
诗词问答
问:偶书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问:偶书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华中
一般指中国长江中游的两湖一带
现身
(1).谓神、佛、菩萨显出种种身形。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西游记》第二一回:“哥哥,他既奉法旨暗保师父,所以不能现身明显,故此点化仙庄。”
(2).出现;露面。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太炎 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巴金 《家》三十:“只有在正式庆祝的三天里面,他们才不得不留在家里,不得不时时在人前现身。”
(3).现世之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五节:“佛教和其他宗教幻化出各式各样的灵魂世界,主要是用来诱骗现身受苦受难的民众。”
有为
做出成绩
奋发有为
大有为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搰搰
(1).用力貌。《庄子·天地》:“﹝ 子贡 ﹞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陆德明 释文:“搰搰,用力貌。”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向毕》诗:“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 宋 范成大 《偶书》诗:“已甘搰搰勤为圃,休向滔滔苦问津。” 清 钱谦益 《王季和墓志》:“搰搰然,戚戚然,舌敝唇乾,怀忧召怨。”
(2).象声词。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疗蛇毒药》:“药尽,觉腹中搰搰然,黄水自其口出。” 清 顾炎武 《邹平张公子万斛园上小集各赋一物得桔槔》:“壤脉涓涓出,川流搰搰升。”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问津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十万
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汗简
(1).以火炙竹简,供书写所用。 汉 刘向 《别录》:“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 子云 犹汗简, 温舒 正削蒲。”
(2).竹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亦借指著述。 元 袁桷 《偶述末章答继学》诗:“韦编旧学阴阳祕,汗简功深岁月修。” 清 钮琇 《觚賸·蒋山佣》:“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膝之谋,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鑑之献也。”
(3).借指史册、典籍。《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华温琪等传论》:“自 温琪 而下,皆服冕乘轩,苴茅燾土,垂名汗简,谅亦宜焉。” 明 宋濂 《元故庐陵周府君墓碣铭》:“ 秦 火之烈,六经中絶,我心衋伤兮;汗简散落,后先参错,乃理之常兮。” 严复 《和荆公<适意>》:“鐙火年年作近邻,韦编汗简苦陈陈。”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